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生素质教育

时间:2022-08-31 02:11:3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生素质教育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的精神文化,折射出一所学校良好的校风、教风、班风和学风。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和愉悦性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需要师生广泛参与、齐抓共管,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一. 以优美的环境感染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也有人说:美得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人身心愉悦、心灵纯洁、激感、启迪智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始终认为,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阵地,以校园的环境美去熏陶、感染学生,使之语言美、心灵美。为此我校自2010年迁入标准化学校后就省吃俭用筹措经费搞绿化。学校专门成立绿化领导小组,为克服学校资金不足的难题,多次到苗圃考察,最后以最低的价钱购买到最实惠的苗木,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精心布局设计出一道道校园景观。让校园的每一块空地都能透出生机,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能开口说话。短短两年间,就把嵩阳三小美化成一所花园学校、园林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严谨的管理体制、扎实的教师队伍,嵩阳三小已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

二.以丰富的活动锻炼人

学校推崇环境育人、文化育人、艺术育人。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浓厚,校园环境优美,积极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广泛开展以“兴趣小组”为形式的素质教育活动。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培养,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张扬。学校以教师的专业、特长为基础,让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特长成立一个兴趣小组,指定各小组活动的地点,各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每天下午辅导课时间,全校学生都能在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中快乐的学习,尽情的自我表现。书法班里奋笔疾书;舞蹈班中群舞飞扬;篮球场上龙争虎斗;田径场上英姿飒爽;歌咏班上歌声悠扬……全校共开设22个兴趣小组,全校每一名学生每天都能在自己喜欢的小组中自由翱翔,体现自我价值,在学习的同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让素质教育真正得到落实。学校还每年定期召开学校运动会,充分利用“六 一”“元旦”等节日举行文艺汇演,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美的教育。

三.以经典的文化激励人

经典文化是积淀了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维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强盛的精神支柱,也是创造性人才必备的精神底蕴,更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财富。为使三小学生从小受到经典文化的滋养,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诵读经典、感悟经典活动。课间操撷取本土经典文化兰茂的《早梅诗》作为音乐背景,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的韵律美。假期中组织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让学生领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学校还在楼梯、走廊、墙壁上挂上了很多经典的名人名言及钛金字激励标语,让这些警句时刻鞭策、激励师生奋进。在昆明艺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慷慨资助下,学校还把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被后人尊奉为“圣人”的孔子雕塑请到学校,让孔子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思想在校园得以传承和发扬。

四. 以人性的制度管理人

学校的校园文化,除了优美的环境,丰富的活动,经典的文化,还在于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制度的建立必须实际,必须人性化。我们强调“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先做到;要求老师做到的,校长先做到。包容学生的缺点,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讲实话、讲真话。师生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个学校生机勃勃还是暮气沉沉,关键在于校园文化建设是否完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源。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精髓,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抓好了校园文化建设,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上接第18页) 在减轻学生学业压力负担的同时,学校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地给刚来到新环境中尚未能适应的高一新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例如可以在各个班级内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对于个别归属感缺失问题较为严重的同学可以进行个体辅导。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向同学们科学解释心理问题的产生以及应对措施。对于老师来说,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精神的体现,传达着班级的价值取向,它是班级的灵魂之所在。一个好的班级文化,不仅仅是好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在这样一个集体下,同学们能够相互学习、公平竞争与合作、相互尊重和欣赏,能够习得更多的社会交往技能。

总之,青少年是社会的生力军,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视,而要想解决日益突出的青少年问题,调动起青少年参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努力加强青少年的群体归属感和社会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蓝皮书课题组,侯佳伟,刘俊彦.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统计数据分析报告(2005)[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一期,P46

[2]徐春荣,国小学童的自尊、内外控、父母管教方式与害羞关系之研究,硕士论文,屏东:台湾屏东示范学院,2000

[3]《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上一篇: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下一篇:新课标下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