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31 03:22:30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设计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培养积极的探究兴趣,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对生命世界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了解生命体的主要特征,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命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生命科学领域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如下: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第二单元《动物》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五年级下册:无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探究式”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科学教学。这也是科学教学理念的核心所在,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自主探究的方法给动物分类教学,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研究过周围的动物,再加上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已经积淀了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又通过本单元《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分布图》的学习,学生更多的了解了他们所熟悉的校园中生活着的各种各样的动物。再拓展学生的研究范围,那自然界会有多少种动物?这个问题必然会引发学生了解动物种类的极大兴趣。但是动物怎样科学地分类,学生们并不清楚。本节课以学生较常见的动物为研究支撑,让学生通过分类活动感受动物的种类繁多,从而为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奠定探究兴趣的基础,提升学生的分类能力。

科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其中骨骼中有没有脊柱是分类的依据。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经验和思维特点,他们理解鸽子、狗、鲤鱼等动物是脊椎动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也必将为本节课继续研究鸟类、哺乳动物、鱼类、昆虫类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学习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更多类别的动物打下一个很好的铺垫。因此在这节课中通过对比观察,继续培养学生根据生物的身体特征、生活环境、运动方式给生物分类的能力,体会分类是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学情分析】:与选择“多种多样的植物”为教学内容有着相同的原因,这一节课以学生经验中已有的动物种类为研究基础,让学生在给动物的分类中,感受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进一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科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其中骨骼中有没有脊柱是分类的依据。六年级的小学生有过多次研究动物的经历,他们已经认识到地球上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完全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水平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够按照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类这个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2、能给这些类别的动物增添成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能够说出一些脊椎动物的名称。

2、认识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并能够给这些类别的动物增添成员。

二、教学难点

知道给常见的动物分类的科学标准是按照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类等类别来分类的。

【教具准备】

课件(动物世界视频短片、动物图片)、动物骨骼标本、

【教学流程】

一、课题引入

出示多媒体课件(动物世界视频短片),让学生体会动物的种类繁多。谈话:同学们,刚才大家已经从短片中看到了许多动物,有天上飞的、水中游的、还有在地上走或爬的,你们喜欢吗?想了解他们吗?好,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去研究种类繁多的动物吧!(板书课题:种类繁多的动物)。

二、自主探究:如何给动物进行正确分类

(一)、活动一: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1、过渡(出示动物图片):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九位动物朋友,请大家快速和他们认识认识!

2、接下来,我们就以这九种动物为例,给他们分分类。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根据你日常积累的知识,小组讨论交流,试着按你自己的分类标准给九种动物分分类。

3、学生进行分类活动,教师巡视纠偏。

4、汇报交流,并分享成果。

(预设: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身体特征可以分为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等。要鼓励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给多种多样动物的分类。学生汇报时要简要说明不同方法的分类标准及依据,当学生分类标准说不清时教师可作适当提示,对不科学的分类方法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

(二)、活动二(出示动物骨骼标本):比较动物的骨骼

1、过渡:同学们,从刚才的活动中,你们不仅认识了很多动物,而且都能用自己的标准给这些动物分类了,收获真不小。但大家的分类方法中有些是科学的,有些是不科学的,我们接着往下研究。2、认识脊柱:课件出示鸟的骨骼标本,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鸟的骨骼标本由哪几部分组成,是怎样连成一个整体的?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概括:连接鸟的整个身体的这条骨骼叫作脊柱。

3、比较:出示鱼、狗的骨骼标本,比较三者共同特征。

(比较动物骨骼时,侧重于对脊椎动物骨骼的观察,重点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背部的脊柱。)

(学生自由发言)

4、加深认识:列举认识的有脊柱的动物和无脊柱的动物

5、归纳出科学概念:科学家根据动物身体构造的这一特征,把动物分成了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6、学生巩固活动:根据动物身体中是否有脊柱的特征,利用动物图片(PPT演示文稿)对九种动物进行科学分类。

