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多做多”再上演 外资排队抄底楼市

时间:2022-08-30 10:10:09

“唱多做多”再上演 外资排队抄底楼市

中东投资者已瞄上上海商业地产。据仲量联行地产投资负责人透露,来自迪拜的投资者正在沪上积极寻求商业地产的投资机会,与投机型机构投资者不同,中东富豪更青睐长期持有物业。

与此同时,6月30日,戴德梁行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外资在沪的房产大宗交易总额约为人民币97亿元。无论是整体收购案的数量还是价格,与往年相比毫不逊色。

“外资对上海楼市的热情并未减弱,不仅收购写字楼,而且已经涉入住宅的交易。预计下半年的交易量只会走高,保守估计,今年整年的外资收购交易总量将达到人民币200亿元。”戴德梁行投资部华北区董事叶建成说。

抄底良机到来?

虽然当前许多业内人士看空上海楼市,但仿佛恰是海外资金抄底的最佳时机。不仅一如从前进入商业项目,而且频频涉猎住宅市场。今年上半年,首先是高富诺购买位于长宁区的华山夏都苑中的C幢,总价12亿元;紧接着,韩国的“未来资产”收购了翠湖天地御苑18号楼,总价9.63亿元。

与多数海外投资者的谨慎相比,中东投资者对于上海投资机会却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仲量联行投资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有多家中东地区的投资机构与我们接触,他们希望在上海整体收购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物业,预计在半年到一年内,中东的机构投资者将成为上海房地产投资市场的主力”。

仲量联行研究报告还显示,二季度上海写字楼租金平均增长2.4%。其中,浦西租金环比上涨3%。随着新供应量大量涌入市场,浦东写字楼租金涨幅开始放缓,环比仅上涨1.2%。反观浦西,稀缺的超甲级办公空间已将租金报价推升至每天18元/平方米,而最近被亚太置地收购的世纪商贸广场,其高区的租金报价甚至达到每天20元/平方米,创下上海写字楼租金新纪录。

分拆出售的写字楼也表现强劲,陆家嘴“碧玉蓝天”项目最近成交约2000平方米,成交价在73000元/平方米左右,这也成为上海写字楼交易史上最高的纪录。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上海楼市交易量徘徊不前,市场观望氛围浓厚,许多开发商为加快销售速度,甚至开始整幢抛售物业,而这正是海外投资机构接盘的好时机。“一方面,价格上还具备一定的弹性空间,另一方面,经过海外投资机构的再包装,物业升值空间更大。”

“外资并没有逃离上海楼市,而是仍然在待价而沽。只要价格合适,他们就会出手。”叶建成表示,虽然有外资在抛盘,但接盘的也是外资,这样的抛盘只能导致更多的外资进入市场。

事实上,不仅海外投资机构有抄底楼市的意图,许多有外资背景的开发商亦有同样的考虑。恒隆地产主席陈启宗表示,恒隆地产正计划投资400亿港元于内地的18个项目,并“争取在2009年前将这些项目拿下。”陈对于恒隆地产的现金流颇为自信。在信贷紧缩的当前,内地房企资金压力极大,恒隆地产便摩拳擦掌积极布局。

“危机,通常是在危险中蕴涵机会。”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有大规模投资计划的房地产企业而言,目前正是抄底良机。陈启宗表示,当前的机会还包括通过收购内地上市房企,来拓展融资平台。他认为,A股市场疲软,股票估值较低,对于有意向在房地产业发展壮大的企业而言,倒不失为逢低吸纳的时机。

根据仲量联行上半年地产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由于资金监管,大宗房地产物业买卖放缓。与2007年上半年的高峰相比,今年上半年外资房地产收购交易额下降了约26%。仲量联行上海董事总经理顾东尼表示,尽管外资依旧看好中国未来的前景,但短期来讲,海外投资者依然有疑虑;去年投资人尝试购买本地开发商的企业股权,但是在经历了上半年股价大跌后,投资者开始转向项目层面的合作。

