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廉政建设的路径及其依据

时间:2022-08-31 12:43:45

论廉政建设的路径及其依据

摘 要: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廉洁政治首先必须要分析廉政建设的理论依据和逻辑,认清腐败的根源,进而指导社会主义的廉政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廉政建设的经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中国特色廉政建设措施。

关键词:廉政;理论依据;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058-02

廉政就是廉洁的政治环境,它是由廉洁的政府、廉洁的政治行为、廉洁的政治观念、廉洁的政治制度和廉洁的法律制度构成,是理论上的廉洁和实践上的廉洁的统一。廉政建设不能搞成形式主义,也不能搞成政治运动,不能走向极端,它是改变现存状态的一种现实的行动,必须要成为指导现实行动的指南,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行动。

一、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社会永远不给自己提出解决它们的条件还没有成熟的任务”。卢森堡写到“只有在实践哲学的某些问题在一般的历史进程中或特定社会集团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现实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因此只有问题出现在现实社会中的时候,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要问题能够在现实中解决,首先必须要问题在理论上得到解决。

廉政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伴随着公共权力的产生而产生,廉政是整个人类社会和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也一直是党实现其执政合法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必要基础,私有制必然产生人的异化,进而产生人对物的崇拜,这是滋生腐败的一种历史条件。而属于上层建筑的公共权力虽源于经济基础,但是又高于经济基础,公共权力被特定的团体垄断之后就会产生脱离人民的趋势,尤其在缺乏均衡力量的制衡时,更容易被用来。在我国现实社会中腐败问题已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认识腐败产生的必然性和它的不合理性,在实践中在保持社会稳定的情况下逐渐消灭腐败,廉洁政治。

二、廉政建设的哲学依据和解决途径

廉政问题的哲学溯源是人们对人性的怀疑。对于人性的讨论素有人性善,人性恶和人性空白的学说。提出性恶论比性善论是一大进步,它看到了人的不完满性,进而重视对人的后天环境的重塑和改造。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将善和恶看成是一种达到和欠缺,而没有陷入本性是原始的善或恶这种肤浅的观念。依这种看法,人们无法想象人性为恶之外尚有别的看法。因为只要人作为自然的人,就人作为自然的人的行为来说,他所有的一切活动,都是他所不应有的,这是人的恶的客观性。人能超出他的自然存在,即由于作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存在,区别于外部的自然界,人与自然界相分离了。在人追求各自的目的时,只知自己,只知满足自己特殊的意欲而离开共同体时,他便陷于了恶,这个恶就是他的主观性。从上述可以看出腐败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不成熟阶段,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条件下的产物,在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社会高级发展阶段它必然会消亡。

因此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这条主要任务不能变。廉政首先是使从政人员必须专职于政治,而不能去搞副业分离其心力,使生活有保障,达到社会平均的生活水平,来避免对于基本生存自然物质需求所造成的恶。其次也不能认为高薪就能养廉,因为一个人的主观选择性也很重要,如果他顺从其个体私欲,而损害共同体利益,薪水再高也满足不了他的欲望。因此必须在学校和社会再教育中倡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共同体观念,通过从认知到理解和感情,再通过从感情到理解和认知的双向途径在人的内心中树立一种信仰,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且将理想和信念转换成物质的生产力,使现实不断趋近于理想,理想不断趋近于现实。再次加强共同体的核心凝聚力,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之中,使人民和行政人员真正体会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自觉的一致认同。使每个人都被共同体所吸引,在共同体中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满足感,而不是局限于自我的狭隘界限内。

三、廉政建设的经济学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法

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通过理性人的假设,即每一个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根据价值规律来调节供需平衡,使资源达到充分的涌流,减少浪费,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过去提出过高薪养廉的办法来减少,但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首先,因为高收入行业必定是垄断行业,如果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调节的话,势必会导致利润的平均化,因此如果对从政人员实行高薪势必会导致行政职业的垄断,为提供职务的便利,不利于行政职业的健康发展。其次,高收入的行业势必也是高投资的行业,他所需要的技能条件和投资会排斥大量的人在这个行业之外,只有少数人在这个行业之中,这样就缺少了一种大众的监督,增大了腐败产生的概率,而少数人经常在一起时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关系,这种情感会使这少数人之间缺少相互间的督促,而且阻止新分子的加入,容易导致成员的固化。再次,高收入一定会引来众多人的追求,一般情况下都是高投入的人能够得到职位,但是高投入者在拥有职位之后,必定首先要收回其成本,因为经济学上高投入的前提是高产出,得到职位的人一定会将其职务视为商业买卖行为,会滋生腐败。

