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风景区客流智能疏导预案系统构建的思考

时间:2022-08-30 10:08:51

关于城市风景区客流智能疏导预案系统构建的思考

城市中的风景区往往地处人口聚集区,游客和其他行人众多且集中、密度大。风景区与居民区交错在一起,甚至居民的生活区本身就是游客游览的重点对象,例如著名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等。有些风景区已经形成了集旅游、商业和居住于一体的混合区域。这一类区域的显著特点是:地处城市重点地段,周边交通设施丰富,是客流聚集的重点区域;景区内客流分布极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客流拥堵;景区的道路曲折、路网复杂,人群对疏散的路径不明确;民居和餐饮类服务业分布其中,易发生客流拥堵等突发事故,对游客生命造成威胁的同时,也易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对城市和社区运行及管理造成影响。因此,为提升城市风景区的应急管理水平,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对突发事故预警及时、响应迅速、处置过程清晰、处理方式得当等方面,目的是要快速准确地识别事故源头,高效合理地处置突发事故,挽救人员生命并迅速恢复居民正常生活,使其受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本文以城市风景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客流智能疏导预案系统的构建方法。将应急文本预案与风景区现有应急资源结合起来,包括应急广播、视频监控等,在某风景区建立了智能疏导系统,在发生突发事故的情况下,通过一键触发的形式,将应急预案以应急广播和视频监控为载体,迅速执行预案、预警信息和疏导信息,实现了应急预案从文本到智能化的转变,提高了预案执行的效率,能够有效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维护居民生活秩序,提高风景区应急管理水平。

一、密集人群疏导预案的关键问题

(一)景区客流承载能力和出口疏散能力

景区客流承载能力和出口的疏散能力是建立疏导预案的前提,这主要是指景区各路段的有效宽度、有效面积对客流疏散的影响。进而根据《交通工程手册》中制定的有关服务水平的等级划分,获得景区各路段的客流承载能力。从而为疏导预案的等级制定、相应阈值提供可靠的实践数据。

(二)疏散路径优化

确定最优疏散路径是风景区疏导预案的核心部分,它能直观地引导人员的疏散行为。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以所有人员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撤离到安全出口为目标,但是在客流量较大的情况下,景区的客流呈现不均匀分布,这时将游客撤离到最近出口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因此,需构造一个新的模型来为每条路段选择最优的疏散路径。本文运用了Togawa疏散时间经验公式,通过多次迭代的方法,最终获得最优疏散路径,使得疏散时间最短。

二、智能疏导预案系统的构建

(一)智能疏导预案系统的结构

疏导预案的智能化、系统化是提高风景区突发事件应对效率的有效方法。以文本预案为基础,根据既定的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在事态发展即时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全面、具体、针对性强的直观高效的应急预案,并充分利用风景区的应急资源,快速准确地明确突发事故类型和位置,使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达到规范化的水平。

本文建立的智能疏导预案系统以预案文本为核心,以预案系统界面为主导,以应急资源为媒介,形成集预案管理、事故预警、预案执行、应急资源统计为一体的智能系统。如图1所示。

(二)预案文本的编制

预案文本是智能预案的核心。城市风景区的应急预案需要具备明确、清晰、有针对性的特点,所以情景分析和风险评估是预案编制的前提。充分利用前文第2节的方法,以及对风景区的实地调研,分析了环湖区域容易发生拥堵的关键区域以及突发事故的风险点。

通过对历史客流统计以及风景区的商业特点得到关键区域。关键区普遍商户集中,客流量较大。针对关键区域的特定事故情境分别制定客流疏导预案。其中按照Fruin服务水平,按照客流密度值,将景区客流拥堵事故分为三级,分别通过不同的预案来执行处置;另外针对局部和全局的突发事故,如火灾、群体事故、爆炸、极端天气等,形成了相应预案。

(三)现有应急资源的集成应用

调查城市风景区应急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实现各类应急资源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协助游客进行智能引导疏散,主要包括数字广播、监控探头、应急标识和消防栓四类应急资源。

通过数字广播系统的接入,获取广播终端的接入状态,控制下辖广播终端的播放,实现疏散广播在风景区大客流常态下的安全引导和应急状态下的安全疏散。

实现客流、车流、水面、夜视等监控探头的接入,实时获取各探头下的图像数据,以及客流探头和车流探头对应的游客和车辆实时统计数据,保证科学有效的智能预警和疏散引导。同时,配置应急标识和消防栓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协助游客进行疏散和应对突发事件。

(四)预案的执行

本文建立的智能预案,在事故发生时,通过一键触发的形式迅速执行,能够提高执行效率。在此,通过风景区XX路段一级拥堵事故案例说明智能预案的执行流程。

1.信息报送

根据客流计数系统统计的实时客流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本预案,通过手机短信方式自动报送至应急指挥中心,值守人员通过调用监控探头应急资源进一步核实,并报送至风景区应急疏散现场指挥部。

2.启动应急疏散广播系统

现场指挥部确认发生拥堵后,启动应急疏散广播系统。对应图2中应急广播点位、编号,各点位应播报的内容按预案分流疏散人群。

3.现场疏导

在启动应急疏散广播系统的同时,疏导工作组的引导人应进行现场疏导,并维持现场秩序,各疏散工作组的疏导方案按预案方案执行,引导人按照图2中的线路,对区域的游客进行有序疏导。

4.其他工作组相关工作

通过短信的方式,告知其他工作组的工作内容:

(1) XX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禁止车辆进入;

(2)在主街道设置医疗救助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

5.应急结束

拥堵疏导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

三、结束语

本文以人群密集、安全管理问题突出的城市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优化和模型计算的方法针对风景区特定的情景制定疏散预案,降低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预案的编制充分体现了“情景-应对-预案”的思路,做到明确、清晰、针对性强。集合风景区现有应急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事故预警、应急处置、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统计和查询等功能的集成,实现了应急预案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预案执行的效率,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尽快恢复秩序,提高了风景区应急管理、预案编制和执行规范化的水平。

上一篇:青春课堂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级中学”篇 下一篇:从工士学位审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