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备考指南

时间:2022-08-31 07:39:45

中考物理备考指南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逐步深入,中考命题的理念、中考试卷的内容、中考试题的题型也在不断探索与改革中,逐渐走向稳定与成熟.从中考物理试卷来看,试题体现了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过渡,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课程目标考查学生.在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的基础上,加大了实验考查,注重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加大了试题的综合性和开放力度,对试题的人文价值和教育功能给予了普遍关注,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不仅实现了中考试题的选拔,而且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方面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谈谈10年物理中考试题的特点.

1. 注重双基,突显能力,于基础中见灵活,于变化中考能力

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学生的物理能力,仍然是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和普及性.各地试卷基本上摒弃了死记硬背教材内容的试题,减少了单调繁杂的数字推演试题,注意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能力立意新颖的试题,能够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考试中的表现,所以对这些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例1(2010・湖北宜昌)“3G时代”的到来,可以使用3G手机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手机无线上网时,是()

A. 利用电磁波传输的数字信号

B. 利用电磁波传输的模拟信号

C. 利用超声波传输的数字信号

D. 利用红外线传输的模拟信号

解析由于超声波属于声波只能传递声音,所以不能传递数字信号;红外线是在可见光区域外波长短、能量大的光,不能传递模拟信号;3G手机上网时是用电磁波传输的数字信号,所以A正确.

答案A

评注本题考查了信息及信息的传播的相关知识,强调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应加强信息方面知识的掌握.

例2(2010・湖北襄樊)如图1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甲表是、乙表是.(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解析根据图形可知,要想电阻R1、R2并联,让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开关S分成两条支路,一条流过阻R1,另一条流经电阻R2,然后和二为一流回电源负极.所以,乙电表是在电阻R2支路上为电流表,甲电表若也是电流表的话,就会造成电路短路,因此甲是电压表.

答案电压表电流表

评注基本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是学生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例3(2010四川自贡)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2所示,空心的是()

解析根据公式ρ=可以算出四个正方体的密度,A的为5g/cm3,B的是5g/cm3,C的为3.89g/cm3,D的为5g/cm3.空心的是C.

答案C

评注试题中所考查的物理内涵丰富,能力要求也较高,涵盖了长度的测量、体积和密度的计算、运用密度鉴别物质等知识,还考查了学生的读表、用表、获取信息的能力.

例4(2010・湖北十堰)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 电压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D. 电压表示数不变,灯变亮

解析电路中电灯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所以电灯变暗,电压表是测量电源电压的,所以示数不变.

答案C

评注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它首先考查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即首先要明确灯泡与滑动变阻器构成了一个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是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同时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分析推理过程如下:

2.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2010年物理中考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特别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自然现象、社会热点和重大科技成就等作为试题情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渗透STS教育,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具有浓郁的时代性、人文性和教育性,体现出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新课程目标.这些题目的考查,有利于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关注身边司空见惯的现象,关注周围的生活,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关注科技进步,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例5(2010・四川自贡)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的物理道理何在?

解析根据压强的定义得到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由公式看出:要比较压强的大小或变化,必须从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切不可仅由一个因素来判定压强的大小.

答案刀磨得越锋利,砍柴时刀刃与木材的接触面积越小,在用同样大小的力砍柴时,刀刃对木材的压强就越大,这样就可以将因磨刀而花费的时间补回来.

评注留心身边的生活现象,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是学习物理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

例6(2010・江苏泰州)图4中是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的原理图.R是规格为“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油量表是由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R′的阻值为10Ω,电源电压为3V.当油面上升时,电路中的电阻将,电流将(均选填“增大”或“减小”);当R的滑片处于最上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是A.

解析看懂油量表的原理图是解题的关键,看图时,应能根据静止图想象出运动情况,从油面的改变分析出油量表示数的变化.为了保证每个元件都不被烧坏,电路中的实际电流最大应为0.6A,当油面上升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整个电路的总电阻也减小,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将增大.当R的滑片处于最上端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最大20Ω,利用电源电压及欧姆定律就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减小增大

评注该题体现了物理与技术的密切联系.通过该题,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同时使学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3. 关注科学探究,落实新课标要求,加强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科学实验方法的考查

2010年各地试题,无一例外地都有科学探究能力及过程和方法方面的考查,这类试题有利于将教学由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试题注重从过程和方法入手、在新的物理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对于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结合问题情景可涉及某一要素或若干要素.对科学探究的考查,使试题的开放程度加大,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

例7(2010年湖南长沙)小明等3人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填入下表:

(2) 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来进行的,实验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

解析(1) 连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2) 通过对表格的分析可以发现没有标出电流的单位;(3) 若采用方法一,即改变电源电压,可以看出A的电流在第二次第三次发生了改变,同理B处也发生改变.若采用方法二,应该只有A或B灯泡的电流发生了变化,而表格中A、B的电流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后两次采用的是方法一来进行的;(4) 通过对表格的归纳分析,可以看出C处的电流等于A处的电流与B处的电流之和,即干路的电流等于并联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答案断开缺少电流单位一并联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评注在物理学中,要研究几个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一般要把这几个物理量分别测量出来,然后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规律,这种方法叫做“数据归纳法”研究问题时,要注意两点:(1)为了使得出的结论更可靠,往往要多测几组数据,不要仅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结论;(2)为了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所用器材的规格、收集的数据不能是特殊情况.

