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31 02:05:36

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学生本真的袒露。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一千个作者便有一千个莎士比亚”的能力。然而,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在农村,说起作文教学,教师往往面有难色。学生的作文常常出现语言贫乏,内容空洞、枯燥、干瘪,缺乏想象力,说假话、空话、套话,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游离于鲜活生活之外的无病等毛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许多教师都认为主要因素是学生懒惰,不注意观察积累,缺少写作素材,不能运用写作方法,家长不督促、不指导等,然而本人则不与苟同,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在任何的互动中,一方的行为都会影响到另一方的行为。学生畏惧作文,发怵作文,这难道真的都是学生的过错吗?我们的作文教学是否有不妥之处?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1.语文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叶圣陶先生说:“惟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近于善读善写。苟非然者,学生即或终臻善读善写,断非教师之功。”又说,“多数教师只教学生作文,而自己不作文。只教不作,能派用场的不就是学生时代得来的一点甘苦吧?”叶老的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现在多数语文教师往往注重传授给学生的作文理论和技法,而在班上宣读的范文大部分来源于课外资料或班内好学生的作文,教师自己不写下水文,自然难解其中滋味,让一个缺乏作文实践的教师上好写作课,引领学生乐写、会写作文实在有点勉为其难。

2.课堂教学重“阅读”,轻“写作”。我们不难发现在农村任教的语文教师,大多喜欢上基础课,厌恶上写作课,情愿多花点时间钻研教材,而不愿多花时间去探讨写作,一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搞好阅读教学,只要搞好了阅读教学,学生的作文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拿一学期的时间来说,教师将90%以上的时间用在了硬任务――课文的教学上,仅用10%不到的时间来进行作文教学,并且在作文教学的方法、内容及策略上,远没有课文教学那样有计划,有准备,有落实,求实效。由此我们清楚地看到,本应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作文,在语文教师那里却被放在了“冷板凳”上。

3.作文教学重“指导”,轻“体验”。很多教师担心学生不能按要求写作文,总是在作文指导时花一节课时间,从中心到内容,从开头到结尾,从作文提纲到详略安排,“指导”不厌其烦,面面俱到。这种重形式,轻内容,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八股写作秘笈”指导,结果是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学生则满头雾水、一片茫然,致使学生“举一”有余,“反三”不足,原本活生生的、个性迥异的学生写出的作文都如出一辙、面目可憎、毫无个性和儿童情趣。著名青年作家韩寒在博客上撰文说,中国人第一次说谎是在作文中。此言一出,引起大家强烈的共鸣,这种情况值得我们语文教师的深思。

二、走出小学作文教学困境的策略

1.在教学相长中提高作文教学。崔峦教授曾说过,“写下水作文应是语文教师备课时必做的一件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只有亲身体悟写作规律,品味写作甘苦,才能熟悉学生的写作过程,才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作文指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拓展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写作的思路。因此,教师应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及研读关于写作的专著,洞察写作的一般程序、机制和规律,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写作理论水平,丰富自身的写作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下水文,才能写出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批语,才能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益。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本身就可以告诉学生作文的道理和方法。因而教师应该重视语文教材的示范作用,每学习一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对作者是如何进行布局谋篇及写作的特点和方法进行剖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命题立意的观点,选材布局的方法,表情达意的语言,理解作者是如何巧妙选材把所描写的对象写具体而生动的。不但让学生既要了解课文写了什么,还要了解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让学生带着表达的需要去阅读,去理解课文作者的表达意图,学习写作技巧,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写作,进而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3.在走进生活中丰富写作素材。写作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方法的同时应告诉学生“生活中并不缺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指导学生写作时需要有对生活的观察,对观察的感悟,唤醒学生的童心、童真和童趣,带领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课堂,开发生活中的作文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体验生活中的乐趣,通过常写生活日记,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让学生放飞思绪,自由地表达、真实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他们的习作才会绚烂多彩,充满活力。

当然,对于当前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习作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立足实际,正视现实,在教学中掌握学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采用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教法,以自己丰厚的语文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影响学生,与学生一起深刻体验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和美境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乐写、会写。

上一篇: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 下一篇:电子白板 为作文教学撑起别样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