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中文化的隐性作用

时间:2022-08-30 03:19:33

汉语教学中文化的隐性作用

摘 要:汉语教学不同于母语教学,有着跨文化交际的特点,语言作为文化交际的载体,本身具有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作为显性手段只是交流的工具,而隐性意义在于文化的传播和认同。在汉语教学中,不仅仅要意识到汉语的交际、沟通功能,还要传授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汉语;教学;文化;隐性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237-02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汉语热不断升温。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和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汉语的有效推广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传播层面上来看,汉语推广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是相统一的:汉语推广中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作为汉语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也需要语言的交流去传播。语言、文字乃至非物质遗产文化,都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也正是吸引外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悠久文化的主要目的。任何语言的习得离不开与之相关的文化因素的滋养,中国传统文化是汉语推广的有效载体。汉语推广要坚持汉语语言教学和文化推广并重,中国在国外设立的多家孔子学院,就印证了这一观点。美国首家孔子学院——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刘全生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时说:“在我看来,孔子学院的职能不仅是汉语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向世界传播和谐理念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1]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来推广汉语,能够使外国朋友在汉语接受上产生明显效果,可以克服汉语学习单调、枯燥的不利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运用汉语推广教学中的文化载体作用呢?首先,要关注外国人学习汉语关注点和兴趣点。语言作为文化传承的媒介,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文化接受的过程,把握学习对象的兴趣所在,更好地使用文化中优秀的因素推广汉语。汉语推广教学与国内语文教学不同,在汉语推广过程中,要弱化汉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爱国教育、政治教育等,强调语言接受过程中的兴趣性和使用的准确性。其次,要提升汉语教师知识结构中传统文化传授的能力。绝大多数国内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中都设置了文化课程,但基本上都停留在概论的层面上,与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只有打破只重语言能力培养的局面,提高汉语教师传统文化的素养,才能更好地推广汉语。再次,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实用技能的载体作用,服务于汉语的推广。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武术、中国绘画、中国饮食、中医药常识及养生等等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通过实践技能的传授使语言教学变得更为简单而直接。孔子学院定期举办中国文化夏令营活动、中国语言文化节、中国民间文艺展、“汉字五千年”巡演、“汉语桥”等活动,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文化作为语言的载体,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任何语言的使用最终必然会落到文化这一载体上,摸索汉语教学中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兴趣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可以克服为了教汉语而教汉语和为了学汉语而学汉语等不利形势,形成教和学双赢的局面,客观上推动汉语的推广。汉语热是语言学习现象上的浅层次表象,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文化的魅力催生了汉语热的兴起,也正是中国软文化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语言和文化的推广,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国情,传达中国人民和谐、和平的理念,以及在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在汉语推广中,语言沟通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沟通过中,从表象上看,语言是直接交流的工具。而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表达的是文化的积淀,因此,把汉语功能分成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显性指简单的交流和对话,直截了当地清楚了表达的目的及意义;隐性指理解了语言或文字的字面意义但尚未达意,而需要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得到满意的答案。前者如“你吃了吗”,显性的含义就是“你吃饭了吗”,作为语句没任何歧义,可是当它作为问候语时,又与中国特定时代的文化相联系,体现了中国作为农耕大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后者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显性的含义被掩盖了,隐性的含义是人多出智慧或者人多力量大。隐性的语言如果只从字面上去寻求就令人费解,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正确地理解了文化才能更好地领会语言的含义。臭皮匠和诸葛亮似乎是对立的,其实在这句话中并没有职业高低的区分,但是要想解释清楚却很难。从文化层面上来看,是代表了两个文化的群体,一个代表着手工业群体,卑微而无知;一个代表着精英群体,高尚而智慧。特别是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成功的形象,成为古代文人智慧的化身,他不再是一简单的个人,而是智慧的代名词。印证了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逻辑思维,同时又有着辩证法的思想,如果不从文化入手,很难正确理解它的真正内涵。

中国方块体的象形文字区别于字母文字,字符本身就是表意的,具备了文化的属性,进而形成了“汉字文化学”。由汉字组成的汉语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汉语的前提要了解中国文化。一般会把文化分成硬文化和软文化,语言和文化是软文化。软文化的传播要靠硬文化的支撑,靠武力和粗暴的推广是行不通的。汉语热的兴起,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强盛相关,但更深层次的是中国曾经辉煌过的文明。中国曾经建立了古老的东方文明,成为东亚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高达发达的物质文化,也即强大的硬文化。祖先将硬文化深深地刻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史上,软文化也深深地刻在了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历史上辉煌的硬文化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的软文化,比如长城、运河、兵马俑、莫高窟、石刻等等,曾经的软文化吸引着世界,推动着汉语的传播,现在和将来的软文化同样有着这样的意义。

