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农业血防工作成效及建议

时间:2022-08-31 07:25:40

当涂县农业血防工作成效及建议

摘 要:目的:为全面了解规划实施以来全县农业血防目标实现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及实施效果,为制订下一阶段防治规划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了当涂县2004―2014年农业血防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开展了终期评估。结果:农业血防任务完成100%;家畜、人、钉螺感染率均成下降趋势,与2004年相比,感染率均差异显著(=123.036、34.998、6.636,P

关键词:农业血防;评估报告;成效与建议;当涂县

中图分类号 S85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2-0140-03

Effects and Suggestions of Agricultural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in Dangtu County

Pan Yuefu

(Dangtu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Dangtu 243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ounty agricultural schistosomiasis since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hievement of objectives,task completion and implementation results,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next ph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evention programs. Methods:A collection of Dangtu County 2004―2014 agricultural schistosomiasis relevant information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conducted final evaluation. Results:Agricultural schistosomiasis task completion rate of 100%;the infection rate of livestock,people and snails were a downward trend compared to 2004. Infect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123.036,34.998,6.636. all P

Key words:Agricultural schistosomiasis;Evaluation reports;Effects and suggestions;Dangtu County

当涂县位于长江中下游,西濒长江,东临石臼湖,辖区内沟渠、水网密布,钉螺孳生,水产、水稻生产活动频繁,是血吸虫病流行的老疫区、重疫区。到2014年底,全县11个乡镇全为血吸虫病流行乡镇,有90个村(居)委会为血吸虫病流行村,涉及人口24.87万人,钉螺面积1 093.7万m2。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涂县就一直坚持开展人畜血吸虫病同步查治工作,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种植习惯、养殖习惯、生活习惯和管理方式根深蒂固,单纯的查治难以取得实效。

农业血防是整个血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原卫生部等多部门联合制定了《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1](以下简称《规划》),为当涂县农业血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规划实施以来,当涂县农委根据农业工作的特点,全面落实血吸虫病预防控制的相关策略和措施,农业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全面了解规划实施以来全县农业血防目标实现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及实施效果,为制订下一阶段防治提供参考,开展了终期评估。

1 内容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当涂县2004―2014年农业血防相关文件、工作规划、实施计划、工作总结、监测报告、经费投入等有关资料,对资料审查并整理汇总。

1.2 《规划》防治目标实现情况 以行政村为单位血吸虫病疫情达标、家畜血吸虫感染率变化和家畜传染源管理等情况。

1.3 农业综合治理重点项目防治措施落实 家畜传染源管理和农业灭螺情况,包括家畜查治病、家畜圈养、“以机代牛”进展情况,水改旱、养殖灭螺的进展等。“抑螺防病林、重点防护林、退耕还林”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1.4 组织管理和保障 贯彻落实《规划》目标情况,在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和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按照要求,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履职尽责、密切配合,为实现《规划》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情况。

1.5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和纵向比较以评价效果。

2 评估结果

2.1 防治目标实现情况

2.1.1 达标考核 分别在2007年和2014年,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现场抽查、随访等方式,对当涂县血吸虫病达标工作进行了考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GB15976-2006),当涂县血吸虫病的防治实现了从疫情控制到传播控制。

2.1.2 家畜感染率 2004―2014年当涂县血吸虫病疫情(见表1)。

表1 2004―2014年当涂县血吸虫病疫情统计

[年份 有螺面积

(万m2) 阳性螺面积

(万m2) 钉螺感染率

(%) 人感染率

(%) 人急感病

例数 家畜感染率(%) 羊 牛 2004 1524.564 29.3 0.140(53/39094) 4.394(33/751) 15 11.856(69/582) 2005 1540.798 187.007 0.070(22/30815) 0.670(37/5524) 5 0(0/77) 4.348(31/713) 2006 1602.982 23.092 0.150(29/19733) 2.034(41/2016) 3 3.361(12/357) 2007 1601.027 24.57 0.250(40/16121) 0.389(27/6943) 2 0(0/160) 3.067(10/326) 2008 1520.127 16.46 0.230(33/14051) 0.132(7/5303) 2 0(0/67) 1.619(4/247) 2009 1565.958 25.315 0.230(47/20001) 0.226(12/5303) 3 0(0/90) 0(0/162) 2010 1558.958 34.815 0.160(56/35438) 0.062(5/8107) 1 0(0/110) 2011 1577.038 10.15 0.150(21/13553) 0.097(8/8241) 0 0(0/124) 2012 1383.703 0 0.000(0/8808) 0.009(1/10679) 0 0(0/124) 2013 1223.703 0 0.000(0/6756) 0(0/10025) 0 0(0/426) 0(0/8) 2014 1093.703 0 0.000(0/5703) 0(0/8158) 0 0(0/1016) 0 ]

2.2 防治任务完成情况

2.2.1 家畜查治病 2004年-2014年间,上级下达家畜查病任务数为2 869头次,家畜治疗与预防性服药的任务数为1 856头次。实际完成了查病4 504头次,完成任务的156.99%;完成了家畜治疗与预防性服药4 476头次,完成任务的241.15%(见表2)。

