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西地平及依那普利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

时间:2022-08-30 11:31:01

拉西地平及依那普利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

【摘要】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及依那普利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 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拉西地平组和依那普利组,观察2组的降压效果、并发症和停药率。 结果 拉西地平组与依那普利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3.93%和85.71%,降压效果相当(P>0.05)。2组的次要事件发生率、总体事件发生率和停药率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拉西地平;老年;高血压

拉西地平作为新型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经多年临床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1],但该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主、次要事件的发生率、依从性等鲜有报道,因此特进行本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的标准,选取112例年龄65~80(69.5±8.2)岁患者。其中男62例,女50例,无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和肝脏损害病史。

1.2 方法

1.2.1 分组和给药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拉西地平组(治疗组)和依那普利组(对照组),治疗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平均年龄(69.8±8.4)岁;对照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平均年龄(69.3±8.1)岁。治疗组予拉西地平4 mg,1次/d,对照组予依那普利10 mg,1次/d。患者在研究期间维持原有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和运动习惯。

1.2.2 疗效评定 ①降压效果:依据国家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的标准[2]进行评定显效、有效和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主要事件: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卒中;次要事件:包括新增糖尿病、新发血脂异常、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新出现收缩功能衰竭。③停药率。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的显著性差异检验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药物降压效果比较

2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3.93%和85.71%,降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主要事件、次要事件和停药率的比较(见表2)

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拉西地平通过阻滞电压依赖性L,型钙通道而减少跨膜Ca2+内流引起血管扩张,此外,其血管扩张作用还与拉西地平抗内皮素作用有关,Cerspi等[3]研究揭示,其血管扩张作用可能与增加一氧化氮(NO)的释放有关。拉西地平有持久的降压作用[4],目前认为是由于其脂溶性大大高于其他钙离子拮抗剂,可在细胞膜的脂质双层中聚积,并在清除阶段不断释放。此外,有研究表明拉西地平对血管平滑肌有较高的选择性,而且很少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5]。

本研究中,拉西地平与依那普利的降压效果相当,主要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拉西地平的次要事件明显少于依那普利,其可能原因是拉西地平除了能够24 h平稳降压外,还和该药能抗内皮素和增加NO的释放有关。另外由于该药很少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从而避免像其他钙拮抗剂那样引起心动过速而导致心肌耗氧增加,诱发或引起心力衰竭加重和心率失常。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肌储备功能低,避免反射性心动过速,能显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而且拉西地平价格较便宜,不良反应较少,其依从性明显好于依那普利。综上分析,拉西地平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参 考 文 献

[1] 侯兴旺, 王蓉. 拉西地平治疗高血压61例的临床疗效. 药物与临床, 2008,46(7):103,104.

[2] 刘国仗, 胡大一, 陶萍, 等. 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26(1):5,11.

[3] Crespi F, Vecchiato E, Lazzarini C, et al. Electronchemical evidence that lacidipine stimulates release of nitrogen monoxide in rat aorta. Neurosci Lett, 2008, 298(3):171,174.

[4] 张先军, 薛兆利. 拉西地平与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的影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20(1):11,13.

[5] Mccormac K, Paul L, Wagsta FF, et al. Lacidipine: A Review of its use in the 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Drugs, 2008,63(21):2327,2356.

上一篇: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下一篇:重症监护病房深部真菌院内感染与耐药性变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