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被美国卡住农业和能源两个命脉

时间:2022-08-31 07:54:15

警惕被美国卡住农业和能源两个命脉

美国发展生物能源是一箭三雕之计,既能钳制中东、俄罗斯、南美等产油国未来的发展,能把握新能源的主导权,也能使世界通胀加剧,重新分配财富。

一年一度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鸣锣开张,汇率与金融开放成为毫无疑问的焦点议题,另一个未来的焦点议题能源则深藏其后。实际上,能源以及与能源密切相关的农产品是美国人继汇率之后使出的杀手锏,在未来会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杀伤力。

此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关键词之一就是节能与环保。

生物能源提出几十年,大行其道是近两年的事,先锋国家是美国、巴西。巴西是因为环境与甘蔗作物的天然便利,美国则是有意识地发展,政府投入巨资,制订法律扶持,甚至布什总统亲自打气。美国提出到2022年前,生物燃料要在本国的能源消耗中占25%的目标。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费水平,美国4200万吨生产乙醇的玉米可以满足1.35亿人的食品消耗。这直接造成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飞速上升,且农产品价格比石油等能源价格更见坚挺,农产品与能源两者奇妙地联为一体。

发展生物能源是一箭三雕之计,既能钳制中东、俄罗斯、南美等产油国未来的发展,能把握新能源的主导权,也能使世界通胀加剧,重新分配财富。

中国是农业通胀与能源通胀的双重受害者。最大的风险在于发展生物能源导致农业通胀无法扼制。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突现。

每年生产燃料乙醇需要400万吨玉米,意味着占据470万亩耕地,对应着减少165万吨大豆产量。中国有这么多耕地吗?

生产玉米导致大豆等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从2000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目前中国国内大豆产量已萎缩至1500万吨,而大豆进口依存度高达70%左右。而豆类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在美国。农民放弃大豆改种玉米一是因为玉米价格飙升,二是因为国内大豆在价格上无法战胜带有优厚补贴的美国豆。

如果以为中国人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享受美国的廉价大豆,实在是过于天真。从进口现货价格上失去的,美国人必定会从农产品大宗商品市场夺回来,国内连豆、豆粕价格蹿升,农产品定价权旁落,农业通胀幽灵显现,CPI中食品部分以火箭速度攀升。有关官员总是向民众反复宣扬,农产品需要完整的生长周期才能下落,但两个生产周期过去了,农产品价格不仅没有下落反而节节上涨,见机甚早的商人早就布局农产品市场。农产品价格在这几年都不可能下跌,因为农业与能源的双重通胀是我们目前无法应对的国际压力。

粮食安全威胁使国家在2007年限制粮食大量用于生物能源的生产,以保障人畜使用为第一原则,中国生物能源发展开始转向非粮食作物。这是一个迟到但是正确的选择。

但中国清洁能源的问题仍未解决,与掌握一流技术的美国企业联手成为政策的优先选择,这是美国企业继汇率之后在中国所能获得的最大、最稳定的市场。能源与农业通胀问题还将持续下去,直至这一市场培育成熟、彻底商业化,在这一领域进行的争夺战关系到能源业的未来,目前的布局是提高门槛,使中国民间资本知难而退,由手执贬值中的美元的外资和国有资本全面占领。

上一篇:汤臣湖庭花园把握“住”尺度 下一篇:华南虎照和厦门PX的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