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大漠的生命赞歌

时间:2022-08-30 12:39:36

胡杨,是沙漠戈壁固有的一种树。春天在塔里木河畔看胡杨,片片胡杨让人的眼睛都感觉清清爽爽,胡杨树用自己的一身绿色让塔里木河、让大漠都生动起来,这绿色一直持续到秋天……两年前,我去了塔里木。正值金秋时节,红黄棕绿的荒漠植被,携着油画里浓重而激烈的色彩向天际延伸而去,那般景致,仿佛就是美国西部大片里独一无二的翻版,我不禁感到惊异,难道说,这个星球上的西部景致都是相似的?是不是西部的风里,都漂流着来自久远岁月里悲怆苍凉的味道?

经过一个空旷、浩渺的沙漠,当一片古老的胡杨林突兀在面前时,那明丽的色彩灿烂得简直令人窒息!经过漫长、耐心地等待,胡杨几乎是将储备了一年的激情在秋天突然迸发,尽情挥洒自己的金色,那是精美绝伦的金色,那是世间无与伦比的金色,每一片叶脉都盛开暖意,每一个枝桠都挂满太阳,无论是塔里木河畔高大的胡杨,还是北疆沙漠深处有些矮小的胡杨,都在这个季节极力张扬着自己的生命色彩,那是一种让人震撼的充满野性的美!金黄色的、金红色的、金棕色的、金紫色的树叶与湛蓝色的天空交相辉映,在滚滚黄沙的衬托下,反差极强,为孤寂荒凉的沙漠带来了盎然生机。

在茫茫大漠戈壁上,总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胡杨树,有的像鲲鹏展翅,有的似猛虎出山,有的如骏马奔腾,有的若龙蛇盘缠……见过胡杨,你会深深地体会到胡杨对生命的渴望与不屈,穿行于胡杨林中,你会惊诧于胡杨的美丽,春天的新绿,夏天的青翠,秋天的金黄,冬天的银装素裹。胡杨的精神就是只要还活着,就要竭尽全力地活,哪怕有一丝生长的机会,都会从根部萌生幼芽。没有水分的时候,它会干枯,当所有的枝条都已经枯萎,它依然努力不让自己倒下,因为它仍然充满了期待,期待奇迹的出现,期待有那么一天,有水分供给它的时候,它会重新让绿色装扮着孤寂的大漠戈壁,于是就有了千年的等候,千年的翘首期盼。当树身干枯到不得不倒下的时候,还是尽量把能吸收水分的树皮贴近那片贫瘠和少水的沙滩,执着地等待着生还的希望,因为树皮是有水分的,当大漠戈壁吸尽它所有的水分,它可以让自己不腐烂,而当奇迹出现的时候,却可以通过树皮吸收尽量多的水分,让自己重新生根发出新绿。

见过大漠戈壁上的胡杨,会带给你许多的震撼,震撼于胡杨对生命的执着,震撼于胡杨那种用坚韧和顽强,使沙漠戈壁生机无限;震撼于胡杨用寂寞和孤独,固守着千年不变的信念;震撼于胡杨用那坚韧的意志,表达着永不言弃的决心。在生命的长河中,在胡杨三千载的生命长河中,人的一生显得何其短暂!胡杨的执着、坚韧和顽强不屈,难道不该给我们人类带来启迪和力量吗?

凭吊罗布泊的胡杨,不能不想起两个人,有如胡杨般刚烈的壮士——彭加木和余纯顺。中科院研究员彭加木,1 5次进疆考察,三次进入罗布泊科考,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揭开罗布泊奥秘。1 9 8 0年6月1 7日在为科考队员找水井时走失……留下了一个永久的谜。余纯顺,被称为“中国的托马斯”、“当代徐霞客”,是当今中国一位罕见的传奇人物。他自1 9 8 8年7月1日起,克服千难万险,风餐露宿,跋山涉水,8年间走访了3 3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地,完成了5 9个探险项目,于1 9 9 6年6月像“倒下的铜像”,不幸在罗布泊遇难。他留下一本遗著《余纯顺孤身徒步走》,该书还附录了他在罗布泊遇难前最后的五篇日记,日记中多次提到“枯死千年而不倒的四周皆是的胡杨树……”每当想起两位壮士、想起新疆的胡杨林,总有一句令人荡气回肠的古诗在耳畔响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我不再匆忙取景按快门,而是收起相机,缓缓地从东走到西,从南走到北,向每一棵胡杨行注目礼。置身胡杨林,一棵棵胡杨或枝叶繁茂、欣欣向荣,或枯枝断木、苍凉悲怆……它们在荒漠之上奏响着生生不息的生命赞歌。

上一篇:青岛 别样的海滨明珠 下一篇:古代玉器的时代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