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叶槭在我市绿化中的作用及苗木培育

时间:2022-08-30 08:20:29

羽叶槭在我市绿化中的作用及苗木培育

摘要:本文通过对绿化树种羽叶槭形态及习性的介绍,充分论述了呼伦贝尔市选择羽叶槭作为绿化树种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适应性。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城市绿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呼伦贝尔 绿化树种 羽叶槭环保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1羽叶槭的拉丁名Acer negundo Linn.

1.2羽叶槭的分类地位:槭树科、槭树属、羽叶槭。别名:复叶槭、糖槭。

1.3羽叶槭的形态描述:落叶乔木,高达15至20米。树冠宽阔,树皮黄褐色或灰褐色,浅纵裂。小枝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灰绿色,秋后变紫色,多年生枝黄褐色。冬芽小,鳞片2,镊合状排列,密被灰白色绒毛。羽状复叶,长10-25厘米,有3-7(稀9)枚小叶,小叶纸质,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8-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形或阔楔形,边缘常有3-5个粗锯齿,稀全缘,中小叶的小叶柄长3-4厘米,侧生小叶的小叶柄长3-5毫米,上面深绿色,无毛,有光泽,下面淡绿色,除脉腋有丛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主脉和5-7对侧脉均在下面显著;叶柄长5-7厘米,嫩时有稀疏的短柔毛,其后无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的花序伞房状,下垂,花丝伸长似毛发状。雌花的花序为总状花序,均由无叶的小枝旁边生出,先叶开放,总花梗长,常下垂,花梗长约1.5-3厘米;花小,黄绿色,无花瓣及花盘,子房无毛。翅果,近于长圆形或长圆卵形,无毛;翅宽8-10毫米,两翅稍向内弯,连同小坚果长3-3.5厘米,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角(多数开张角度70度左右)。花期4-5月,果期9月。

1.4羽叶槭的分布:原产北美,近百年内被引入我国。在东北、华北、内蒙、新疆、长江流域等主要城市作为行道树栽培。呼伦贝尔市已有二三十年的栽培历史。

1.5羽叶槭的习性:喜光,稍耐阴,稍耐湿,喜深厚、肥沃、湿润土壤,耐寒性强,在我区生长良好。在暖湿地区生长不良。生长较快。抗烟尘能力强,杀菌能力强。喜肥沃土壤及凉爽湿润气候,耐干冷,耐轻盐碱,耐修剪,速生。很少有病虫害发生。

2.1羽叶槭的园林用途:树冠优美,特别是秋季,树叶金黄色,是理想的庭荫树;耐修剪,也是很好的行道树;根深叶茂,又是理想的防护林树种;由于花期早,花蜜丰富,更是难得的早春蜜源树种。

2.2羽叶槭的环保作用:

羽叶槭对有害气体抗性强,有数据显示,糖槭距二氧化硫、铅的污染源100-300米处栽植表现抗性中等,在经过每立方米4.29毫克二氧化硫熏气8小时后,叶片上出现黄绿斑,每立方米1.59毫克氯气熏气8小时后,叶尖失水萎缩卷曲,并有黄绿斑出现。吸氯气量为1.69克/公斤,抗性较强。此外,对重金属铅,叶片含439.5微克/克未见症状。

净化空气:空气中的氧。成年人一昼夜需要消耗0.75千克的氧气、排出 0.9千克的二氧化碳。不少工厂也往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气中的氧气要及时补充,二氧化碳要不断排除以维持空气的正常组成成分。糖槭的树冠茂密,光合作用效率高,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的量相对多。选用糖槭做绿化树种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须知,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为人类处理掉近千亿吨的二氧化碳。空气中有60%的氧气是由森林、绿地制造的。

防尘。羽叶槭的叶柄及脉腋有着绒毛,因此能拦截、过滤、吸附或粘着悬浮于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据统计,在绿化好的地区,大气含颗粒物的量比非绿化地区大气的含颗粒物量少50~70%。吸滞颗粒物的植物经雨雪水冲洗后,还可以恢复其吸尘能力。

