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乐激活孩子的心灵

时间:2022-08-31 07:18:19

孩子们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对优美动听的音乐尤其是乐器,有着天生的兴趣感。乐器种类丰富多样,形态各异,分吹、拉、弹、打四大类。吹管乐器声音高亢、嘹亮,拉弦乐器声音委婉、悠长,弹拨乐器声音清脆、秀丽,打击乐器声音响亮、热闹。那么如何让民乐激活孩子的心灵?一、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兴趣不能代替意志力的培养,更不能代替能力,但有了兴趣却能使学生的潜能最大地发挥出来。从学生心理上讲,抓住了孩子的兴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我的第一堂课是这样上的,先请学得好的学生演奏几首曲子,例如扬琴《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二胡《赛马》等感染力比较强的曲子,然后我来介绍乐器的来源和发展等一些乐理常识。之后,你会发现孩子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羡慕得不得了。这时音乐就像会说话的语言一样有它自己的文字,你不必说什么。音乐的灵气已渗透到学生心灵,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对乐器的学习兴趣。下课时,孩子会问你:“老师,什么时候教我啊?”看得出学生对乐器产生了兴趣,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学琴,学生既高兴又主动,效果也会比较好。二、根据心理特点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器乐的一副积极的“催化剂”,能使孩子产生对学器乐的“原动力”。因此,教师的教学中要将启发、引导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是利用语言来引导学生的兴趣。我发现学生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孩子欣赏自己,从而更好地要求和教育学生。教师应该主动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器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激励的过程。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赞扬的目光,课间与学生一段亲切的交谈,都会激起学生学习器乐的热情。鼓励并不是不要批评,而是应将批评溶于鼓励之中,批评过程中要充满着对学生的期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是她的知心朋友。二是教学引导,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如:二胡的音准难以控制,拉弦时多数是按弦音不准,严重影响学习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可先引导他们先取弓段上其中弓部位,作分弓练习,然后逐步向弓子的两边迂回,以扩大运弓的长度来进行。要求学生尽可能把弓子拉直、拉平、拉稳、拉匀,利用小臂拖着弓子运动,能避免燥音。又如:古筝弹奏大指要特别形象地讲解把大指比喻一节节火车在穿山洞(大指向掌心运动)顺势而上、逆势而下,再后教手指配合使用的指法。根据手的结构特点,结合孩子熟悉的语言和曲调。三、培养竞争心理意识学生有一种明显的心理特征——竞争心理。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喜欢竞争这一心理特征,创设竞争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器乐训练及教学中,老师可组织学生集体练琴,也可以采用小组竞赛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演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观摩和交流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舞台经验,而且只要节目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誉,对孩子们而言就是莫大的鼓励,高涨的练琴兴趣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运用学生的竞争心理进行学习竞赛,固然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但若用之不当,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比如:孩子本来就有一定的好强心,如果让他们为竞赛而竞赛,就会使他们的好强心变得更强,这样,反而孩子养成一种不良的心理品质。所以,老师在使用在一方法时,必须明确:竞赛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每一个儿童的演奏水平,决不能为竞赛而竞赛。责任编辑 邱丽

上一篇: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应 下一篇:注重化学实验创新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