汇报交流。

三、深入探究: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活动三:给各类动物增添成员

1、过渡:不错。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书上第78页四幅插图,并快速阅读本页中的灰底色部分的动物小百科知识,说说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阅读知识交流。

(预设:昆虫类: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三对足,胸部有一对触角;鸟类:全身覆盖羽毛,卵生;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卵生;哺乳类:全身覆盖毛,哺乳、胎生。)2、根据动物小百科中所提到的动物的特征,教师再次出示动物图片(PPT演示文稿):你能在刚才分类的基础上,将这九种动物做更进一步的分类吗?

讨论交流

(预设:在此次分类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将鲸、海龟、鳄鱼分到鱼类现象,如果是这样恰恰是老师所期盼的,这样一类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正好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出现意想不到争论高潮。在此,老师就顺理成章地给学生讲解许多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了身体的某些特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进化对动物的生存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

3、生活扩展: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类别呢?它们又有何显著特征?能说说吗?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根据不同动物身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征。科学家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类,而这些特征正是他们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到了初中我们还会进一步学习。

4、巩固练习: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根据你所知道的动物的特征,你能给不同类别的动物增添新成员吗?

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鸟类哺乳动物鱼类爬行类昆虫类软体类 【教学评价设计】

1.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学生能够自圆其说,有一定依据的回答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要求学生的表述尽量完整,如果遇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给予提示并给予肯定,对其积极发言的态度应给予鼓励。

2.对学生小组合作的评价:小组合作活动时对纪律、速度、参与度都要有评价。选择两三组同学的记录单实物投影,概括得好的给予肯定。

3.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本课要让学生体会到种类繁多的动物,让我们的大自然丰富而美丽,我们要保护动物,保卫我们的生态平衡。

附:1、板书设计:

2、学生记录单

根据你所知道的动物的特征,你能给不同类别的动物增添新成员吗?

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鸟类哺乳动物鱼类爬行类两栖类昆虫类软体类【设计特色简述】

学生对动物是很喜爱的,在学生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教师预设了可能会出现将鲸、海龟、鳄鱼分到鱼类现象,如果是这样恰恰是老师所期盼的,这样一类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正好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出现意想不到争论高潮。在此,老师就顺理成章地给学生讲解许多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了身体的某些特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进化对动物的生存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

【教后反思】

三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研究过周围的动物,再加上多年来通过各种方式积累的对于动物的认识,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许许多多有关动物的知识。因此本课一开始学生都恨兴奋,列举了大量的动物。但是这些动物到底如何表现为多种多样,学生们并不清楚。

由于学生所认知的动物太多,因此我从本单元第一节课校园生物大搜索入手,从常见的动物入手,再介绍身边熟悉的动物,等交流到一定程度后,再让学生讨论分类的标准,然后依据不同标准进行排列分组,大家都能较直观地发现: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对于动物的分类标准,基于前一课的学习,学生的想法还是很多的。虽然还比较朴素,不是那么规范、科学,提出了诸如按生殖方式、按食性不同、按生活环境、按饲养方式等等各种不同的标准。在这样的分类过程中,学生自然体会到了动物的种类繁杂。借助几种动物骨骼照片,结合平时生活中吃鱼、吃鸡时的感受,学生对脊椎动物的特征能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通过比较,学生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就比较清楚了。在找昆虫、鸟、鱼、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时,我也设计成让学生在对比中找他们的共同之处,几乎没有什么挑战和悬念,学生很快把这几类动物的特征全找出来了。但在给昆虫、鸟、鱼、哺乳动物添加成员时,却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出现将鲸、海龟、鳄鱼分到鱼类现象,可能是学生受平时生活经验的影响或者是受到感官的欺骗,才会有这种低级错误。只好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这四类动物的概念特征,并从动物进化的角度去解释、讲解,终于改正过来。

上一篇:浅谈如何搞好信息技术教学 下一篇: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