历史和文明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记述,既有显性的一面,又有隐性的一面。学习汉语的过程是了解中国历史和文明的过程,简单地了解语言和文字的显性意义是远远不够的。比如:俗语“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这个词语本身与好汉关联性并不强,外国留学生会问:好汉是不是优秀的男人。正常回答是,但肯定不完全准确。女留学生会接着问:我们女人就不用去长城了吧?显然,这不是语言表达的错位,而文化对接的错位,留学生只是简单地理解了语言的显性含义,而语言背后文化的隐性含义没体现出来。这时候语言中文化的隐就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显,甚至已经失去了部分显性意义。至于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意向、意境和审美习惯,其文化意义隐藏的更深。仅仅通过语言的学习,外国人难以理解汉语所承载的隐性文化内涵。

中国的汉字是方块文字,本身构成就带有文化因素。由方块文字构成的文章也同样带有文化的内涵,包括各种文体的特征也融入了汉民族独特的审美方式。即使是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同样包含着传统文化的印记。比如:《三字经》中的起句“人之初,性本善”,就需知道关于中国古代人性问题的讨论。不仅要知道“性善论”是孟子关于人性的核心观点,还需要知道儒家关于人性问题不只是孟子一家,同时还需要知道荀子曾经提出过“性恶论”。在文化的竞争和选择中,“性善论”成为主流学说,也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核心问题。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讲授人性善,难以了解中华文化中关于人性的整体认识,会流于表象化和浅层次。再具体涉及文化的传承和演变,也不是一两句就能讲清楚的。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当然,语言的培养也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但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因素,是汉语对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课题。再比如:传统文化中经常涉及“阴阳”、“五行”等概念,也不是仅仅从文字表面上含义就能让学生彻底理解,这些基本词汇不从文化因素上解决,就很难去教授其他与其相关联的知识,比如中药学中人体的阴阳辩证关系,五行与人体的关系等等。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大多重视语言和文字本身的使用和讲授,而忽视语言和文字中文化的意蕴,导致一些外国学生对一些成语、典故的使用驴唇不对马嘴,在“汉语桥”比赛中选手们笑话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足,只能从文字和语言表面去理解。因此,在汉语教学的课程体系中,要充分安排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文学、历史、艺术等课程,而不仅仅是拼音、文字、口语的教学。因为在文字、口语教学中,无法脱离文化的内涵。语言、文字的教学功能是显性,文化因素的融入是隐性的。

正因为如此,汉语传播中既要关照语言的显,也要重视文化的隐性作用,文化的隐蕴藏在硬文化和软文化的背后。硬文化多指有形的物质文化,就现在而言,吸引外国人的硬文化多是古代的物质文化遗产。比如:长城、兵马俑、敦煌石窟、石刻碑铭、书法绘画等有形物质遗产有着无穷的魅力,不仅吸引着中国人也吸引外国人。包括自然风光、山水景物都有着文化的印记,甚至一些约定俗成的审美内涵已经刻在了人们的心中,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贾桂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等等,看似简单的山水景物,但已经深深地刻上了审美的烙印。在审美对象上,人们在将这些自然山水物质化的同时,更多地融入了文化的因素,成为生活审美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绝大部分自然山水都曾遍布人类活动的足迹,我们正是沿着古人的足迹去追溯历史、追寻文明。无论是国内人还是外国人,对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是一致的。

当历史上的物质遗产等硬性文化蜕变成软文化时,其吸引力并未因此而减弱,相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强。同样,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软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与有形的物质文化等硬文化不同,软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连续性、不可替代性。包括中国民俗、京剧、太极拳、书法、地方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民族化的元素更为浓郁。因其难以复制和替代,只能靠传承,在接受过程中,掌握汉语是学习的重要步骤。言传身教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将语言中隐性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传达出来,让外国人更好理解中国优秀文化的所在,的确是一个艰难的课题。作为汉语传播者,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文化隐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准确使用汉语和汉语表达习惯。传授汉语知识的同时,更重要是文化的传播。语言是通向文化的桥梁,国家汉办举办的“汉语桥”就是很好的例证。

参考文献:

[1]杨晴川.中国传统文化给世人有益启迪——访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刘全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 09-28.

上一篇:基于公益创业的辅导员职业发展趋势 下一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