以情优教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时间:2022-08-31 10:59:57

以情优教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关注学生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人文素养。[1]3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1]6,首次在《标准》中被提到,同时《标准》还将情感态度定义为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五大要素――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并指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1]17这就是以情优教。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无疑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亮点。

苏联教育家卡斯特金曾说:“未经人的积极情感强化的知识,将使人变得淡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将会被遗忘。”事实上,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方面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对知识的要求,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加强自主学习,增强语言的习得和综合运用能力,而且更能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使得他们拥有更健康的人格。

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英语教学中的以情优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

一、教学目标要深挖情感因素

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起着先行指导的作用。它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控制论和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它的宗旨是通过精心创设的教学系统,提供最有利的学习条件,从而最大限度开发学习者的潜力。在备课时,教师要分析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教学经验,领会其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真正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是教学效果优劣的先导条件。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把情感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注意的一个催化剂,更应该把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体验阅读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中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

“Stand Tall like the Sunflower”是一篇课外阅读,文章讲了向日葵不畏岩石而想方设法绕开困难,成功冲着阳光生长的故事。文章结尾很富有哲理:Stand tall like the sunflower and be proud of who and what we are, then other things will begin to support us. We will find a way to go under or around any “rocks” in order to realize our goals. 笔者在深度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础上,把本文的情感目标设计如下:学生在深刻领悟向日葵迎难而上的可贵精神和坚强自信的意志的基础上,能由物及人联想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有所感悟。

二、教学过程要积极以情推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对教材的各类情感因素进行加工提炼,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以情育人的效果。

仍以“Stand Tall like the Sunflower”一文为例。在引入课题时笔者抛出如下问题:Can you guess what plant it is? I have a yellow straw hat on my head. I have a green coat on my body. I nod to the wind, and to the sun I always face and smile.学生对于猜谜式的开头很感兴趣,思路和注意力都转到本课内容的学习上来了,于是顺利完成了教学的第一个热身活动――师生共鸣第一曲。

揭开谜底为sunflower后,开始教学新课。Scanning环节设置了学生找标题任务,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同时,聚焦于文章中sunflower的可贵品质:不屈不挠、顽强自信,无论外界环境多么恶劣,它都能stand tall。学生讨论后最终确定“Stand Tall like the Sunflower”这个短语能由物及人,恰当地表达出这层含义。在处理文章细节内容时,笔者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大家在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同时,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增强了,竞争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被激发了。

练习巩固阶段,笔者准备了由此文改编而成的一篇完形填空题,让学生在选填补全文章内容的同时,再次理解那些具有正能量的词汇:get over the rocks――机智顽强,had faith in itself, be proud of――自信,succeed, support, realize the goals――借助外力,体验成功。

反馈总结阶段,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1)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unflower?(2)What can we do like the sunflower in our life? 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起到了拓展课内知识,活化课文内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使语言最终服务于生活的作用。

整个教学进程笔者始终保持着引导者的角色,时刻捕捉每位学生的注意力,尽量使用贴近学生的语言,同时不忘以“情”为助推器。学生们在课堂上表情轻松愉悦,畅所欲言,最终教学的效果在融洽的课堂气氛中自然形成。因此,课堂教学要时刻关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活动要巧设情感环境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词以情发”的观点,说明情景会激起人的情感活动,情感活动又会触发语言表达的动机,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说明了“物”激“情”、“情”发“辞”、“辞”促“思”的相互作用。教学过程中巧设情景环境,采用情景教学,渗透情感特色,学生学英语就会情绪倍增,效果也会更加明显。平时英语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情景教学展现形式可以从言语情景、场景情景、案例情景、问题情景、现场情景几方面考虑。

笔者经常在教学中引用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以旧带新,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层层铺垫,降低学习的难度。“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因此,根据课文的需要,学生在富有情趣的角色扮演中,不仅好奇心、情趣被唤醒,而且通过自身的表演,逼真的模仿,一个个真实的英语交际场景就出现了。只有学生通过自身的真切体会和理解,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才会得到有效的训练。

在处理“Stand Tall like the Sunflower”的文章细节内容时,笔者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需要大家齐心合力完成的任务是:(1)Explain how to stand tall like the sunflower. (2)Do you have the similar experience like the sunflower? Can you share your story with us?对于第一问各组同学集思广益,现罗列学生的观点如下:We should believe in ourselves. We should attain the same nourishment and nurturing.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get over any difficulty we meet in our lives. We should turn to others for help if necessary. We should set a right aim in our lives ... 对于第二问,学生们更是畅所欲言,纷纷和同学分享自己曾经如何战胜困难的故事。就这样,学生的表达欲望在问题情景中被激发了,互相探讨,从而很好地组织了思维,培养了运用外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2]

四、教学评价要突出与情匹配

传统的评价方式,即终结性评价,在一种封闭严肃的氛围中进行,仅以书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手段。这样的评价很难全方位反映英语学科中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而且在焦虑紧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很难被激发。评价手段的单一也会造成因材施教的虚化,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进步和发展。形成性评价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重视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它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得学生不再是冷冰冰的考试机器;它重视培养学习者的自我责任意识,从而努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它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使得人人能体验到成就感。因此,笔者认为构建与情感教学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构成完整的评价体系非常重要。这种评价体系把学生看成了完整的个体,渗透情感,能最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元认知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笔者所在学校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两种评价方式所占的比例各为50%。表1为笔者在平时英语课堂教学中针对课堂活动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表。即使终结性评价,也分口语、听力和书面三部分进行测试,全方位评估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是英语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有序推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以情优教,使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和谐发展。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锻炼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促进思维发展、发展个性和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过程。[3]作为英语教师,笔者主张英语教学应做到情感教育目标与认知教育目标互相统一,把情感教育融于语言传授并以情感为突破口,促进英语教学,从而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30.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0.

上一篇:历史与社会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 下一篇:原题精彩 变式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