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8-31 08:17:14

浅析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居民消费 协整分析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论文摘要:农村消费支出不足是我国内需不足的瓶颈。本文从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角度出发,首先进行文献回顾,再实际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影响,利用1982年一2008年的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向量修正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阵支出长期对农民消费支出起徽弱的正相关关系,短期对农民消费支出起抑制作用,因此我国急需加快农村社会保降的健全和完菩,使农村社会保障真正起到推动农民消费的作用。

1、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呈现投资过热和双顺差持续增长的现象,内需不足的现象。为什么我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启动居民消费,包括:连续降低存款利率、开征存款利息税、放宽消费贷款的限制等等,却仍然难以调动起我国居民的消费热情呢。笔者认为最根本原因在于农村消费并没有真正启动。我国城乡消费差额从1985年后持续扩大,到2008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11242.9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660元,和城镇居民1995年的水平差不多,落后了城镇居民十多年。而农村社会保障的滞后是农民不敢消费的重要原因之一。一直以来,中国的社会保障都在不平衡中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十分欠缺。

本文拟从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为视角分析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民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影响。运用我国1982-2008年数据,建立农村居民生活性消费支出函数,引入农村社会保障支出,探讨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具体给农民消费支出带来了什么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2、文献回顾

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会产生影响的认识很早便为学者们认同,但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没有对社会保障支出会否带来居民消费支出达成共识。

2.1赞成社会保障支出能增加居民消费的研究

凯恩斯较为重视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他认为,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通常较低,而低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通过社会保障税的增收,通过国民收人再分配,使全国性的平均消费会增加。

利兰德1968年提出预防性储蓄理论:人们之所以要储蓄,不仅仅是为了合理地分配一生的资源,使其于一生效用最大化,更主要的是为了应付未来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吴敬琏指出,在社会生活越来越不确定的情况下,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首先需要“启动预期”,启动居民的预期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让人们不再为未来的生命波折期储蓄太多的钱。宋铮(1999)是运用预防性储蓄理论模型研究中国居民消费问题的,他在《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中用城市居民收人标准差作为衡量不确定性的指标,对1985-1997年数据回归,认为未来收人的不确定性是影响中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原因。

菲尔德斯坦提出养老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具有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引致退休效应。他选取1927-1971年美国的总体数据,实证结果表明,没有社会保障体系与存在社会保障的情况相比,居民储蓄将增加50%一100%。冉净斐、贾小玫他们实证分析得出,当农户参加经济合作组织或医疗保险时,就会增加即期消费。冉和贾突破一直以来用时间序列数据的局限值得肯定,但其模型的理论推导与采用的计量经济模型不相吻合。张继海博士以实证分析研究指出是否拥有社会保障会对居民消费的支出造成显著的影响,并且居民拥有的社会保障财富越多,他们的消费支出就越多。但是他的模型拟合优度的统计量r2却较低,因为他在方程中遗漏了其他重要的解释变量,如家庭存款等。

2.2反对社会保障支出能带动居民消费支出的研究

blinder(1975)研究表明,收人分配调整可能对居民总消费需求没有影响,甚至缩小收人差距会减少居民总消费需求。bur工nan(1998)指出无论是时间序列分析,还是横截面分析,都得出过社会保障对消费存在正的、负的或接近于零的影响。赵卫华(2004)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了城市脑力劳动阶层的消费支出,却抑制了城市体力劳动阶层的消费支出。杨天宇和王小婷(2007)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出”效用,但是缺乏令人信服的数据实证分析,主观判断成分大。

3、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民消费影响

我国由于民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收入增加,却不敢消费,没有带来相应的消费支出的增加。

3.1从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来看

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人为4760.620,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人是15780.76兀,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是43.6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是37. 89%。如果加大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投入,就可以增加农民收人,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首先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需要多方曲筹集社会保障资金,通过社会保障税(费)的征收,它一般要求高收人者多缴纳费用;其次,高收入者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较少,低收入者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较多,如失业保险金也只有失业者才有资格领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只有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才有资格享受,等等。通过将一部分社会收入集中起来进行再分配,从而使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中不公平在一定程度!几得到了缩小,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但是在我国,根据2003年—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从国家所获得的转移性收人绘制成表1,据统计收人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社会保障转移性支出在2000年—2003年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城乡收人差距,2003年以后转移性支出的倍数虽然有所减少,但是仍然城镇获得的转移性收人是农村获得的转移性收人的10倍以上,没有体现出社会保障支出更多用于转移支付给贫困人口的要求。