④防风。羽叶槭的树冠阔达,根系较深,是防风的理想树种之一,特别是形成茂密的森林,其防风作用更明显。因树干、树枝和树叶都能阻挡气流前进,所以气流通过森林后速度会减慢。其减弱的程度与树木的高矮、数量与树木的品种以及森林的宽度有关。例如,气流通过120~240米宽的森林时,风速几乎可减到零。

2.3羽叶槭引入我区后的实例简介。呼伦贝尔市早在一九八六年前后,开始引进羽叶槭作为行道绿化树种。其中引入较早的有海拉尔区车站前街、牙克石市林业管理局幼儿园院内、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院内等,目前,已经长成胸径达20-25厘米的大树。并且从没有发生过任何病虫害。另外,在大兴安岭林业学校的苗圃中,也有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的大苗。

3.1育苗及造林方法

3.2种子的采集,首先选择采种母树,要选择生长健壮,株型好,没有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个体作为采种母树,为保证培育良种壮苗把住第一关。一定要等种子成熟后才可进行采集,采集过早会影响种子质量,羽叶槭的种子是在每年的秋季9月份初就会达到生理和形态的双重成熟。所以,每年秋季9月开始采集,由于本种的种子成熟后不易落,因此,采集时间可以适当延长。采种方法选择树上采集法。但一定注意不要破坏采种母树的枝干。由于羽叶槭树干不是很高,一般使用折叠梯比较方便。

3.3种子的调制,不必做特别的处理,采后,首先进行适当的干燥,防止霉烂,将种实放在清洁通风处晾晒,但不要暴晒,以免种实过度失水而死亡,然后简单的揉搓,去掉种翅。

3.4种子的储藏,普通干藏,将充分干燥的种子装入麻袋、箩筐、桶、坛等容器中,置于低温、通风、干燥的普通室内贮藏。

3.5种子的催芽处理,羽叶槭的种子发芽快,不需要雪藏层积或湿沙层积。采用普通的浸种催芽法就可以,由于羽叶槭种皮稍厚些,比较适合的浸种水温是40-50度,第二天换水时,使用不经过加温的凉水即可。实践中,用凉水浸种,效果也可以。播种前3-5天水浸催芽,而且,一定要坚持每天换一次水。

3.6播种,为了防止苗木病害和虫害,在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消毒,有时候,种子消毒也可在催芽前进行。常用的消毒方法: 0.1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30分钟,然后,捞出密封2小时,再用清水清洗干净残余的药液,摊平、阴干;用 0.3%-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4-6小时,或用0.5%高锰酸钾药液浸种2小时,捞出后,密封30分钟,清水冲洗掉残存的药液后阴干,然后就可以播种了。播种量一般每亩5-7公斤,产苗量每亩约一万株左右。

3.7播种方法,常用的播种方法有撒播和条播,条播有分宽幅条播和窄幅条播。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我们呼伦贝尔地区,采用窄幅条播比较实用,虽然产苗量较比撒播少一些,但宽幅条播,通风透光好,苗木生长的营养空间大,更容易获得优良的壮苗。便于除草松土等田间管理,另外,也有利于起苗作业。

3.8苗期管理,没有特别的要求。常规管理即可。

经过多年的观察,羽叶槭在我区的生长情况良好,特别是在去年,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持续的诗句比较长,羽叶槭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大树基本没有冻害发生,仅在苗圃中的部分小苗,由于管理不当,个别的植株出现生理干旱现象。总之,羽叶槭具有耐干旱、耐瘠薄、繁殖容易、生长快,五年内就可以开花结果等诸多优良特性,在我们气候比较干旱且寒冷的呼伦贝尔地区,可供选择的绿化树种比较少的情况下。羽叶槭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绿化树种。

参考文献:

植物资源学--董世林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森林培育学--沈国舫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黑龙江树木志--周以良等编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

姓名 陈胜有 , 男 ,1975年5月出生,

山东省汶上县人,汉族, 大专,林学专业

上一篇: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成因及现状探讨 下一篇:建筑工程设备安装中的过程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