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阅读教学论文

时间:2022-08-30 05:53:20

情感教育阅读教学论文

一、借助多种教辅手段

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情感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语文教师应充分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审美情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实施情感教学。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是架起教学内容与情感的桥梁。巧妙的导语设计,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句名言、一个谜语、优美音乐、鲜艳画面,凭借教师的自身情感,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用情打动感染学生,使之得到真切的情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掀起学生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情境。例如教《胡同文化》时,可以选择北京老胡同的照片,配歌曲《大碗茶》,产生历史沧桑感,拉近与文本情感上的距离,为课文学习作情感铺垫。在教授《紫藤萝瀑布》时,利用多媒体放映紫藤萝的图片和优美的钢琴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对着画面发挥想象,直观感受宗璞笔下独特的紫藤萝,领悟作者情感,阅读主体--学生沉醉在和谐宁静的境界,身心获得欢愉的享受。

二、深入理解挖掘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

1.加强朗读吟咏

根据文章不同的风格,师生采用多种风格的朗读。教师范读,学生反复朗读,有时高亢激越,有时沉缓悲伤,在节奏变化中体验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富有感情的朗读,抑扬顿挫的语调、悦耳动听的声音,展示和延伸作品意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体味文章不可言传的妙处,凭借朗读唤起激情,进入意境,加强情感体验,引起学生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最后一次讲演》要由舒缓低沉平静地叙述,音量逐渐加大、音速逐渐加快,到激动愤怒而咆哮,最后变得满腔自豪,这才符合闻一多先生当时爱憎分明的感情。恳切无比的语气朗读《出师表》才能体味诸葛亮的用心良苦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感。

2.分析探究文本字词句篇

深刻领悟作者情感。语文教材课文包含着深刻的情感,要认真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接触课文,教师应对文本中重点语句反复揣摩详细解析,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情感。高尔基的作品《海燕》一文中,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通过分析让学生准确感受到海燕这一形象,来体会和品味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感受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学生学习课文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真挚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有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患意识,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爱国热情,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让他们的情感得到陶冶,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

三、挖掘深层内涵,巧妙拓展延伸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语文教材中反映的作者思想情感,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使学生深刻理解,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可以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目的。

1.从文本出发

巧妙拓展延伸文学作品艺术的力量,可以愉悦读者,启迪读者,教导人们正确对待现实生活,品味生活,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挖掘教材深层内涵,理解文本情感,以情入理,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比如透过《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忧”“乐”之情明白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情怀;让学生透过《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悲”“恨”之情,领悟其热爱祖国语言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深刻领会作品情境,由情拓展迁移领悟哲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鉴赏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

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培养高尚情操。学完《斑羚飞渡》这一课后,学生已经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感受到了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品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如何和谐共处,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的情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总之,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夏沔尊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如此,我们语文教师有必要强调“情感”因素,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凭借教师自身的情感,去引领学生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才能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才会培养出健康完善的青少年,培养出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我们自己才会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的教育、社会才会进步。

作者:焦巧芳单位:山西芮城阳城中学

上一篇:中药专业学生传统文化论文 下一篇:民族音乐传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