3.2从社会保障对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影响来看

预防性储蓄是指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为预防未来不确定性导致消费水平的急剧下降而进行的储蓄,这种不确定性主要由于收人的波动所致。在中国推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农村市场经济日益蓬勃发展,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将越来越多地承担各种风险,而农民在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的时候,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也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化解。例如,有许多原来拥有仁地并目_以土地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民,在其上地被政府或者开发商征收以后,只能获得极其有限的补偿费用而不能获得就业的机会;又或者在遭受了自然灾害的损失后不能得到有力的经济救助;农民在患病时不能得到有效的医疗帮助,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时出现;在失业时得不到足够的救济,生活缺乏保障;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面对高昂的大学学费,只得放弃读书机会,等等。这些未来不确定的支出无一不在抑制农民的消费能力。

由于中国处于转型时期,经济体制和国家政策都在处寸几改革和转变过程中,中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更是如此,以往实行的一些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能够改善农民的预期,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例:试点初期,各项部门之间政策不统一,有的地方将养老保险视为“农民负担”。到90年代中后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主管部门变动、利率下降、领导人意见不统一,导致农村社会养老工作陷于萎缩甚至停顿状态。由于缺乏连贯性与稳定性的政策与计划,许多已经承诺的社会保障项日无法兑现,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承诺的8%一12%的年投保利率在银行连续降低与缺乏投资渠道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兑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威信与吸引力大大折扣,农民对这项制度的信心也受到严重损伤。不仅难以吸引农民参保,更难以真正起到保障老年农民基本生活的作用,就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也无法达到。

4、实证研究

4.1构建模型

我们将社会保障变量引人生命周期假说模型,构建存在社会保障情况下的居民消费函数:

在公式(1)中,表示农村居民在t年的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yr表示l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表示t-1年末农村居民的人均储蓄,表示t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人均支出额。这里我们使用农村农民人均储蓄代替农村人均拥有的金融资产,主要因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金融工具单一,居民金融资产主要为个人储蓄。

4.2协整检验

为避免时间序列数据的剧烈波动,消除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我们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变换不改变原序列的协整关系。变量的对数形式表示为1nc, 1ny, 1nw,1nssw。

用于协整检验的回归模型为:

根据单位根检验结果,除变量1nw[(c,o,0)]形式的检验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过程之外,其他所有变r的水平序列均为非平稳的;二阶差分检验除5个检验在5%显著水平上平稳外,其他二阶差分检验均在1%显著水平上平稳。可见,1nc,1ny,1nw和1nss w均为二阶单整的序列,即(1nc, 1ny, 1nw, 1nssw)一i(2)。所以,可以对这四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协整检验。

我们采用johansen(1995)提出的协整似然比(lr)检验方法来确定四个变量间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变量1nc, 1ny, 1nw和1nss w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研究1nc, 1ny, 1nw和1nss w之间的协整关系是有意义的。

得出协橄方程为:

从协整方程(3)的各个变量的符号来判断,人均农村社会保障支出ss w长期来说可以促进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这对扩大农村内需是有帮助的,但是,从变量的系数来看,由于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系数(0.0423)较小,社会保障对农民消费的促进效果是比较有限的,还是人均纯收入(影响系数为0.6532)与人均储蓄额(影响系数为0.1603)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于是我们可得出农村社会保障的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起到微弱的正向推动作用。

4.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我们对上述己存在协整关系的变量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回归,可得,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模型为:

由方程(4),误差修正项的回归系数等于一0.7957,说明了变量指标之间的协整关系对当期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变化产生影响的大小和方向,该协整关系对当期消费增长速度有抑制作用,其效应为一0.7957。经济含义是:长期存在的协整抑制了消费支出的增长,我们应该通过必要的改革寻求一个新的有利于消费支出增长的稳定关系。最后,从d(ssw(一1)的系数可知,从短期来看,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并没有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显著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

根据协整模型的结果,长期来看,社会保障的投人可以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但是影响效果比较微弱的;同时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短期来看,社会保障投人的增加并未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显著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并且上述长期协整关系对消费支出的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5、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 .1研究结论

通过全文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民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短期甚至对农民的消费支出有抑制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大力致力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改变农民在收入分配中的弱势地位,让农民早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农村社会保障早日进入促进农民消费稳定增长的阶段。

5 .2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社会保障立法。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稳定性和法律权威性,杜绝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走卜法律化、制度化道路。(2)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渠道。明确政府责任,增强财政投人;通过开征农产品消费税、农村劳动力资源使用税、社会保险税等方法,进一步充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提高个人缴费水平。(3)尽快建立城保和农保衔接机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部分参加新型农保的农民特别是年轻的被征地农民必然要到城市就业并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对既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又参加新型农保的,应当研究出台衔接办法。(4)加强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以省或国家为单位对农保基金进行统筹运作;委托专业管理机构进行多元化组合投资;进一步加大基金监管力度。

上一篇:浅析小道消息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下一篇: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的有关问题:国外经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