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31 09:28:53

试探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本文通过结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与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技工学校教学中所提的创新教育,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是指引学生进行探索式的学习,在探索式的学习进程中,体验和发现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 其次是引导学生突破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范围,突破自己对所掌握技能的局限,形成新的技能; 第三是师生共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这些创新都可以归结为在课堂教学中摆脱不合理的种种束缚,帮助学生成长为新式的独立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1 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中职学生的学习具有职业性,实践性与社会性三个特点:中职学生学习活动目的是为了谋取职业。所以他们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都会向这一点靠拢,这就是中职学生的职业性特点。同时,为了使学生具有文化与专业理论两方面的知识,同时又适应市场的需要,就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

从这一点上来看,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学习都是在进行实践活动,这就是其实践性的特点。为了使中职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中职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时候是在生产第一线进行的,此外在社会服务中发挥专业的优势也是中职学生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活动。这就是中职学习的社会性特点。

2 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1、我们知道,计算机课本身就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课程,它需要配置专用的实践教研室以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践、研究使用。但有些中职院校由于受到资金、办学理念和设备等相关因素的制约,并没有设立较完善的计算机实践教研室;或院校的计算实践教研室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升级与更新,不能被经常开放,以致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职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们的实践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

2. 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提高。计算机教学主要是学习计算机的应用,关键在“用”字,不能只理解成计算机基础教育。有些学校由于机房数量有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只安排理论课,而实践操作课仅是一种调节,理论脱离实际。

3. 实践操作课课堂教学秩序不好,师生的互动性不够。中职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上课的积极性不够,特别是在上机操作课上的我行我素让教师十分头疼。由于上机操作课相对特殊,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所以有些学生就玩游戏和做一些小动作,失去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无法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所以,必需解决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计算机教学结构,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3.1 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法传授

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教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3.2 重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激情

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活动,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是因为遇到了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应重视创设问题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Word 应用教程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在大屏幕上演示了各种用Word 编辑的美观、精致的名片,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精美名片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接下来,给学生概括讲解Word 所具有的强大功能,然后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自己设计并制作一张工作若干年后的名片。学生对此兴趣盎然,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制作中。最后在展示学生的作品时,发现设计独特、风格各异的作品很多。如此,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还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3 启发学生积极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中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质疑0上。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在教学中极为重视启发学生积极质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抛弃了一味讲解的传统教法,根据/ 任务驱动0教学法,适时对学生提出任务。如在学习PowerPoint应用软件时,先是给同学们出示了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然后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幻灯片。学生在学会好多应用软件的基础上学习PowerPoint 已具备一定的操作经验和技巧,幻灯片的设计可以迎刃而解。在操作任务的过程中,赞赏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学生提出: “怎样插入文本框? ”“怎样更换幻灯片母板?” “怎样在幻灯片中加入背景及音乐? ”“怎样设计幻灯片的动态效果? ”对诸多的问题,就让他们多想、多试并不断地启发、诱导他们修正自己的猜测、设想,让学生积极质疑发问,独立思考,在实践中寻找答案,获得技能。

3.4 精心设计上机任务,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上机任务,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开拓思维,不断探索,从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网页设计的教学中,给学生讲授完“页面布局”内容后,留下创作任务: 自己设计、制作一个“个人首页”,要求内容健康,文字优美,色彩搭配美观大方,但版面设计不拘一格。首先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去浏览网站,分析别人是如何制作页面的,同时搜集所需要的资料,资料搜集完后又向他们提出了一些要求。

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所强调的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计算机技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 群文天地,2012

[2] 应吉康. 信息技术[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3] 周战英. 浅谈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18).

上一篇:浅谈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实施策... 下一篇: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