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时间:2022-08-31 09:03:08

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的目光常会不由自主地被那些锋芒毕露的学生所吸引,似乎正是有了这些优等生,才有了课堂的精彩。而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后进生”语不惊人的回答,甚至吞吞吐吐的表述,终究成了那些优等生的陪衬,有些甚至成为毫不相干的旁观者。其实身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在这些“后进生”身上,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人都拥有成功的体验。那么如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个孩子都体验成功的快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给学生尊重和理解

一直以来,我总是将尊重、理解学生放在工作的首位,尽管学生年纪小,但他们也像成人一样需要被人尊重、被人理解。

我曾在班上设立一个“悄悄话信箱”,让学生们把他们的困惑、烦恼、意见和要求都写在小纸条上放进去,我每天开取信箱,从中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解决。

学生不是奴隶,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炬。不少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充当了“警察”的角色,对学生的所作所为常常用传统的观念去评价。对于学生的优点很难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对学生的小毛病则格外敏感。这样的后果是使学生生活在一味的批评和惩罚中,学会挑剔一切、冷漠一切,学会从阴暗面看人生。谁之过?教师。是教师在给学生“减”分时,减掉了自己的威信,也减掉了学生的自信。教师应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在教育过程中,我经常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所取得的每一个细小的成功,期望他们做得更好,从而为学生点亮心灵的灯盏。

二、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真正的教育是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我们的教育也就会多一些成功。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承认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要热心地帮助每一个学生,耐心地去指导每一个学生,仔细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善意地去赞美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所有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

为此,我经常用充满爱的眼光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潜藏的优点。鼓励冒尖,允许落后,承认差异。对于学生的评价问题,有一个比方很恰当:红木做家具是优材,可不能用来盖房子;松木做家具是劣材,打桩可就是优材了。

在奖励学生方面,我一改过去以学习成绩 “定终身”的单一方法,而是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评选“学习进步最大的前3名”“帮助同学最热情的前3名”“上课听讲最认真的前3名”“作业书写最工整的前3名”等。这些“前3名”涵盖了全班所有的学生,班上所有的学生都是前3名,这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发展因素。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冲动,燃起希望的火花,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需求,主动修正和完善自我,不断发挥自己的潜力。在这样的评价面前,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做好学生的感觉,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幸福的感觉和成功的信心。

三、开辟学生个性张扬的天空

记得有人问哈佛大学的校长,建校350年来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哈佛大学的校长回答说,最值得骄傲的不是培养了6位美国总统,不是造就了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是全美国500多家特大型企业一半以上的经理是我们哈佛的学子,最值得骄傲的是哈佛的教育:它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让每一个从哈佛走出来的人都能创造成功。

哈佛的秘诀在哪里呢?就在于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的确,教育的目的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师应当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形成学生的独创性。而现实中不少教师喜欢循规蹈矩的学生,有的甚至把具有独立见解,敢于提意见的学生视为不听话的“异端”,在这种情况下出来的学生大多谦虚谨慎而循规蹈矩,缺乏自信,学习被动,这显然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通过尝试和探索,我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活动,每个学生各有所学、各得其乐,都能从某一方面体验成功的快乐。当然活动的实质是要求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更充分的思想和行为的自由,享有发展和成功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获得身体与心灵的解放。

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然后加以肯定

表扬其实就是在进行赏识教育,进行愉快教学。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善于表扬学生。成为“乐学”即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今日的素质教育或课程改革对表扬更是倍加关注,新理念要求我们通过表扬,走进学生内心界世,从信任、尊重、激励、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高度发现并挖掘学生潜能。我们班有一个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一个学生,但我发现他工作能力很强,班级工作很积极,于是有一次我利用晨会课的时间表扬了他,并对他说:你要是能在学习上更努力一点,那你就更好了,老师会更喜欢你的。有了那一次的表扬,他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上课也能大胆地举手了。

五,允许孩子失败,倡导“再来一次我能行”

学习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因此任何时候评价都不要急于给学生不好的成绩,要允许他们失败,鼓励他们失败了站起来再来一次,树立一定能获得成功的信心。例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教学,由于课文语言不同于现代语言,不太适应学生的语言习惯,因此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自学生字,反复阅读,边读边想边记。开始检查朗读情况了,我看到一位男生成绩不是很好,但非常踊跃,我便请他站起来读课文,刚开始读得还可以,当读到“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这句话时,把这句话读断了,我请他再读一遍,他赶紧站起来,很兴奋地端起书,重读了这句话,可惜的是他满心想读好,就是不能如愿,又读断句了。“唉呀,你还是坐下吧!”“老师,让我读!”很显然,同学们有点不耐烦了,有的高举着手,有的小声地埋怨着。再看看这位男生,耷拉着脑袋,一脸的沮丧。我用手示意大家安静一下,便微笑地鼓励:“比刚才好一点了,再来一遍!”他鼓起勇气又读了一遍,虽然没读断句子,但不够通顺、流畅。我满意地说:“好!又进步了!”我对其他学生说:“其实他能读好,只是有点紧张,大家不要着急,我们请他再读一遍,相信他一定不负众望!好吗?”同学们都友好地同意了,当他流利地读完课文后,我不失时机地说:“真不简单,这么长的课文能读得较为正确、流利,说明你一点不比别人差,要有信心啊!”这位男生开心地笑了!由于我的宽容,他体验了由失败到成功的学习过程,也感受了一段心理历程。经过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从而培养了自信,这是多么可贵,多么难得啊!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上一篇: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加强实验教学 重视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