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价分离法在确定建安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31 07:00:44

量价分离法在确定建安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摘要:如何学习和掌握工程量清单及其计价规范,是建设领域每一单位不能不面对的新课题。量价分离法是工程量清单的一个具体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实行量价分离法确定工程造价。

关键词:工程造价;清单计价;量价分离法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1-0161-01

定额计价法是由政府有关部门颁发各种工程预算定额,在实际工作中以定额为基础计算工程建安造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建设领域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建设领域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势在必行,量价分离法分应用也将随之广泛起来。

1量价分离法的基本涵义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投标人依据招标人按统一项目设置,统一计量规则和计量单位按规定格式提供的项目实物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实际,市场实际和企业实际,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后,提出的包括成本、利润和税金在内的综合单价,由此形成工程价格。这种计价方式和计价过程体现了企业对工程价格的自主性,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在工程招投标中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

量价分离法中的“量”是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单位表示的各个具体工程和结构配件的数量。一个建筑产品的量具有客观固定性,它取决于施工图,一般不因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不同而变化,更与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市场价格无关。所以,可在全国范围内采用一个相对统一的固定的管理方法,可按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量单位、分项名称等,编制一个全国统一的基础定额,今后要做的工作是不断地完善基础定额。

2采用量价分离法的优点

(1)便于企业内部的经济核算和专业分包。总承包施工企业内部有许多专业分公司,各分公司之间既有业务往来又相互独立,间接费、利润、税金分摊于单项工程,单价便于经济核算。(2)便于工程款的结算。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长,资金流量大,一般都是分期分批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结算工程款。采用量价分离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对工程项目直接费和间接费、利润、税金等费用的影响。(3)便于对外交流。国标招投标时,一般都采用量价分离法,即承包商向业主提供工程量清单,并由承包商报单价,工程款按所中标的单价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结算。

采用量价分离法需要精确地计算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更需要搜集相应的实际价格,因而工作量大,计算过程繁琐,在一些企业中尚难采用。当然,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随着价格信息系统的建立、完善及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和计算机的普及,量价分离法将是一种与统一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

量价分离法中的“价”是指分项工程的单价,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完成各个具体工程和构件生产的物质消耗量,价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所采购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及投标策略等因素。按国际惯例,分项工程单价应包括我国现行工程价格构成中所有内容。

3量价分离法确定工程造价

(1)控制量。“控制量”一方面指控制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消耗量。这种“量”应该能真正反映工程施工过程的消耗量,应该按社会平均水平确定,也就是反映绝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完成建筑工程中所必须消耗的量。超过这个量,施工企业就要亏本;低于这个量,完成的工程质量就不可能达到要求。(2)指导价。“指导价”就是指各种资源的价格,即人工工资单价、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费。这个价应该体现市场经济的特点,不能固定在某一个价格上。这样,在确定工程造价的过程中,造价工程师可以根据价格指数、指导价格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工程项目的资源价格。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建设地点和建设时间,资源的价格应该是不同的。这个价格不是定额中能体现的,也不是在定额中能够确定的,它是一个市场价格。(3)量价分离。“量”、“价”分离指将资源的消耗数量与资源的价格分开。资源的消耗数量由定额确定,资源的价格由建筑市场确定,不再和资源的消耗量一样由定额确定,定额中不再有体现资源价格的内容。按现行的做法,定额中既有资源的消耗量,又有资源的价格。定额中的资源价格,我们称为定额价,这个价格是按定额编制时期实际情况确定的,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公布不同时期的资源价格或调整系数,这个价格即为调整价。这两个价格之间的差值,称为价差(材料)或费用调整(人工、机械)。其中价差不作为计取费用的基础,费用调整作为计取各项费用的基础,无论是定额价还是调整价,它都是一种指令性价格,在全省或全市统一采用。对人工费调整系数,各省统一一个标准;对材料调整价格,市、县各自统一一个价格。事实上,不同的项目和建设的时间、地点,资源价格是不同的,尤其是材料价格不同。施工企业实际的材料购进价格大都低于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调整价,按调整价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就偏高,这是目前按定额确定的工程造价比实际偏高的主要原因。(4)竞争费。竞争费就是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一个费用标准,但费用标准应该是一个指导标准,而不能是一种指令性标准,施工企业对费用的标准应按照竞争的原则确定,现在在确定建安工程造价时,费用标准在同一范围内是统一标准,而且是一个指令性的费用标准,在招投标中,这个费用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调整,如不执行招标,则这个费用标准就不作任何调整,这实际上没有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没有体现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不同的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式不同的,在完成同样建安工程项目时所需的费用是不同的,因此,采用的费用率应该有差异,在确定费率标准时,施工企业应该根据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费用标准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不能采用同一标准,费用标准的确定应该体现竞争的原则,通过费用标准的竞争,达到“优胜劣汰”、“优质优价”的目的。

用“量”、“价”分离的方法确定建安工程造价能真正反映建安工程的实际造价,是我国造价改革发展的方向,用这种方法确定建安工程造价时,对造价工程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造价工程师在确定建安工程造价时,从现在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确定工程量转变成以后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确定资源的价格,客观上促使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施工技术,最终达到提高建筑产品质量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秀萍.建筑工程造价中各个阶段的合理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3):200.

[2]崔女幸.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9,(03):40-42.

上一篇: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企业定额的作用 下一篇: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指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