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廊为主题的地域建筑设计分析

时间:2022-08-30 05:02:47

以廊为主题的地域建筑设计分析

【摘要】廊作为一个传承至今的建筑类型和建筑符号,一直被设计师们所青睐,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域特点,在进行廊的设计应用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需求,在充分了解廊的文化和底蕴后再进行相关的设计和建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廊的价值。

【关键词】廊;地域;类型;设计

提起中国的古建筑,大家往往想到的都是亭台楼阁,而廊这个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被广泛应用的因素却被完全忽略。廊的类型多样,对于空间结构的连接、划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的古典园林把建筑、水、山进行了非常细腻的处理,虚实相结合、动静相结合,呈现的是一副山水画的意境。廊处于虚实、动静之中,把那些山、水、建筑进行了合理的连接,布局,体现出了中国的传统思想、美学理念和人文关怀。

廊作为中国建筑的一种常见类型,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依旧广泛。廊是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建筑外观特点和划分空间格局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以廊为主题的地域建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廊建筑的主体思路,企图寻找一种适合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

一、廊的概念和分类

我国古代对廊的记载很多,其中明末的园林家计成在《园冶》中说:“宜曲立长则胜,……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这是对于园林中廊的精炼概括。

廊是指屋檐下的过道、房屋内的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具有遮阳、防雨、小憩等功能。廊是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建筑外观特点和划分空间格局的重要手段。如围合庭院的回廊,对庭院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美化十分关键;园林中的游廊则可以划分景区,形成空间的变化,增加景深和引导游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廊常配有几何纹样的栏杆、坐凳、鹅项椅(即美人靠)、挂落、彩画;隔墙上常饰以什锦灯窗、漏窗、月洞门、瓶门等各种装饰构件。

在建筑理论中将廊按形式分为了直廊、曲廊、波形廊、复廊4种基本类型。从廊的横剖面上来分析,大致可分为四种基本形式: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和双层廊。其中最基本、运用最广泛的是双面空廊形式。

二、廊的作用

廊有着双重性质,一方面将景观不同部分隔开;另一方面又将景观中不同部分连接起来,是一个通道,最显著的作用是运输,它还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廊道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廊道能为某些物种提供特殊生境或暂息地;第二、廊道能增加物种重新迁入机会。

三、以廊为主题的地域建筑案例分析

英国的学者勃罗德彭特(G.Broadbent)将建筑设计分为实效型设计(Pragmatic Design)、类比型设计(Analogical Design)、象形型设计(Iconic Design)、法则型设计(Canonic Design)这四种基本的建筑类型。在当代的建筑过程中对于廊的设计应用主要是第一种与最后两种,实效型是设计施工者按照使用者的要求来选择材料、结构进行设计;象形型是参照已有的建筑,作为模型来进行设计;法则型是按照一定的尺度、模数,遵照既有的法则来进行设计。

(一)古都西安的廊建筑

张锦秋在古都西安进行了一系列的“唐风建筑”创作,在这一系列的建筑中廊的运用具有极其浓烈的传统风味。青龙寺的重建是基于原有的唐代遗址,在设计中参照了唐代的建筑风格,在廊的应用时依山势而见,可以充分感受到唐诗中“红叶满僧廊”的意境。大雁塔景区内的唐艺术博物馆与唐华宾馆建设时充分的利用了大雁塔自身的廊空间来规划布局,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场地,也合理的规划了各个部分的布局。这些廊的运用具有强烈的象形设计色彩。

(二)阳江海陵平章小学的廊建筑

1999年广东海陵岛上建立的平章小学因为用地面积少、亚热带气候条件的限制,在设计中采用了多层叠合的廊道建设,创造了立体化的校内空间。总体的布局结构是由“田”字形的平面格局演化的,充分的体现出廊和墙的关系。纵横两向的“实廊”“虚廊”复合空间创造出了理想化的“廊学校”的空间模型:“虚廊”作为一个开放型的线性的交通空间,为室外活动和半室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实廊”作为线性组合的封闭空间,用作室内空间进行划分。“实廊”的设计采用标准化、模数化的法则型,使得“教师”、“办公室”、“会议室”、“餐厅”等功能可以相互转化。“廊小学”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外廊式布局”、“首层架空”等等设计要点。

(三)北京的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廊建筑

北京的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在设计之初就传递出了“既要反映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水平,……又要适当体现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特色”这一理念。从中选的陈世民设计方案可以看出,在进行平面布局时充分利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门”、“堂”、“廊”来进行功能分区,他把垂直的交通体系及一些设备用房布局在主要功能区的两侧,形成东西向的两条线性辅助空间,好比传统的廊建筑一样,把传统的“门”“堂”“廊”与现代功能进行了全新的组合,把象形型与实效型设计都体现了出来。

(四)成都的自宅室内与屋顶花园的廊建筑

成都地区的气候条件温和、市民的生活方式休闲、安逸,这种大环境使得屋顶花园成为成都住宅建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宅室内与屋顶花园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廊这类线性空间对于内外环境的沟通和融合。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住宅和后花园的布局屡见不鲜,这种设计把“居”和“游”,“出世”和“入世”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但是在布局中,这种住宅与后花园没有明显的界限 ,是一个个不同的建筑部分,是人的活动把它们串联了起来。中国传统的借景手法和空间格局,尽可能的景观都引入建筑的内部,使得在狭小的空间中可以增加空间的层次、从视觉上扩大空间面积。成都的这种源自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充分的体现了自身的空间环境、生活习惯和地域特点,对于我国现代建筑理念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把建筑放在了生活当中。

(五)长春广播电视中心的廊建筑

现代建筑设计中,有一种建筑布局是依据建筑的几何空间性来进行设计的,它是通过几何的空间性质来规划人们的空间需要,在这个类型的建筑体系中,廊的运用被赋予了明显的几何关系。

长春广播电视中心利用廊解决了自身复杂、规模庞大的空间布局,在这个建筑体系中,一条长达120米的玻璃廊道,以其简单、直接的几何特征成为了关键的联系主通道,它把各个功能不同的建筑空间合理、有序的组织起来。宽阔的廊空间结构不仅成为了天然播音区,还为那些使用者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交流、学习、观光的场所。这种类型的廊设计是把是实效型和法则型进行融合而创作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意义。

结束语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建筑中都离不开廊这个元素的应用,不同的廊的设计体现了自身的地域特点,与当地的环境息息相关,同时也体现了设计者的智慧和对于廊这个元素的喜爱,这些喜爱对于廊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进行设计时只有深刻把握廊这个元素的精髓和文脉,才能体现出它的灵动与价值,才能充分挖掘它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程敏,李仁伟,陈伟,孙金坤.廊在地域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12,04:150-152

[2]余斡寒,周波.以廊为主题的地域建筑设计实践[J].新建筑,2012,05:106-109.

[3]王彦杰.解读建筑中的廊空间[D].东南大学,2004.

[4]杨思声.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刘静,(1980.01),女,河北唐山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厦门理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地域建筑设计,特种建筑设计,工业园区规划。

上一篇: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设计要点分析 下一篇:地下转运站圆形平面布置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