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31 12:33:51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患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进行治疗;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患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上述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盐酸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 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8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64-02

2型糖尿病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其中一部分患者还伴有肥胖症状[1]。二甲双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情况,旨在探讨其中30例应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患者,符合《2007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1.2±7.1)岁,平均病程(12.1±3.2)年。排除严重的心、肝、脾、肺、肾等重要器官损伤患者。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患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进行治疗;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患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进行治疗,给予二甲双胍0.25g,口服,每日3次,吡咯列酮30mg,口服。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用法及用量同前,12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的处理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具体见表1。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X±S)

3 讨论

如何减少胰岛素抵抗及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护β细胞功能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关键[2]。二甲双胍具有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延缓葡萄糖的吸收,起到改善血糖的作用[3]。吡格列酮属噻唑烷二酮类,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体γ(PPARγ)起作用,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4]。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通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指数(IR),降低血浆中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上述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

综上,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明显控制血糖,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庆开,翁雪燕.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118

[2] 袁全东.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格列喹酮治疗2型糖尿病36例[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5:788

[3] 曾慧明,赵建波.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5(9):74-75

[4] 王永生.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对2型糖尿病免疫状态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第l7卷第17期:100-101

[5] 宁建霞.二甲双胍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1107-1108

[6] 朱应福,李波.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134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08,9(1):57-58

上一篇: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治疗 下一篇:奥硝唑注射液治疗妇科厌氧菌感染的临床效果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