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研活动”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实验研究

时间:2022-08-31 03:31:05

“主题教研活动”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实验研究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主题教研活动”与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课堂管理维度上,实验1年后比实验前(p

关键词: 主题教研活动 体育教师 教学效能感

1.引言

“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要变革人[1]”。可见,人的因素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在自身心理因素参与下的创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对自己能否出色地完成教学活动的认识,对体育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如何通过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干预强化体育教学的效果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从与教师日常工作联系最密切的主题教研活动入手进行心理干预,对提升体育教师效能感的研究就更少。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将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推动的作用,对各学校更加重视体育教师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被试

本研究的实验被试为2012年参加泉州市骨干体育教师培训的38名体育教师,其中男教师22人,女教师16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以“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查阅相关论文32篇,以了解关于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基本现状,并下载了马勇占2005年发表于《体育科学》的《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的建构》,采用其编制的现成量表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工具。

2.2.2实验法

(1)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前实验设计的单组前后测设计进行实验。单组前后测设计是指在实验处理之前增加了一次前测,通过前测可以获得所抽取样本的初始水平或心理特征,再与单组后测结果进行比较,以分析实验处理效应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2]。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为:前测――实验处理――后测。

(2)实验过程

在进行本实验前,先采用研究量表,对被试体育教师进行一次教学效能感的测量,把测量结果作为实验前数据保存;于实验进行了1年、2年、3年后,再次采用同样的研究量表,对被试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进行测量,把测量结果作为后测保存。

(3)“主题教研活动”及其开展要求

本研究的“主题教研活动”是指:在集体性的体育教师培训系列活动中,赋予每次活动以一定的主题,全体体育教师以该主题为教研活动的内容,开展讨论、讲座、分享等活动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教研活动的主题一般为: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理论困惑、实践难题、理论反思、教学操作方法讨论等。

本研究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时,要求:

①每次教研活动都分配一位教师作为主持人,负责本次教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②作为活动主持人,应提前准备好主题教研活动的主题,并在上一次教研活动结束时向全体教师宣布,以让全体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下次教研活动的讨论内容。

③在教师无法开展正常的研讨活动时,主持人要负责把教研活动自然过渡为专题讲座。

④主题教研活动的内容可以是专题讨论、专题讲座,也可以是经验分享、好课观摩等。

2.2.3问卷调查法

采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对被试体育教师进行实验前及实验后的测量。

《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是马勇占于2005年编制的,该量表包括四个维度:课堂管理、教材呈现清晰度、教学测量与技巧、师生互动等。《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仅有20个条目,每个维度5个条目,采用6级李克特记分方法:从“完全做不到”为1分到“做得非常好”为6分,依次递增。研究者报告该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3]:χ2/df=1.52,GFI=0.96,A GFI=0.96,CFI=0.97,RMSEA=0.04。

采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对被试体育教师进行测量,每次测量均发放问卷38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有效回收率100%。

2.2.4数据统计法

本研究收集的全部数据由研究者本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处理前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得分及差异检验

为了了解教师在经过三年的“主题教研活动”的实验干预后,在教学效能感各个维度上的变化情况,对四个时间点上教师效能感得分进行统计及方差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通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在“教材呈现清晰度”和“师生互动”维度上,实验前后不存在差异,但在“课堂管理”维度和“教学策略与技巧”维度上,实验前后存在差异。采用LSD经进一步的事后比较表明:在“课堂管理”维度上,差异的来源存在于1年后和实验前之间、3年后和1年后之间;在“教学策略与技巧”维度上,差异的来源存在于2年后和实验前之间、3年后和实验前之间。

3.2“主题教研活动”提升体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效应量分析

效应量是指实验处理产生的效果的大小。为了分析“主题教研活动”的实验处理对被试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的效果,对被试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几次测量中存在显著差异的课堂管理维度和教学策略与技巧维度数据进行效应量的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表2。

根据科亨等人所使用的衡量效应量规模的标准[4]:0.2~0.5以上的效应量可视为中等规模效应量,因此,从表2可以看出,在“课堂管理”维度上的1年后较之实验前、3年后较之2年后,以及“教学策略与技巧”维度上的2年后较之实验前、3年后教师实验前,该“主题教研活动”提升被试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效应量都达到中等规模,表明该实验对被试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有较好的效果,在实践中有较好的意义。

3.3“主题教研活动”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原因分析

教学效能感反映的是教师对自己能否出色完成教学活动持有的主观判断,这种主观判断一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是否具备较好的理论水平,是否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是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

在本实验主题教研活动中,开展的教研活动虽然在形式上多种多样,有专题讲座、经验分享、好课观摩、专题讨论等,但这些活动的核心无外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提升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参与主题教研活动的体育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能通过同行或者专家的专题讲座、主题研讨等活动获得理论知识的提升;通过经验分享、好课观摩等活动获得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知识的提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必然会使得体育教师重新认识自己:不管对自己从事的教学活动的理论理解方面,还是对自己表现出来的实践操作方面。这种对自己更良性的重新认识,能增强自己对完成体育教学活动的信心,认为自己能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增强自身的教学效能感。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有序开展的教研活动,能促进体育教师对课堂管理和教学策略与技巧的效能感。

4.1.2主题教研活动对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各维度的影响不尽相同:对“教材呈现清晰度”和“师生互动”维度的影响不明显,但对“课堂管理”和“教学策略与技巧”维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且与随活动时间的延长呈正比关系。

4.2建议

4.2.1学校应建立良好的校本教研活动制度,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常态开展。

4.2.2学校应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时间、培训机会。

4.2.3学校应建立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5.

[2]佟立纯,李四化编著.体育心理实验与测量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6.

[3]马勇占.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的建构[J].体育科学,2005,25(3):47-51.

[4][美]萨尔金德(Salking,N.J)著,史玲玲译.爱上统计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21.

上一篇: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下一篇:浅谈体育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