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外用于治疗肛肠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时间:2022-08-30 10:02:37

活血化瘀法外用于治疗肛肠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 对活血化瘀法外用于治疗肛肠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抽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接诊的276例肛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8例,对照组予以1:5000的高锰酸钾擦拭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予以活血化瘀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0.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高锰酸钾;桃红四物汤;肛肠科疾病

肛肠科疾病主要是指消化末端发生疾病,比如说痔疮、肛瘘等,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其主要使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及物理疗法。活血化瘀法属于中医的特有疗法,在肛肠科疾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其作为治疗肛肠科疾病的一项重要疗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1]。本文就对活血化瘀法外用于肛肠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接诊的276例肛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医病症专断疗效标准》[2],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妇女;②有其他重大系统疾病者(如肿瘤、肝肾功能不全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38例(男50例,女88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33.2±1.8)岁;痔疮72例,急性期肛裂43例,肛窦炎23例;观察组患者138例(男76例,女62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42.3±2.6)岁;痔疮90例,急性期肛裂15例,肛窦炎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本组研究目的,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1:5000的医用高锰酸钾(KMnO4)溶液外敷于患处,1~2次/d,15min/次,持续外敷2个疗程,1疗程为1w。

观察组:予以患者桃红四物汤加味外敷治疗法。药方组成:桃仁、当归、血竭、红花、生地各20g,五倍子、苦参、赤芍、地榆、川穹各15g;以文火煎,30min后待汤药温度适合时外敷于患处,温度衡量要以肛周围皮肤适宜为主。外敷1~2次/d,持续15min/次,观察2个疗程,1个疗程为1w。

1.3疗效评价标准[3] ①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排便顺畅且无疼痛感;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趋见消失或有明显改善,疼痛、便血、红肿现象有明显改善;③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稍有改善,疼痛、便血、红肿等只有一项消失;④无效:患者临床体征、症状无改善甚至更加严重,需转为手术治疗。其中,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0.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肛肠病与血瘀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属于人们特有的常见病症,或因气虚、或因血热,都与血瘀有关,其临床表现为糜烂、坏死、水肿、炎症等,常见症状为疼痛、便血、部有物脱出、腹泻、排便困难等。其中女性患者发病率极高,一般集中在23~45岁,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肛肠科疾病的发生是有诸多因素造成的,主要可分为内因及外因两大类。其中,内因包括生理因素、遗传因素或者先天性疾病;外因主要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排便习惯或职业性因素[4]。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药学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在本次研究中以中药汤剂桃红四物汤外敷治疗观察组肛肠疾病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方中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可以有效抑制抗血栓的形成,同时又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起到抗炎作用;桃仁可抗血栓的形成,抗炎、抗敏;红花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与桃仁一起用可起到良好的祛瘀活血功效;当归养血、散瘀血,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川穹则起到解除痉挛、止痛的作用;诸方合用,可一同起到活血祛瘀、通便、解毒、消痔的根本目的,使肿痛得到环节,达到治疗功效[5];同时,由于使用中药汤剂通过药液热力予以外敷,促进肛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活血散结之功效,因此对患者无任何毒副作用。

综合上述,使用活血化瘀法用于治疗肛肠科疾病患者,其操作简单易懂、经济实用,疗效确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白奇连.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与体会[J].北方药学,2011,08(8):96-97.

[2]成秀明.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6):814-815.

[3]玄权哲.益气活血润肠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C]./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与学术研讨会暨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311-314.

[4]刘伟华.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5):818.

[5]邓泽潭,王学莉.活血化瘀法在肛肠科疾病应用的疗效观察[C]./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十四次全国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12:90-91.

[6]秦建峰,李荷英,秦俊华.部手术后尿潴留212例原因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2006(11).

上一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早期诊断胎盘早剥... 下一篇:探索门诊注射室护理中护患沟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