表2 2004―2014年当涂县农业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执行情况统计

[年份 家畜查病(头) 家畜治疗与

预防性服药(头) 家畜圈养

数(头) 淘汰耕牛(头) 以机代牛(台套) 封洲禁牧面

积(万m2) 水改旱面

积(hm2) 养鱼灭螺面积(hm2) 抑螺防病林(hm2) 重点防护林(hm2) 退耕还林(hm2) 2004 582 166 0 0 0 0 0 0 66.67 0 2005 790 152 0 0 0 0 0 0 166.67 0 2006 357 132 0 0 0 18.67 28.00 0 100.00 86.67 2007 486 138 160 0 552 936 0 0 333.33 0 0 2008 314 107 160 0 723 1507 0 0 0 173.33 0 2009 252 389 1300 0 394 1553 0 0 306.93 0 13.33 2010 110 319 200 0 500 1546 53.33 3.33 248.33 0 7.40 2011 124 190 0 76 1043 1564 0 0 100.00 0 200.00 2012 106 869 0 119 597 1384 0 0 0 0 133.33 2013 434 870 0 145 161 1224 0 133.33 0 133.33 13.00 2014 1016 1144 0 0 72 1094 0 0 866.67 0 733.3 ]

2.2.2 农业血防防治项目 2004-2014年,家畜圈养项目任务数1 500头(只),完成了1 820头(只)。除了项目要求外,还积极引导养殖户圈养家畜,疫区猪全都圈养,牛、羊栓养,减少放牧接触疫水的机会;水改旱或水旱轮作项目任务数为70.67hm2,实际完成了81.73hm2;养鱼灭螺项目任务数140.6hm2,实际完成了164.66hm2;淘汰耕牛任务数为226头,实际完成340头;自2007年有任务以来,封洲禁牧每年都完成了任务;以机代牛项目完成血防区农机购置补贴4 042台(套)(见表2)。

2.2.3 林业血吸虫病防治项目 在2004―2014年间,抑螺防病林项目的计划数为1 853.33hm2,实际完成了

1 853.33万hm2;重点防护林的计划数为640万hm2,实际完成了640万hm2;退耕还林计划数为1 186.67hm2,实际完成了1 186.67hm2(见表2)。

2.2.4 组织管理和保障情况

2.2.4.1 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 县农委成立了以县农委主任为组长,各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业血防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农业血防各成员开展血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县畜牧兽医局组建了专业血防队伍,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家畜血防网络。在2010年,利用中央投资53万元,购置了仪器设备54台套,提高了血防专业实验室硬件水平。同时,加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各农业血防成员单位,都能按照《规划》要求,履职尽责、密切配合,完成各自的任务。

2.2.4.2 经费保障 各相关单位,在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实施中,都能按项目的要求,做到专款专用。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包括:“养鱼灭螺”、“水改旱”、“家畜圈养”、“实验室建设”项目,但不含“淘汰耕牛”和“封洲禁牧”项目)利用中央投资761.8万元,林业血防项目利用上级资金1 049.5万元,农机血防项目2 343.353万元。

2.3 实施效果分析 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的防病评估应结合农业血防的特点,以人、畜感染率的降低以及螺情改变等作为考察指标 。

2.3.1 螺情和人群感染率变化 与2004年相比,2014年当涂县钉螺面积下降了430.861万m2,下降了28.26%;阳性钉螺面积下降了29.3万m2,已无阳性钉螺;钉螺感染率差异显著(=6.636,p=0.01

2.3.2 家畜感染率变化 家畜是通过粪检检测的,其感染率从2004年的11.86%下降到0,从2009年开始,连续5a未检测出阳性家畜。与2004年相比,2014年家畜感染率差异显著(=123.036,p

2.3.3 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经10年的防治,全县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明显降低,到后期,人畜感染率为零。疫区家畜重复感染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逐步消灭血吸虫病传染源,2014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从而改善疫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极大地保护疫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经济效益:实施水改旱、挖鱼池、兴林抑螺等农业综合治理后,有效改造钉螺孳生环境2 000多万m2,可减少药物灭螺的经费和人工费,通过家畜的管理和对病畜的治疗,可减少人、畜疫病的治疗费,估计可创经济效益数100万元。

生态效益:血防综合治理如改水、改厕、家畜圈养、水改旱、挖池养鱼等,不仅促进血吸虫病防治进程,而且也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如利用沼气池处理人畜粪,既可以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提供能源;采取农业综合防治措施灭螺,可减少药物对环境破坏和污染,是适合当前生态发展战略的需要,一举多得。

3 结论与建议

2014年经过省专家组达标考核评估,当涂县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实现了血吸虫病防治的总目标。到2014年底,全县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家畜粪检阳性率为0;经过历年来检测证明,血防区家畜传染源以耕牛为主,而以耕牛为主要传染源的流行村,实现了无牛村。农业血防实施“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人、畜、钉螺感染率均下降,防治效果明显。对照《规划》要求,我县农业血防任务均已完成。

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县农业血防工作,建议:一要加强领导和宣传,增强领导和疫区群众对血防监测工作的认识,积极参与血防;二要加强检疫工作,严禁外来疫源进入我县;三要在后耕牛血防时代,继续做好血防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反复,巩固我县血吸虫病的防治成果;四要加强农业血防人员的培训,克服麻痹厌战的思想,提高血防队伍的整体水平;五要继续争取血防经费和血防项目,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卫生部等部门《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的通知[C].防治血吸虫病、寄生虫病文献选编,2008:48-53.

[2]徐百万,林矫矫.农业综合治理防控血吸虫病技术导则[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责编:张长青)

上一篇:建筑市场监管法律化探究 下一篇:浅谈飞机库给排水及消防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