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见“分”晓

时间:2022-08-31 07:42:56

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信息、知识和要领。但是其中志愿填报技巧拿捏的准确与否,决定着高考升学结果的喜与忧、成与败。下面我们对一组志愿填报进行展示,相信会对即将参加2011年高考的你,在志愿填报中产生良好的借鉴和警醒作用。

【成功案例】志愿有章法,录取皆欢喜

来自辽宁的2010年文史类考生张鸿,在高考结束后,估出了自己的成绩在530分左右,上下浮动应该不会超过3分。老师根据她估分浮动相对较小,结合预估本省文史类一本线约在530分左右的实际,建议张鸿采取“冲”一本B段、“保”二本的志愿填报策略。张鸿本人各科成绩较为均匀,数学成绩稍显突出,在专业选择上她个人和从事了近20年会计工作的母亲,均认为还是首选财经类专业,而在院校的选择上,她则希望上本省的大学。根据考生的报考愿望,老师这样规划张鸿的志愿:一本B段选择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专业志愿服从调剂。志愿设计见下:分析:首先,看这三所院校前三年的录取最低分数分别是:

第二,依据这三所院校前三年的录取最低分,辽宁省前三年文史类一本线分别是538分、538分和559分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这三所院校的录取最低分有明显的分数差,院校之间可以形成合理的梯度;

第三,可以满足张鸿在本省上学的愿望;

第四,这几所院校都有张鸿希望报考的专业,也与他的估分较为匹配,而且三所院校前三年属于压线或者降分录取院校。

根据前三年的学校录取平均分,为张鸿在二本安排了以下四所院校,根据院校录取分数这样来排列:

由于张鸿的重点报考批次是二本,且要兼顾她学习会计学专业的愿望。以上所选择的几所院校会计学专业,均是该校录取分数最高或者是较高的专业。从会计学专业的录取分数来看,院校、专业的梯度排列是合理的。在二本院校中,大连大学和沈阳大学是较为稳妥的院校,由于专业服从调剂也进一步增大了被录取的可能性。但是,为降低落榜风险,把鞍山师范学院和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作为保底院校进行接应,鞍山师范学院有的年份在二志愿录取,而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基本属于常年在二志愿录取的院校。

录取结果:张鸿仅仅以压线的分数,入读大连大学的会计学专业。

【失败案例】估分冒进,盲目乐观,错误连连

来自辽宁农村的2010年文史类考生齐洪波,高考结束后,和其他的同学一样开始进入估分报志愿环节。性格内向的齐洪波根据自己的理解,按照老师说今年的文史类一本线会降低,估计在530分左右,自己的估分是570分,也就是自己的分数高出一本线40分呢!依照这分数,齐洪波在一本A段这样确定自己的志愿:

齐洪波想即使是前面的两所院校都不能够被投档,但是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的录取最低分才589分,高出一本线30分,而自己的分数高出一本线40分,还专业服从调剂,因此一本B段就不需要填报了。

然而,公布高考成绩后,齐洪波只考了560分。一本A 段征集志愿是他唯一的希望了,可是征集志愿院校不是自己的分数不够,就是院校所剩的专业自己毫无兴趣。最终选择了复读。

二、成功与失败的启示

高考志愿填报是集知识性和技巧性、操作性于一身的。结合本文中两个案例和笔者多年一对一指导考生的实践经验可以说,要想延续张鸿的成功避免齐洪波的失败,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关键一:估好自己的分和本省一本二本的最低控制线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估分的准确性:一层是考生要估出自己较为准确的高考成绩;第二层意思是考生还要准确地掌握本省各个批次的最低控制线。平时模拟考要多进行估分练习。

关键二:要极力避免几所同批次院校都不被投档

不论是估分还是知分填报志愿,都会出现考生所填报的几所院校志愿均未被投档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实行估分填报志愿省份的考生,在估分不能够确定的情况下可以估出分数的最大值、中间值和最小值。可以把估分的最大值对应主报批次的A院校志愿项,中间值对应B或者B、C等志愿项;最小值对应这个批次的最后一个志愿项,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被同批次任何一所院校投档尴尬局面,也就是把各个院校志愿的梯度排列与自己的估分实际结合在一起,按估分高低排列自己的各个院校志愿。如齐洪波估分570分,他首先应该确定570分是估出的一个保守的分数还是一个冒进的分数。如果是相对准确的分数,那么,也应该考虑到如果估低了或者估高的可能性。把以570分所选择的院校填报在一本A段的B志愿项,而在一本A段A志愿项选择一所往年的录取分数在580分左右的院校,在C志愿项选择一所往年的录取分数在560分的院校这样做就可以规避三所院校都不被投档局面的发生。

关键三:做好批次衔接与专业衔接

同样的道理不论是估分填报志愿还是知分填报志愿,各个批次院校之间的合理衔接都是必不可少的。如齐洪波如果填报一本B段的志愿,B段志愿的A志愿项选择一所往年的录取分数在570分左右的院校,B志愿项选择一所往年录取分数在560分左右的院校,C志愿项选择填报550分的院校,可能就不会出现如此惨痛的教训了。处理好各个批次的志愿院校的衔接是再一次地规避风险。

另一种就是专业之间的衔接。如考生以最大值选择的院校,专业就要选择填报该院校录取分数相对低的专业,这样可以避免投档后被退档。反之,以估分最小值选择填报的院校,该院校就可以选择填报若干个录取分数高的专业,但是最后一个专业要选择录取分数较低的专业作为保底专业。以中间值为依据选择的院校,在专业的选择上,可以以专业的录取分数按照稍高、中和低的形式来进行排列。

上一篇:这只“猴子”有点烦 下一篇:“精”打细“算”――保险公司的科学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