转型股权投资

从3年前外资进入上海楼市至今,可以见到,外资的操作运营方式壮大了中国投资市场,并且逐步让上海形成了稳定持续的房地产投资环境。

“以前大家对外资的运作模式不了解,现在已经清楚,外资介入无非是一个增值投资的过程。当收购的物业增值到一定幅度之后,外资机构便会出手售出。”叶建成说。

要使得收购的物业增值,外资机构并不仅是“坐享其成”,更多地是以国际化的管理理念与运营方式提升物业本身的价值。相对几年前上海写字楼散卖的方式,目前的整体出售给项目的价值提升留有较大的空间,并且拓展了整个投资市场。

“在外资目前的投资流程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其实是银行。”叶建成指出,以前市场会关心有没有买卖、交易会不会成功,如今“融资是否顺利”变得更加重要。

鉴于当前上海住宅市场处于价格拉锯的阶段,在外资的海外股权交易中,银行对于该市场的交易相当谨慎,对项目资质的要求较高,且融资额度不大,一般为50%到60%。而商业地产的未来前景依然乐观,买方的融资相对比较容易。

“在这种情况下,基金也开始寻找本地的开发商进行合作,因为项目投资的回报率更大,而且项目操作还可依靠本地开发商,而不像整体物业收购,还需要另外花费人力来进行管理。”叶建成说。

这样的转变不惟上海独有。如青岛、天津等地,也有越来越多的基金在寻求与本土开发商战略合作。

记者了解到,青岛作为2008年奥运会帆船赛的举办地,受奥运这一重大利好的影响,其城市的自然环境、建筑品质、人文底蕴等综合品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飞跃,房地产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吸引了众多外地地产大牌开发企业进入,同时私募基金也积极进入青岛地产市场,抢占先期资源。

6月22日,在青岛“对话奥运城市”论坛上,凯悦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凯悦置业”)董事长王博表示,该公司开发的青岛凯悦中心进京推广的时间定于奥运会期间,客户人群锁定奥运期间北京聚集的高端客群。

其实,位于青岛CBD核心位置的青岛凯悦中心在几年前便吸引了外资的注意,而一年前与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基金之一――美国凯雷集团的合作更是令其备受关注。

“凯雷房地产基金在积极介入一线城市楼市的同时,将会积极关注二线城市,有些二线城市的投资前景和空间也不错。凯雷在中国已经投资了10个项目,一线城市有3个,其余均在二线城市。”凯雷集团上海代表处副总裁康明训称。

1987年成立的凯雷集团,有“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赚钱机器”之称。透过旗下的60多个基金,凯雷掌管着约827亿美元的资产,平均每年为其投资者带来30%以上的回报。自2000年以来,凯雷在中国投资的项目包括携程旅行网、太平洋百货公司、聚众传媒、徐工机械等。房地产行业是凯雷当前投资重点的一部分,继在上海设立办公室之后,凯雷又在亚洲设立了一个房地产基金,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资放在中国。

谈起投资青岛地产,康明训认为,“选择一个城市一定会有一个指标数。在奥帆赛即将举行的利好促进作用下,青岛在过去4~5年时间内,GDP每年都呈现出14%以上的增长幅度,第三产业及服务业的比重占到了43%,这是一种难得的经济结构,也决定了其消费和居住需求会有一个很好的增长。”

记者了解到,目前以凯悦置业、海信地产、海尔地产、远洋地产、绿城地产为首的国内知名开发商已争相进驻青岛市场。除青岛凯悦中心外,还有10多个外地高端地产项目将在奥运期间进京推广销售。据记者了解,目前,包括富力、保利、恒大、绿地等知名地产公司在另一奥运城市――天津的高档项目及去年天津“地王”――星耀五洲项目都正在筹备近期进入北京推广。此外,永泰地产的连云港项目、裕景地产集团开发的大连项目等,也计划于近期入京推广。

上一篇:北京上月期房环比销售增五成 下一篇:高油价赋活新能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