4. 立足课堂,放眼课外,立意于考查综合能力,探索尝试各种新题型

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人员锐意创新,设计出许多新题型,如估算题、开放性计算题、信息给予题、阅读分析题、自学应用题等等.这些题目定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追求新颖与综合,突出能力与应用,是目前中考命题的时尚.

例8(2010・湖北孝感)小明用如图5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 比较步骤与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比较步骤甲与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有关,且接触面越,摩擦力越大.

(3) 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且该力有大小与力

的大小有关.

(4) 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解析 (1) 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二力平衡就可推知摩擦力的大小.

(2) 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比较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 当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木块未被拉动,但已经有了“相对运动趋势”,此时,木块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

(4) 增大摩擦常用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种方法,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是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答案(1) 水平;(2) 甲;乙;粗糙程度;粗糙;(3) 摩擦;拉;(4)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评注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较多的因素有关,因此要特别注意控制变量法在此处的应用,不仅在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在叙述问题时也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二、 2011年备考指南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故应引起大家充分重视,做好必要的复习.通过对2010年中考试题的分析,并结合《物理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各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和学生实际,提出备考策略和复习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 制定可行的复习计划

课改区的物理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内容和要求在各地《中考说明》中得到了具体细化.所以,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制定具体可行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应包括复习重点、复习方法的选择及复习进度等内容.

二、 复习的重点内容

1.中考物理科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教材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并适当考查学科内各部分内容的合理综合.故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学科内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上,如下表:

2. 对科学探究的复习,应以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见下表)为依据.实验能力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复习过程中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验复习的应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内容.

三、 复习建议

1. 夯实基础形成网络

中考试卷中,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仍是中考的重点,但近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体事件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为此学生要做到复习细致,在广度上力争不留漏洞.对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现象和基本的实验操作,要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因此仔细看书,认真研究书本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融会贯通,要让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是做好复习的第一步.

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尽量减少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繁难试题的无效练习,提高复习效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应灵活多样、适当拓宽,促进进行有意义复习.

2. 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1) 注意观察我们周围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现象和事物,会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复习过程中对习题中出现的与生活相关的现象和事物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是重要的手段,切忌就题论题.要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复习备考的必经之路.

如:指甲刀是大家都熟悉的物体,你知道指甲刀是由几个杠杆组成的吗?整个指甲刀又是什么杠杆?指甲刀中还存在哪些物理知识?

(2) 联系最新的国内、外科技动态,关注当地的社会环境特征,也逐渐成为各地中考的热点.如家乡(或考场周边)的环境、气候、能源利用、废物处理等也是中考经常涉及的题源背景.

3. 注重方法敢于创新

在中考的各类试题中,实验题是分值比例是最高的,但同时也是多数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谁能够在中考中把握住实验题,谁就会成功.

(1) 对实验进行集中复习,有利于总结实验题的求解规律.集中复习要遵循如下规律:

① 对演示实验和课后小实验要有深刻的理解.

② 要分部分进行集中训练,可分成电学实验、力学实验、光学和热学几部分.

③ 对各部分的特点进行总结,形成初步规律.

例如电学部分实验实物图的连接中,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特点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

① 给出的相关数据如:大约电阻值,电功率值,电源电压、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等.

② 根据图表信息,如:表格中的电流、电压值或给出的电流表、电压表的表中的接线柱的连接情况.

③ 如果以上信息都没有就根据实物图中的电源的情况选择电压表的量程.

(2) 对实验进行分类复结,有利于对不同实验的共同方法有深层次的理解.可以达到复习时间短、效果好的目的.

例如根据研究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可以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实验现象推理法、实验数据分析法等进行比较分析,每个实验在运用这些方法时的具体体现方式、运用的器材及条件和注意事项等.

再如可以按照实验的共同特征进行复结,如图表分析型实验,如何分析图表,如何从表格中得到信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总结.

4. 加强规范性训练

中考后常出现考试分数与学生自己所估分数偏差较大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在解题过程中语言表达不规范,解题步骤混乱所造成的.因此,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应加强解题规范化训练,明确方法、严格要求.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 严格实验的规范化训练,强调过程与方法,注意实验问题的开放性;

② 作图教学应严禁随意性、强化准确与规范的训练;

③ 注意书写规范:简答题应强化“有所依据、有所说明、简要结论”三步书写;计算题中的重要步骤应有简要的有助于解题的文字说明.

各类题型都有不同的书写要求和解题格式,按一定的规范和格式书写既有利于试题的正确解答,又能减少不必要的失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也是有益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求真务实见实效细中见巧觅文趣 下一篇:巧学妙记“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