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民生银行爆理财陷阱

时间:2022-08-30 10:47:44

30亿!民生银行爆理财陷阱

作为违法案例的重灾区,理财产品本已背负了不少恶名。近期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以下简称“航天桥支行”)爆出的理财造假案,涉案金额约30亿元,再为这一领域蒙上一层灰。除了对案件本身感到震惊,人们不禁要问,连银行也靠不住,理财产品还能相信谁?

行长造假骗投资人

4月13日,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被公安机关带走,公安机关经侦部门通知投资者去做笔录,该行鲸钻高尔夫俱乐部的150多名私人银行客户才得知,他们此前在该支行购买的保本保息理财产品系支行行长张颖等人伪造,规模巨大。

事发后,投资人紧急联系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总行高层寻求解决方案,但获得的答复是涉案理财产品系伪造,民生银行已报案,且表示此事件为张颖的个人行为。

该案东窗事发实属偶然。据悉,4月12日,一位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拍了一张涉案理财产品的照片,发给他在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的熟人,询问这款保本又保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是否能够在航天桥支行以外的渠道购买到。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查询后竟发现,该行并未发行过这款理财产品。于是相关领导找到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询问情况后决定上报总行,最终由民生银行总行向公安机关报案。

从多位投资人提供的资料来看,航天桥支行的这款产品在形式上属于从其他投资者处受让给民生银行发行的尚未到期的理财产品,投资起点为人民币300万元,转让标的名称为“非凡资产管理保本第××期私银款”等。根据投资人签署的协议,转让款由受让投资人直接打给转让投资人,除了新投资者和原投资者双方的签名,还有“中国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储蓄业务”的公章。

基于以上事实,在情况尚未完全清晰的当下,外界的关注集中在三点:造假原因、公章真假和理财产品的来源。4月18日,有消息表示,航天桥支行的理财产品是行长张颖为了掩盖约30亿元的票据造假窟窿做出来的,用以表外放贷,涉及“飞单”和“萝卜章”。

不过,上述情况已经得到民生银行的否认。4月19日,该行权威人士透露,理财产品涉及的公章并非“萝卜章”,投资总规模尚未查清。4月20日,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公开表示,自2015年起,航天桥支行未办理任何商业承兑票据贴现业务,而其办理的4笔银行承兑汇票开票业务和8笔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均正常。

“飞单”,简而言之就是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本行的信任销售保险、基金等不属于银行的理财产品。至于该款理财产品是否涉及“飞单”,交通银行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经济》记者,“飞单”实际上就是银行资源直接流入保险公司等其他行业,是其他企业针对银行的不正当竞争手段。该人士表示:“银行虽然非常反感‘飞单’但对其并没有行业层面的明文规定,通常是内部以规定的方式进行阻止,但从民生银行方面的反应看,涉案理财产品不是‘飞单’只是造假。”

银行难以脱责

旁观大众关注事件的来龙去脉,而受害投资者最关心的还是资金能否追回。

《经济》记者了解得知,案发后,诸多投资者主要从两方面行动。一部分投资者联系律师,准备通过司法诉讼维护权益,另一部分投资者作为代表与民生银行进行谈判。因为此前民生银行曾表态“此事件为张颖的个人行为”,外界一度猜测,民生银行本身会在多大程度上为投资者考虑,是否会将责任完全推给张颖等航天桥支行的管理人员。

与部分受害投资者商谈维权事宜的北京人富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律师杨涛告诉《经济》记者,对张颖等人的刑事诉讼已经进入侦查阶段,出于保密工作的需要,公安机关能对外界透露的消息并不多,投资人和律师获得的消息也比较有限。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杨涛指出:“如果说涉案理财产品是在银行的经营场所推荐介绍、购买和签署协议的,尤其是银行所盖印章也是真实的,案件就不单属于个人诈骗了。在上述前提条件成立的时候,民生银行很难逃避责任,至于它需要承担责任的范围,则需要根据具体过错情况、监管程度进行划分。”

4月19日和20日,多名投资者代表与民生银行工作组商谈解决方案。据悉,投资者要求银行方面兑付本息,银行方面则提出只兑付投资者的原始投资款,已经支付的收益折抵未返还的本金。

目前,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副行长肖野等多名工作人员已被公安机关带走,而张颖的大量个人房产和汽车也已被扣押。民生银行公开表态,“鉴于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涉嫌违法”“本着不姑息、不推诿、不拖沓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护投资人权益”。从目前消息看,若投资者和银行之间的谈判进展顺利,双方或在4月23日后的一周内签署协议。

理财不要迷信关系

银行理财产品违规违法不是个例,相关机构的监管力度也在增大。2014年,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也称39号文),明确表示,银行发售普通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时,需在宣传销售文本中公布所售a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登记系统”的登记编码,而客户可以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产品信息,未在理财系统登记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问题就在这里,很多投资人因为长期与固定银行保持关系,与该银行的某位经理甚至行长都很熟悉,因而放松了对理财产品本身的投资目标、比例结构和风险等的考察,结果就很容易出现意外情况。”杨涛如此分析。当然,他同时表示,对投资人提出过高要求并不现实,但在理财系统查询产品编码并不算难事,而民生银行案件涉及投资人众多,可见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个做到基本的查询工作。

绝大多数时候,银行在消费者心中的可信度超过其他金融机构。可是如今,连银行行长都可能在骗投资人,普通大众或许不得不提高自身警觉性。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在理财产品造假、“飞单”的情况下,银行应该担负主要责任,但从资金安全角度考虑,投资人还是应该秉持谨慎小心的态度。

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的“飞单”事件仍令人记忆犹新。2011年11月起,投资者从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购买了四期名为“北京中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计划”的理财产品,募集期共半年,计划筹资超过1.5亿元,实际出售1.19亿元。2012年11月,投资者得知项目管理方通商国银已楼去人空,老板也被刑事拘留,理财产品无法兑付。2013年1月,购买“中鼎”产品的客户与第三方担保公司签订转让协议,本金全部回归,但未获利息。最终,兜售“飞单”的华夏银行前客户经理濮婷婷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零九个月。

“通常理财产品门槛较高,投资人也应该具备一些基础金融知识,在‘飞单’情况下,理财产品的管理人一定不是银行本身,而是其他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等,盖的章也不会是银行的。同样的道理,航天桥支行涉案的理财产品协议上有民生银行的印章,单凭这一点,民生银行也需要承担责任。”吕随启这样告诉《经济》记者。

截至目前,张颖等人为何造假并兜售理财产品、资金最终流向哪里尚不得知,而民生银行A股股价在4月18日下跌2.07%。消息显示,民生银行原副行长赵品璋也于4月13日前后在机场被公安机关带走。知情人士指出,对于民生银行而言,张颖的案件对整个机构影响有限,但赵品璋如果被查,其“杀伤力”将难以判断。监管趋严,银行业或迎多事之秋,由此可见一斑。

上一篇:文化要有家国情怀 下一篇:白山精炼创新兵黑土沃育创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