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戊唑372.5克/升悬浮种衣剂(FS)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时间:2022-08-31 02:38:18

吡虫啉·戊唑372.5克/升悬浮种衣剂(FS)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10-01

一、试验目的

明确吡虫啉·戊唑372.5克/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合适的使用剂量、对种子的安全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产量的影响等,为该产品在中国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二、试验条件

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作物:小麦;品种:皖麦50。

2.环境条件

试验地选择在小麦赤霉病常年发生较重的王大湖农场一小麦田中进行,前茬作物为旱稻。2011年10月10日深耕,10月11日下午拌种,10月15日下午播种,亩播种量12.5kg,小麦播种时土壤墒情好。

三、试验设计和安排

1.药剂

1.1试验药剂

吡虫啉·戊唑372.5克/升FS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

高巧600克/升FS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

立克秀60克/升FS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

1.2对照药剂

适乐时25克/升FS 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50%甲柳·三唑酮EC 安徽科苑植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3药剂用量与编号

2.小区安排

2.1小区排列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2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30平方米。

重复次数:3次。

3.施药方法

3.1种子处理方法

根据试验要求,将定量药剂加入到稀释所需要的水(每100kg麦种用药液2L)中,配好药液;将称重的种子放入塑料桶内,将药液均匀撒泼到定量的种子中,反复搅拌均匀后,倒在塑料布上晾干、播种。

3.2施药器械

5ml、10ml、50ml量杯各1只,塑料桶1个,台秤1个,塑料布若干块。

3.3施药时间和次数

拌种时间在2011年10月11日下午进行。

3.4使用容量

每100kg麦种喷洒药液2L

四、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1.气象及土壤资料

1.1气象资料

拌种当天多云,日均温20.8℃,相对湿度64.3%,东风3级;播种前7天最高气温19.3~28.7℃,最低气温9.8~18.1℃,雨日1天,降雨量29.5mm;整个试验期间,最高气温-0.2~31.6℃,最低气温-8.9~18.8℃,雨日36天,降雨244.7mm。详见气象资料表。

1.2土壤资料

土壤类型为砂於两河土,有机质含量为1.53%,ph值为7.4。土壤肥力中等,麦田冬前杂草覆盖度10~20%。

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2.1调查时间和次数

小麦赤霉病:穗期(5月25日)调查1次,

理论产量测定:在小麦收获时进行(6月3日)。

2.2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200穗,记录各级病穗数和总穗数,计算病指及防效。

理论产量测定:调查穗数:每小区查3点,每点1㎡,数出有效穗数;平均每穗粒数:在每个调查点内,连续取20个麦穗,数出每穗粒数;千粒重:以晒干净的麦粒标准,混匀样品和分样后任取1000粒称其重量,以两次重量不相差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时为准。

2.3药效计算方法

3.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药剂处理区小麦均与空白对照区生长一致,没对小麦产生药害。

五、结果与分析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各药剂处理区病穗率3%左右,与空白对照区无明显差异。吡虫啉·戊唑372.5克/升FS300~500ml/100kg种子处理区对对赤霉病防效为6.2~40.1%,低于适乐时FS 150ml/100kg种子处理区防效。

六、对小麦的增产效果

通过测产,吡虫啉·戊唑372.5克/升FS400-500ml/亩处理区小麦产量有一定增加,适乐时150ml/亩处理区增产幅度高于其他各处理区。由表5可见吡虫啉·戊唑372.5克/升FS处理区亩穗数、穗粒数与对照区基本相同,但适乐时、吡虫啉·戊唑372.5克/升FS500ml/亩处理区千粒重高于对照区。

七、小结与讨论

受气候条件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试验结果田间表现明显。吡虫啉·戊唑372.5克/升拌麦种处理,虽对小麦赤霉病有一定仿效,但明显低于适乐时的防效,与50%甲柳·三唑酮EC 处理区的防效基本相当。田间测产增产幅度不显著。应谨慎推广和应用。

上一篇:“绵床”技术的探讨与开发利用 下一篇:不同施肥量对黄瓜产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