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器”成就英特尔未来教育

时间:2022-08-31 12:44:24

“心+器”成就英特尔未来教育

经过11年的精心耕作,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已经为全球1000万教师提供了培训,其中,在中国就培训了180万教师。

近日,英特尔在北京举行了“未来教育项目全球培训教师突破千万”的庆典活动。活动上,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的现身在记者的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教育已然成为英特尔的重要战略任务。“我们有四大战略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关注人的发展。一方面,英特尔从技术层面,能使人很好地进行连接;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让人充分发挥特长,展现才智。”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表示。

“心”是教育项目的关键

2000年启动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在刚推出时只有一门课,而到现在,教育项目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都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英特尔的优势。

“英特尔是一家领先的信息技术企业,对行业未来的走向特别了解,对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有独特的看法。我们了解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戈峻告诉记者。

基于公司本身在这些方面的能力,英特尔组织了内部的教育研究团、教育专家自行开发课程,并与外界的教育专家进行交流与合作,使课程越来越完善。英特尔的员工将他们对市场需求最真实的理解,以及一系列在工作中使用到的方法论融入到教师培训项目中,让参加培训的教师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学习教学方式和理念――这就是培训课程的“心”。

培养教师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问题化教学方式,就是其中的例子。

英特尔中国区教育事务部总监朱文利向记者讲述了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中,教师的培训经历。据了解,在培训课堂上,培训人员会让教师基于一个课件先设计一个问题,然后将问题分成三个层次;之后,引导他们思考其中一个层次讲的是什么,往高层次还能涉及什么样的内容,以及核心问题是什么等。这些老师需要不断地去琢磨这些问题,然后对课件的设计结构做出修改。“这些教学方式都是他们在亲身受教中掌握的”。

戈峻也指出,在他与一些受过相应教育的学生互动中发现,这些学生和公司的中高层经理的表达能力、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等都很相似。“他们通过项目学习方式,思维一下子开阔起来了,因为做项目的时候,方方面面都要涉及。此外,学生还学会考虑什么样的解决方式更简单。很多问题没有对和错,很多解决方法的过程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而如果学生纯粹学知识,绝对不可能有那么广泛的想法和那么综合的观点。”

据了解,根据英特尔的调查,80%以上的老师表示,接受教师培训回后,都把技术融入到教学当中;93%的老师说,接受培训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方式。

用信息技术做辅助“器”

“心”是关键。它是一种教学思维,一种教学方式。而要让“心”能够真正“动”起来,还需要“器”的支持。

戈峻曾经上了一堂语文公开课,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父子之间的爱。“以往上语文课,教师都是先告诉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最后做出总结。但这堂公开课不是这样做。”戈峻回忆说,“课上,老师用了美国曾经发生的一个灾难,一步步将故事演绎出来。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感情和中心意义。”

这种教学方式是这位老师在接受培训过程中获得的,而他在使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时候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获得故事的文字素材、照片,以及用PPT、视频等去整合内容、展现内容,都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戈峻表示。这也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内容之一――教授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使教师掌握“器”。

不仅如此,英特尔还在网上为未来教育项目的参与者搭建了社区,使后者能在社区中分享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体会、想法或是非常得意的成果。朱文利表示,英特尔还将陆续开发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等。“这都是老师在适应新环境下需要掌握的新能力”。

上一篇:制造业应积极拥抱云计算 下一篇:联想掀起移动互联终端普及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