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起质量事故谈矿井提升机基础的施工监理

时间:2022-08-31 04:16:03

从两起质量事故谈矿井提升机基础的施工监理

摘要:矿井提升系统施工需多个施工单位及工种配合,监理需做好沟通协调及技术防范等多方面措施,本文通过两个质量事故实例,分析监理在提升机基础施工前及施工中可采取的防范措施,以避免相关质量问题的出现。

关键词:矿井;提升机基础;质量事故;监理

Abstract: the need for multiple construction units and the type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of mine hoist, the need to do a good job in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and technical prevention measures in many aspects, this article through two quality accident case, analysis of supervision can be taken in hoist foundation befor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measures, in order to avoid quality problems.

Keywords: mine; hoist foundation quality accident;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矿井提升系统担负着矿井的物料及人员提升任务,是矿井的生命线工程,其设计要求相应严格,对施工标准有较高要求,而提升系统的施工往往又由土建、安装等多单位参与,工程较为复杂,需要各单位密切配合,稍有不慎,极易导致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本文通过两例提升机基础施工的质量事故实例,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作为监理的管理控制方法作出简要分析。

2.事故实例

事故一:

XX矿副井提升机房的土建工程及安装工程分别由某土建公司与某安装公司施工。在提升机房土建工程(含设备基础)施工完毕后,安装单位进场准备安装提升机前发现提升机提升中心与提升机基础中心存在36mm偏差,提升机地脚螺丝无法装入基础预留孔。经调查分析,事故经过及原因如下:

土建项目部于2011年5月进场开始提升机房的施工,5月6日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井筒中心坐标(X=……35.926 Y=……00.282)及G3、G4点开始进行放线施工。至6月16日,提升机基础钢筋绑扎好、模板已立好,土建项目部进行复测,测量后发现井筒中心坐标相差30mm并报告现场监理,同时施工单位到建设单位相关科室核实,建设单位口头答复按现状继续施工,施工单位施工日志及监理日记上均有记载,后施工单位开始浇筑砼继续施工。

2011年6月12日建设单位将矿建施工单位提交的井筒中心正交线坐标(X=……35.938 Y=……00.310)交由安装单位进行井筒装备等安装施工,提交过程由建设单位、监理方、矿建单位及安装单位四方共同参与,此后安装单位按照此坐标进行井筒装备,在井筒装备完成后进行提升机安放过程中发现提升中心线与土建处所施工的提升机基础中心线不重合,提升机无法按设计要求安装。

经分析,土建与安装两个单位使用的井筒中心坐标不同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事故二:

XX矿副井井筒施工完毕后开始进行提升机基础施工,施工完毕后发现提升机基础中心线与提升中心偏差256mm,提升机滚筒中心与提升中心平距与设计值相差超过1m,提升机无法正常安装。经追查分析,施工单位技术管理不到位,完全凭经验施工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该工程中,土建施工单位不仅承建了副井提升系统的土建工程,也承建了主井提升系统的土建工程,且副井提升系统是在主井提升系统完成后施工。而该矿井主井提升中心与井筒中心重合,副井提升中心与井筒中心并不重合,施工单位在施工副井提升系统时按照施工主井提升系统的经验错将井筒中心与提升中心混为一谈,把井筒中心线当做提升中心线施工,从而造成了提升机基础中心与提升中心出现偏差。此外,施工单位在放线时是按照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图上标注位置进行放线,并未依据提升机基础的施工图,而工广平面图与施工图存在差别,施工单位并未发现,也没有进行图纸会审,施工单位利用精度较低的工广平面图进行放线施工,导致了滚筒中心与提升中心的平距超出设计值1m。

3.经验教训

事故一中提升中心与提升机基础中心偏差36mm,通过计算复核,最终通过调整提升机绳槽缠绳方式等方法进行了解决;事故二中因偏差较大无法调整,最终造成了提升机基础破除后重新返工的严重后果。两起事故的发生,均为提升机基础与提升机中心出现偏差造成,通过上级部门的事故追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多人受到处分、罚款等处罚,给我们监理人员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1)在办理工程资料,特别是重要数据的提交、移交时,必须办理正式手续,出具书面文字材料,在确认无误后进行签认。建设单位宜通过监理单位同施工单位沟通,应避免直接向施工单位指令。如在事故一中,建设单位地测科向土建施工单位提供数据时未办理正式手续,由其科员私自提交,其他人员当时并不知情。

2)在矿建、土建、安装等工程发生交接或交叉时,监理开专题会议进行交流沟通,对工程相关情况共同分析确认。在事故一中,土建施工单位与安装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并未沟通,两家各自按自己拿到的数据进行施工,未进行比对,如能提前进行核对,也可提前发现错误,避免本次事故的发生。

3)监理单位应配备测量人员,加强测量技术力量,如无专职测量人员,在施工单位进行放线时,我们应监督其使用不同测量工具或人员进行复测,杜绝不经检验直接使用其它单位提供的数据。事故一中,安装单位只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垂直度检查,并未通过近井点对井筒中心复核,监理单位因缺乏测量人员未进行复核,也未要求安装单位复测,未能提前发现问题避免事故发生。

4)重视图纸会审作用,督促建设单位提前发放图纸,留出充分时间认真审图。现在部分工程图纸提供滞后,工程匆忙开工,监理及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充分时间审图,发现问题不足,致使图纸会审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图纸会审的重要作用,给工程安全及质量留下隐患。事故二中,施工单位审图不细,未发现工业广场布置图与提升机基础施工图中数据的不同,以低精度的工广布置图控制施工,造成提升机位置出现较大偏差。

5)针对提升机基础,在图纸会审阶段可建议适当加大预留孔直径,土建与安装一旦发生轻微偏差也容易调整。事故一中,地脚螺丝直径80mm,预留孔直径130mm,孔内为钢管内壁,可调整余地较小,如果在施工时加大预留孔,则30mm偏差可在预留孔处进行调整,不会影响安装。

6)对提升中心与井筒中心不一致的井筒,要引起高度重视,监理要提醒施工单位提前注意,事故二中,施工单位在施工主井提升机基础时,主井井筒中心与提升中心是重合的,在施工副井时想当然仍按照同一中心施工,监理人员也未能提前提醒,结果在发现错误时为时已晚。

7)加强监理部内部沟通,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共同监理的工程多加交流核对,避免出现各自顾各自的情况。事故一中,土建监理与安装监理也未进行沟通,土建专业监理在收到土建施工单位的测量放线报审表后未对其数据来源及正确性认真核对,在发现存在偏差后未对原因进行分析,直接按照建设单位指示同意施工单位继续施工,也未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安装专业监理也未将安装单位使用的坐标提供给土建,土建与安装没有进行比对,也错过了避免事故发生的机会。

8)做好监理日记的记录,日记记录应详细真实,特别是与有关单位的沟通也要详细记录,一旦发生问题便于追查及免责。事故一中,土建专业监理对土建施工单位的复核结果及向建设单位的汇报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记录,为事故追查提供了一定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己的责任。

4.结语

在施工矿井提升机系统中,监理要切实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做到主动控制、事前控制,充分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技术层面及管理层面严格控制,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关于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气体灭火系统消防检测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