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的“旋风小子”,拿国际金奖替恩师圆梦

时间:2022-08-30 10:44:37

抖空竹的“旋风小子”,拿国际金奖替恩师圆梦

能将爱好变成工作,这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2013年3月8日上午,头天刚从上海回到洛阳的巴建国,在众多师兄和师姐的陪同下,搀扶着师母,一起来到他的师父、空竹大师李浩信的坟前,连磕了三个响头。

“师父,我回来了,我终于实现了您的遗愿,替您把国际金奖拿回来了!”说这话的时候,小伙子俊朗的脸庞上,已挂满泪痕。那一刻,春风和煦,春草不言,怀念的泪滴,洒满了矮矮的坟头……

1.妈妈力排众议,学习练功两不误

1986年12月25日,巴建国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涯河区马坡村,爸爸妈妈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都希望他好好读书,将来能做个“公家人”。

是空竹改变了巴建国的人生。

1995年9月的一天,下午放学之后,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巴建国背着书包到操场上玩,发现一个十五六岁的大哥哥正在那儿抖空竹。那是巴建国第一次见识抖空竹,当时就被迷住了。

第二天下午放学后,巴建国叫上几个同学,说让他们到操场上去开开眼。看了大哥哥的表演,几位同学也跟巴建国一样,连声称奇。

后来,他们知道大哥哥叫张耿。他们还知道,村里有个叫李浩信的伯伯,是远近有名的空竹大师,张耿的绝活就是跟他学的。

“我们也想学,可不可以?”巴建国忍不住问道。“当然可以!我师父可好了,谁想学,他都教,而且还不收钱。”

别看巴建国小,却很有主见,他联络了十几位同学,在一天下午放学之后一起找到李浩信家,要拜师学艺,年过半百的李浩信一口应承下来。从那时候开始,每天放学之后,巴建国就跑去跟师父练上一阵。

巴建国他们拜师学艺的事,很快就传到了家长们的耳朵里。一些家长担心他们丧志,坚决不让孩子再往李家跑,巴建国的爸爸也曾没收过他的空竹和绳子。就在他无助之时,妈妈站了出来,问他:“你真能保证不影响学习吗?”“能!”巴建国答道。妈妈笑了:“那好,妈相信你!以后再有人反对,妈替你挡着!”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别的孩子可能将抖空竹当成了玩耍,他却视作正事,这使他很快就从同龄人中崭露头角。初中和高中,学习任务繁重,巴建国依然没放弃这一业余爱好,遇有节假日,总要跑去找师父“补课”。

巴建国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在学校,他一直都是尖子生;抖空竹,从高中时起,他就跟师兄张耿、师姐李莉—起,被称为洛阳空竹“三剑客”,他自己也有了“旋风小子”的美名……

2.师父重点栽培,临终前吐露心声

2005年,巴建国以优异的成绩被河南农业大学录取,成了该校计算机信息科学专业的一名新生。临去郑州报到的前一天,李浩信拿出一个亲手制作的空竹,当作礼物送给了巴建国,对他说,既然爱上了这个有益身心的技巧项目,就要坚持练下去。

2006年五一期间,巴建国跟师父、师兄师姐们在洛阳举办了三场义演。最后一场演完回村的路上,李浩信竟破天荒地跟徒弟们谈起了自己的往事。他说,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年轻时空怀一身绝技,却没遇到为国争光的机会。“抖空竹不是杂耍,它是一门国技。你们赶上了好时光,一定要争取到世界大舞台上去展示展示,要是能拿个金奖回来,也算替师父圆了个梦!”

巴建国说,在此之前,他只知道师父功夫了得,没想到他竟怀有如此大梦。“我们都说,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替师父圆梦!”

2006年6月22日,61岁的李浩信突发心脏病离开了人世。噩耗传来,巴建国连夜赶了回去。跪在师父遗体前,想起师父上个月提到的那个梦,20岁的“旋风小子”一时百感交集。“我一下子成熟了很多,再带大家一起训练时,就总感觉心里多了些东西。”

3.走进杂技世界,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巴建国跟师兄张耿应邀参加了央视的《挑战群英会》节目,兄弟俩挑战隔墙抛接空竹并挑战成功。2010年10月8日,巴建国走进了北京杂技团的大门。几套动作表演下来,团长当即拍板,跟他签了三年合约,让他既当演员,又当教练。一个多月后巴建国才知道,当时,在全国所有杂技团里,抖双轴空竹的大有人在,像他这样抖单轴空竹的,却没见过,团里签下他,等于为杂技界注入了新鲜血液。

能将爱好变成工作,这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巴建国碰上了,也非常珍惜。从那之后,登台表演,他总能赢得满场喝彩,带徒授课,也兢兢业业,很快,“旋风小子”就成了杂技舞台上的一块金字招牌。

4.国际舞台夺金奖,告慰师父在天之灵

2012年4月上旬,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准备,巴建国通过电子邮件和特快专递,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文字资料和视频,寄给了法国“明日世界杂技节”组委会。“两周后,收到了组委会的电子邮件,通知我准备参赛。”

法国“明日世界杂技节”,与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齐名,是世界顶级赛场,每届只邀请20多个节目参赛,能获得参赛资格非常不易,要获奖就更难。在此之前,中国已连续三年无缘这一奖项,当年选送的两个节目,也已被组委会毙掉,没想到以个人名义报名的“旋风小子”却接到了参赛邀请。

消息传出,上海杂技团团长亲自跑到北京,力邀巴建国到上海去发展。巴建国被感动了,五一过后,他赶到上海,签了3年的演出合同。

2012年6月底,“明日世界杂技节”组委会专门派人员到上海,现场观看了巴建国的表演,当面正式邀请他代表中国参赛。上海杂技团组建了一个精干团队,根据巴建国的身体和动作特点,专门创作了一个名为《舞空竹》的节目。接下来的几个月,巴建国几乎天天都将自己关在排练厅里,与指导老师和搭档一起,排练、修改,再排练、再修改。“直到启程飞往巴黎的前几天,我们的节目才最终定型。”

2013年1月24日,第34届法国“明日世界杂技节”在巴黎正式拉开大幕。共有法国、美国、俄罗斯、中国等17个国家的25个节目参加了比赛。

比赛共进行了两轮。《舞空竹》被安排在B组倒数第三个登场。琵琶声响起,巴建国一身侠客打扮,背着竹篓、戴着斗笠,动作洒脱地一上场,就引来了一阵掌声。

在婉转的琵琶声里,他先表演了各种高难动作,抖着抖着,竟出人意料地摘下头上的斗笠,当成空竹舞了起来……外国同行哪见过这种绝活,一阵瞠目结舌之后,便毫不吝惜地奉献掌声。比赛结束,《舞空竹》以空灵唯美的意境和精湛动人的视觉效果,毫无悬念地获得了金奖。

载誉归来,巴建国又应邀赴加拿大巡演了15场。从加拿大归来,难得有几天假期,他便于3月7日回到马坡村,8日到师父坟前跟恩师说说知心话……

摘自《华西都市报》2013年4月11日

上一篇:无字的明信片 下一篇:生活在草木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