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莉安·罗宾逊:“第一岳母”驾临白宫

时间:2022-08-31 10:08:02

虽然距离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入主白宫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但有关“第一家庭”的话题依然热力不减。近日,米歇尔携母亲玛莉安‘罗宾逊(Ma rian R0binson)登上美国《Essence》杂志5月刊封面,让这位“第一岳母”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想知道白宫第一位黑夫人米歇尔奥巴马那备受赞誉的着装品位是从何而来的吗?看看最新一期的《Essence》杂志封面,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米歇尔的妈妈比她还要时尚!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暖色系封面上,米歇尔身穿草绿色上衣搭配印花裙,腰间一条缀满铆钉的宽腰带显得居家又摩登;而玛莉安・罗宾逊则展现出更高超的叠穿技巧,白衫打底,橘红色的外衫中间又隐隐露出和女儿身上同样的草绿色,相互辉映,颈上层层的珠串既保持了非洲民族风,又遵循了白宫的“珍珠”法则。可以说,这位72岁高龄的“第一岳母”的风头一点都不输于自己的女儿。

白宫的“无名英雄”

罗宾逊本来早已到了退休年龄,但直至去年夏季才辞去银行收银员的工作,全心全意照顾一对外孙女。在奥巴马较早接受《60分钟》杂志访问,被问到岳母是否会迁进白宫居住时,他笑着答道:“我不会指点岳母大人做什么。我不是一个蠢人,正是因为我不蠢,所以才当选。”

在白宫流传的诸多过往中,艾森豪成尔总统的岳母埃尔韦拉・多得曾经在这里小住过一冬,却因专横无礼和“从早到晚都缠着第一夫人”令周围所有的人暗暗叫苦,而杜鲁门总统的岳母马奇华莱士不仅总是和“第一家庭”在一起相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找茬”,借机贬低自己的女婿;尽管罗宾逊不是驾临白宫的首位“第一岳母”,却是其中比较随和和独立的一位,与女婿的关系向来良好。在选战期间奥巴马曾公开赞扬岳母大人是助他竞选成功重要的“无名英雄”。在奥巴马夫妇长达22个月的竞选征途中,是罗宾逊担当起照顾两位“第一女儿”――10岁的玛莉亚和7岁的萨莎的重任,好让他们放心在全国各地拉票。

而去年11月奥巴马成功当选总统后,米歇尔深感将来所要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是何等重大,因此“恳求”母亲能够前来华盛顿继续帮她照看孩子。但罗宾逊却并不十分情愿离开住了一辈子的芝加哥。她曾对记者说:“我爱这里(华盛顿)的人们,但我更爱自己的家,白宫在我心目中更多像是一座博物馆,谁愿意总是在博物馆里睡觉呢?那里没有足够的空间,我也不想打扰别人。”不过尽管有些抱怨,舐犊情深的罗宾逊最终还是在今年1月欣然前往:“没有人比我能更好地照顾外孙女”。这样一来,白宫首次出现了“三代同堂”的场景。

和日理万机的总统与外事活动丰富的第―夫人相比,罗宾逊这位第一岳母在白宫的生活丝毫不轻松。美国媒体曾这样介绍罗宾逊在白宫的一天:早晨她叫醒外孙女,按照米歇尔制定的严格有机绿色食品菜谱督促孩子们进早餐;然后给她们准备好午饭,梳洗停当之后开车送她们上学;而放学后,罗宾逊则要继续充当“全职司机”,载着外孙女们往返于钢琴课、健身房、舞蹈班和各种运动场之间;此外,她还要监督她们做功课,并将看电视的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并确保孩子们晚上八点半准时休包(这些规矩都是米歇尔定的)。即便如此繁忙,罗宾逊还是任劳任怨: “我知道米歇尔是个要求严格的人。所以和他们两口子住在一起的时候,我的外孙女们会完成妈妈交给她们的所有任务,实在没给我剩下什么可做的。但如果在我家,我可不会让她们在饭后洗碟子!也不会就让她们看一小时电视!可是米歇尔有一次却对我说,早休息和看电视的规矩,都是拜我当年所赐。我可不记得我曾经有这么苛刻的时候!”

