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西洋参和人参管理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8-31 07:44:11

谈对西洋参和人参管理问题的探讨

[摘 要]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是名贵药材,又名洋参、花旗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野生也有栽培,原产于北美原始森林,后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有栽培,药用其干燥根。

[关键词]西洋参 人参 鉴别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106-01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是名贵药材,又名洋参、花旗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野生也有栽培,原产于北美原始森林,后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有栽培,药用其干燥根。我国是世界上临床应用西洋参最早的国家,已有300多年历史,1694年(清代康熙33年)《补图本草备要》首先收载西洋参,清代乾隆30年《本草纲目拾遗》中也有记述。我国于七十年代引种,1980年获得成功。现吉林、北京、陕西等省市已有栽培,其质量与北美产西洋参基本相同,近来对它的介绍研究增多。

人参加工后和西洋参外形很相似,不易区别,笔者试就近年西洋参与人参鉴别方法研究概况介绍如下。

1 性状鉴别方法

此是鉴别西洋参真伪的常规经验方法。文献收载的真伪鉴别彩色图谱有助于实际区分。张英华等对西洋参、人参进行了生药学鉴别研究,广东省药材公司提出了两药外观区分要点:西洋参的表面横长皮孔突起明显,而生晒参(人参)表面不明显;西洋参质地结实质重,而生晒参质轻较疏松;西洋参横切面粉性大、不显放射状裂隙、形成环纹状内外散布红棕色树脂通道,而生晒参横切面显放射状裂隙、形成环纹状内外的树脂通道不明显;西洋参味甘苦味浓,而生晒参甘苦味淡。

2 显微鉴别法

显微镜下,西洋参和人参粉未同有木栓细胞、草酸钙簇晶、树脂道、淀粉粒、导管等。文献报道两者主要区别为:(1)西洋参木栓细胞呈类长方形或类多角形,初生韧皮部几无裂隙,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而人参木栓细胞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初生韧皮部多见裂隙,木质部导管以2~3个稀疏径向排列多见。(2)西洋参树脂道常排3~5个断隙环;而人参树脂道多呈2个断续环。(3)西洋参草酸钙簇晶较少,直径约为18~72μm,晶瓣较多,先端大多尖锐,呈状,且在木薄壁细胞与木射线细胞中几不存在;而人参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20~68μm,晶瓣较少,先端大多欠尖锐,可利用显微定容计数法对草酸钙簇晶数目进行测定,两者有显著差异。

3 薄层鉴别法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西洋参的薄层层析鉴别条件进行了研究,其制定的方法被认为是标准方法,已广泛应用。孙立华等对此作改进,选用一种展开剂一次展开即可,人参的人参皂苷Re、Rg之间有一斑点,而西洋参无此斑点;如果西洋参制剂渗有部分人参,薄层图谱可显两者的叠加图谱,方法较简便快捷。郑友兰等以Cs-930型双波长薄层层析扫描仪图显示两者有明显差异。西洋参以人参皂苷Rb1峰值最高为其特征,而人参则以人参皂苷Re峰值最高为特征。朱红宏以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西洋参制剂洋参丸中是否渗有生晒参作鉴定,其方法重现性好,结果可靠。李义侠等以薄层层析法显示,人参不含奥克梯隆醇型假人参皂苷(Psedo-ginsenoside)24R-F11,而西洋参则明显含有,可作鉴别之用。邵青以薄层色谱法鉴别了西洋参口服液中是否渗有人参原材料。

4 蛋白电泳法

曾明等比较了西洋参、人参及其伪品的蛋白电泳图谱,西洋参为色深谱带和扩散带各1条,而人参为色深谱带2条,色浅谱带和扩散带各1条,图象清晰,方法可靠。

5 紫外荧光法

阎文玖报道,西洋参新鲜断面在紫外灯下(254μm)显蓝紫色荧光,人参显蓝色荧光,可资区别。但商品多为干品,且两者颜色相近,不易判定。

6 紫外光谱法

刘宝玲报道西洋参的甲醇提取液0.1、3阶导数与人参存在着明显区别,可供鉴别。

7 红外光谱法

刘宝玲报道以人参、西洋参甲醇液用涂膜法做红外光谱法检查,结果在1730~1480cm-1中的小峰,肩峰、峰数、峰形,两者有明显区别。

8 热重分析法

陈黎等报道热重分析法直接测定粉未及其浸出物,方法简便,样品用量少,所得热重曲线区别明显。

9 某些化学成份含量测定

为利用两者所含某些化学成份在一定溶媒提取下得量不同的一种鉴别方法。周富荣认为西洋参含总皂苷量为6.4%~7.3%,而人参仅含2.0%~3.5%,测定总皂苷量可作为区别两者的一种方法。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刘铁诚等介绍了以硅胶柱层析将粗皂苷分离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做进一步分离和测定,因两者所含化学成份不完全相同,故可做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

11 结语

西洋参与人参虽为同科属植物,性状和化学成份相近,易于混淆,但毕竟有区别,这不仅需要从性状鉴别,更需要现代科学方法进行鉴别。

现代科学方法以薄层色谱法较为成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以此法制定的标准鉴别方法,操作较繁琐,技术条件要求较高,尚需改进,并探索更好更简便的方法。另外有时也需要同时并用几种方法才能鉴别出真伪。

参考文献

[1] 莫宁烨,西洋参与人参鉴别方法研究概况,论文网,2011.07.

[2] 崔树德主编.中药大全.第1版.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6:486~487.

[3] 中药辞海编委会编.中药辞海.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002~2003.

[4] 刘铁诚主编.中国西洋参.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20.

[5] 徐国钧主编.中国药材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321~322.

[6] 中华本草编委会编.中华本草.第1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1301~1302.

[7]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编.中药材鉴别原色图谱.第1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8:6~7.

[8] 刘宝玲主编.中药材鉴别图谱.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507.

[9] 黎跃成主编.中药材真伪鉴别彩色图谱大全.第1版.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4:439.

[10]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第1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34.

[11] 张英华,陈新.西洋参与人参根茎及果实的生药鉴别.中草药1997;28(12):744.

[12] 广东省药材公司编.常用中药材真伪鉴别.第1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8:47.

[13] 李翱,阳存武,章荣.人参与西洋参木栓组织比较.中药材1992;14(7):22.

[14] 阎文玖主编.中药材真伪鉴别: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4~195.

上一篇:紧扣职责、规范管理,全面提升监审员的履职能力 下一篇:地铁车站低净空接触网悬挂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