因此,从上述来看,要想廉政,首先,必须打破行政行业的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和效率考评,实行专职的文官选拔考试制度,来破除通过人情关系和权钱交易的垄断或继承制度。为了不让情感在考试中作祟,第一,必须将面试成绩的比例降低,因为能通过笔试而且得高分者绝不是不合格者或不称职者。第二,对面试的人员实行随机挑选制,不能固定,这样就会减少走人情的机会,而且对于有亲戚和情感关系的人应实行避嫌制,这样会第对所有的面试者提供公平的平台。其次,不能将行政商业化,选举制必须在考试录取之后的人员中进行,通过公开透明的选举机制和考核机制,奖罚分明,免职、升职和行政处罚机制等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使腐败的成本高、利益低、风险大,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廉洁政治。再次,虽然从政必须要专业化,但对于有基层实践经验,赢得民心和名誉的人,即不在笔试范围之内的人,必须设立另一种机制使其纳入国家的体制之内,让其为人民服务,这样民意的上达就会增加一条新的途径,而且对于腐败的监督也很有效。

四、廉政建设是社会公正的要求

廉政就是要保持社会的公正,社会的公正是中华民族之不懈的追求,也是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社会公正中,“公”和私相对立,就是要以群众的公共利益为先,不能以自己的私利为先;“正”就是不偏,即不能偏斜,要平正。因此公正的含义是就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而言的。首先,社会公正一般是由法律来判断,但是法律是由立法者订立的,谁制定法律那么法律就代表谁的利益,根本没有普遍的利益,公正就是在利益博弈中产生的。其次,法律的执行者是具有主观选择性的个人,执法者个人的理念和准则固然十分重要,但是不能将希望寄托在个人的道德水平之上,外在的约束或强制也会在人的内在主观因素中起引导作用。

因此,廉政就必须法律公正,第一,法律的制定权不能由一个团体来操作,而是在社会团体的博弈中产生,通过广泛征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意见,由专业人员汇集成法律条文向社会公布,再征求民众意见和许可之后才可成立,这样法律中就会减少偏见,实现法律的内容公正和程序的公正。第二,对于法律的执行者的外部监督可以使实行者有一种自危感,进而使其能够公正执法。对于行政部门和官员的监督首先要由专门的国家权力监察机构进行次,要形成独立的司法系统,司法部门的经济要独立,由中央统一直接划拨司法部门的财政,防止地方政府对司法部门的牵制,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司法的监察作用。再次,要普及法律常识,提高公民意识,削减人民对于官员或行政部门的成本,减少司法中的烦琐程序,由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来支持人民的投诉,这样就会使单个人从“私”对“公”的弱势地位变为“公”对“公”的平等地位。最后,监督部门不能守株待兔,仅靠人民的投诉,而且应该到群众中去暗访调查,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层互动。第三,通过制度监督防止腐败。实行党政干部个人收入及家庭财产来源登记制,实行个人储蓄实名制,官员房产公示制度,巨额遗产税收制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防腐倡廉制度。第四,人民对于行政机关的监督,应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公开个投诉部门的邮箱,使人民的信息对称,能够投诉有门。而且必须由中央设立统一的网上投诉邮箱和管理部门,专门接受腐败、贪污诉讼案件,防止地方对信息的拦截和筛选。

五、廉政文化建设和廉政氛围营造

廉政必须有内在的廉政文化的支撑和廉洁政治氛围的营造。马克思对人和环境的关系论述到:“既然人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中的经验中汲取自己的一切知识、感觉等等,那就必须这样安排周围的世界,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使他能认识到自己是人。”在廉政的建设中,廉政的教育和廉洁的社会环境二者不可分离。如果学校在价值观中教导廉洁政治和廉洁文化,但实际上学校内部首先自身不廉洁,那么就会引起学生对其信念的怀疑;如果在学校中教育做人要廉洁,而在社会现实中政治腐败,则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就会被社会实践所同化,那么在学校中的教育就会付诸东流。因此廉洁的学校文化和廉洁的社会环境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推动廉政的建设。

在廉政文化氛围的创造中,首先,廉政教育必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明是非,而且要将腐败的法律后果讲清,提前预防腐败。其次,通过教育使人明白和明确区分美丑善恶,形成良好的品德;通过反腐的教育将反腐作为官员的内化了价值观,指导其行为,使人民确立一切要靠自己能力,取消行贿获利的投机思想。再次,通过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信念,使其成为人生的追求。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信念的树立,使其作为牢不可摧的精神信仰,扎根于我国的本土文化之中,使信仰对人的精神腐蚀。最后,通过榜样和模范的示范效应,鼓励官员争相效仿,清正廉明,发挥典型示范的正面导向作用,只有这样才会学术氛围清明,进而政治廉洁。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孙伯■,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4]吴晓明.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学者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唐晓青,杨绍华.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国际社会廉政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2).

收稿日期:2014-12-02

作者简介:刘晓(1989-),女,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上一篇: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消费研究 下一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征收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