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婚前财产公证

时间:2022-08-31 06:07:47

论婚前财产公证

作者简介:陈清勇(1963-02-),男,汉族,籍贯:石狮;工作单位:福建省石狮市公证处;职称:四级公证员(初级);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法学本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一些理念也随着发生了转变。婚姻观念出现的改变尤其突出,近几年,我国的离婚率持续升高,带来的关于婚后财产纠纷的问题也不断涌现。这些矛盾的出现提醒了人们婚前财产公证的重要性,但限于一些传统文化的影响,婚前财产公证的认知依然处在相当低的水平。本论文将就婚前财产公证的必要性,婚前财产公证的意义以及关于婚前财产公证的具体法律规范完善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婚前财产;财产分配;财产约定

一、婚前财产公证的必要性

目前,婚前财产公证在国外是件司空见惯的事,西方发达国家的年轻人去申请婚前财产公证,脸上平静的神情就像是到副食品店排队买牛奶。但这在我国仅处于萌芽状态,80年代以前几乎是一片空白。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开始对财产公证、婚前财产约定有了认识,并逐渐接受。

众所周知,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婚前财产公证的兴起,是时展的产物,有它的必然性,这其中,经济发展是主要因素。80年代初期,人们的年均工资不足千元,仅够应付日常消费支出。而9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进入二十一世纪,物质水平的发展更是上了一个台阶。不知不觉间,人们拥有了较多的物质财富,不能允许他人通过婚姻无偿取得自己的财产所有权,于是,婚前财产公证受到关注。

另外,家庭人际关系的变化也为婚前财产公证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家庭的户规模(成员数目)明显呈下降趋势,全国家庭平均户规模由1985年的4.79人降至1997年的3.64人,这样的变化使家庭成员间的财产关系更加简明。此外,我国人群的初婚年龄近年呈上升趋势,全国平均初婚年龄由1990年的22.03岁升至2002年的24.66岁,人们有可能在婚前拥有更多的个人财产;大约75%的人认为结婚费用“完全”或“大部分”是自己劳动所得。

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急剧变化的今天,夫妻之间为经济问题闹矛盾、法庭上离婚双方为争财产不依不饶的事情屡见不鲜,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选择婚前财产公证可能也是一些人不得已而采取的方式。但不管如何,他们接受这种理性的符合法律的方式,是为今后冷静地处理家庭财产的归属问题撑起一把“保护伞”。

二、婚前财产公证的意义

(一)、对夫妻双方均具有约束力。有些热恋中的男女,在结婚登记时,往往对婚前财产公证不理解,认为是多此一举。其实,要结婚了,对双方各自财产进行明确,这并不意味着双方今后就一定会有诉讼产生,也并不是只针对其中某一方。双方的财产都进行公证,以后真的发生纠纷,用不着请律师,由法官裁决就是。这样的一纸公证,对夫妻双方均具有约束力。

(二)、短期内对解决财产麻烦有利

一般来说,婚前财产公证,在短期内会避免夫妻之间的财产纷争之扰。因为事先有了婚前公证,所以短期内婚姻发生裂变时,即可按照公证内容,明晰分配,避免麻烦,从而也会避免一些因财产分配问题引起的其他不必要争端。

(三)、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和摩擦成本

婚前财产公证首先在思想上建立了男女双方对未来生活的理性而谨慎的预期;其次,隐含在婚前公证行为中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承认了未来选择生活的权利和义务。结婚是自由的,婚前公证是对婚姻和财产归属的肯定。但离婚也是双方具有的权利,并且婚前财产从一开始公证就是明确的,处理起来十分容易。这一制度的建立,减少了政府和社会为界定各自财产利益而进行的大量调查、取证、判断、执行等麻烦,降低了社会运行成本和摩擦成本。

三、婚前财产公证的完善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现行法律中没有对婚前(或夫妻)财产约定协议的细化规定。婚前财产协议的内容涉及财产,这种协议虽然与一般的民事契约有相似之处,但其涉及婚姻身份,因此具有与一般的民事契约不同的特性。而我国《合同法》第2条已明确规定婚姻等涉及身份的契约不适用合同法。因此,对这类特殊的契约建议应该在婚姻法或相关的司法解释中进一步的界定。

(二)、现行立法对婚前财产约定协议的对外效力规定并不完整。我国现行的婚姻法虽然肯定了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存在,但并未涉及夫妻财产约定协议的公示问题。目前,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只在男女双方之间有效,没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婚姻法》第19条第3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8条规定:“婚姻法第十九条所称‘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夫妻一方对此负有举证责任。”也就是说夫妻在和第三人签订协议时,负有告知婚前财产约定协议的义务。如果没有告知,即使有夫妻财产约定,一旦发生债务纠纷,将出现举证不能的情形,一方仍要对另一方的债务负连带偿还责任。这条规定,只注重了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却忽略了我国的现实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夫妻一方在与他人进行民事交易时,往往不会主动告知自身的婚姻状况,而第三人也没有主动询问对方隐私的习惯。即使第三人知道夫妻一方的婚姻状况,夫妻一方也很少主动告知第三人双方已经签订了财产约定协议,更不会告知约定的具体内容。因此,一旦发生纠纷,很容易出现举证不能的情况,导致财产约定协议对外不能发生效力。

(三)、应该明确规定婚前财产协议为法定公证事项。虽然男女双方可以自行订立财产协议,但公证可以加大对婚前财产协议内容的审查,以确保婚前财产约定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四)、可以规定未婚男女在婚姻登记的同时(或夫妻在婚姻登记后)可申报财产约定协议,而经过公证的财产约定协议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男女双方如需变更、修改、撤销约定等,也须至原登记机关变更登记公示手续。同时规定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查询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的具体内容。

(五)、根据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最好由婚姻登记机关来充当夫妻财产登记机关的角色。婚姻登记机关应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登记制度,将财产协议载入婚姻登记档案,发给夫妻财产登记证书;同时应配备便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方便第三人查询。(作者单位:福建省石狮市公证处)

上一篇:浅析代孕的合法性 下一篇:浅析网络新闻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