但罗宾逊表示,她非常有自知之明,“不该说的时候决不多说”,“在米歇尔家里,我就会按照她的规矩来。我不会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孩子们,因为时代不同了,你的老一套不见得适合他们的时代和生活,他们早晚会有他们自己的一套”。但唯一令她感到遗憾的是,自己最拿手的招牌家乡炸鸡因为油量太大被米歇尔从白宫菜谱中删去了。

“我们家庭之船的锚”

在大选过程中,米歇尔不止一次提到她的父母。当她回忆起父亲病重,活动起来疼痛难忍,还要坚持工作养家的时候,很多在场的人都流下了眼泪。而母亲的坚强也是家庭给予她的不竭动力:“我最大的快乐之一就是,能看着女儿们在成长过程中继承了来自母亲的一系列优点:正直诚实,富有同情心,头脑聪明。”

与父亲是肯尼亚留美学生、母亲为美国中产阶级白人的丈夫不同,米歇尔是南卡罗来纳州一名非洲黑奴的后裔。米歇尔的爸爸弗雷泽・罗宾逊(Frasier Robinson)曾是芝加哥供水厂的一名水管工,为了养家,他坚持每天工作,周末也不休息,终于给家人挣下了一座小型的顶层公寓。在他即将退休之时,弗雷泽一年的收入在3万美元以上。这个工资收入意味着妻子可以在家做全职母亲,尽管极少有非裔妇女可以做到这点。自从1960年嫁给弗雷泽以来,家庭就成了罗宾逊唯一的中心,她负责照顾全家人的起居。1964年1月11日,米歇尔就在这个位于芝加哥南部贫民区的公寓里出生了,这个家里只有一间卧室(其实只是将客厅一隔两半),她和哥哥克雷格只能睡在阁楼上,即使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即使父母都没有上过大学,但米歇尔和哥哥都进入了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并赢得了奖学金。有美国媒体甚至拿第一夫人曾经的这段艰难成长经历作为经济危机时期的励志教育:“看看米歇尔的经历吧,你就不会再为家里财务缩水而取消一次热带岛屿度假而抱怨不已了。”

自从米歇尔上了高中之后,罗宾逊就开始同时打很多份文书性质的零工,以贴补家用。而弗雷泽则在一家净水厂找到了一份看管锅炉的工作。然而多年的劳碌极大地损害了这个曾经当过拳击手的父亲的健康体魄,30岁时弗雷泽就患上了多发性硬化症。米歇尔27岁那年,他就去世了,而那一年,正是她和奥巴马结婚的前一年。

说起和奥巴马的相恋,米歇尔的“亲友团”也爆了不少“猛料”。罗宾逊在接受采访时回忆,米歇尔刚和奥巴马认识时,作为母亲她第一眼并没瞧上女儿的这个追求者,奥巴马也没主动作自我介绍,令她“很有意见”。但随着对他了解的加深,罗宾逊发现这个年轻人还不错:“尽管某种程度上米歇尔是个完美主义者,但事实上她最渴望的伴侣是具有父亲般乐观品质的男人,而这种世界观确实与奥巴马充满自信的性格十分吻合。”罗宾逊说。而哥哥克雷格也表示,米歇尔在带奥巴马回家拜见父母时,所有人最初都以为他不过是米歇尔生活中的另一个匆匆过客。因为妹妹的眼光太高,奥巴马根本不符合她的要求。米歇尔央求哥哥与奥巴马一起打篮球试探一下他的为人――她总听爸爸说球场是深入了解一个男人性格的理想场所。“通过这场篮球赛,我没发现他性格存在缺陷。”克雷格如是说。于是,米歇尔和奥巴马才开始公开出双入对。

当披问及对女儿当上第一夫人的感想时,罗宾逊说:“这令我大喜过望,但我从不怀疑她能达到这个高度,而且她在(成为第一夫人的)整个过程中保持了优雅和高贵。”尽管现在女儿已成了举世闻名的大人物,但在罗宾逊眼中,一双儿女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一样重要。接受采访时,她最愿意给记者看的东西就是一份去年夏天的体育杂志,因为里面有她儿子,米歇尔哥哥克雷格的一大篇专访。克雷格目前是饿勒冈州立大学男子篮球队的主教练:“他也是我们家里一位非常努力的成员,我太为他自豪了。”罗宾逊说。与此同时,米歇尔也大赞父母:“我的父亲和母亲总是无条件地为我付出,来自父母之爱的安全感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地基,让我知道我能飞,所以我才有今天。”米歇尔还特别提到了母亲的幽默感:“她告诉我和哥哥要努力工作,但也要在适当的时候学会自嘲,凡事别太放在心上。”而米歇尔的哥哥克雷格也将罗宾逊称为:“我们家庭之船的锚。”

在接受《Essence》杂志最新的采访时,罗宾逊再次被问到了同样的问题:喜欢不喜欢在华盛顿的生活?和以前的不情愿相比,她的答案有了变化:“我非常享受在华盛顿的生活: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的孩子们确实是好父母。当米歇尔还小的时候,我记得她是怎样依靠我的样子。但现在我需要依靠她了,真希望我的丈夫能看到今天,好在每天我都能在米歌尔身上发现她父亲的点滴影子,这让我感到骄傲和欣慰。”

上一篇:回顾 第9期 下一篇:华尔街女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