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30 09:42:28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亲身体验和探索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情景自主探索

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教学中的“高投入、低产出”说明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建构的学习;倡导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能力。“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亲身体验和探索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那么,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如何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对于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激发了我对此问题的关注,如何摒弃虚假,追求真实自然,达成共同发展,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主旋律。

一、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初中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它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把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发展寓于素质教育之中,不断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活动是双边互动的活动,要有教师和学生的两个积极性。学生是否能够成才,虽然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最根本的或者说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学生自己。所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1.认认真真地备好课

这是搞好课堂教学,开展有效教学的坚实基础。备课,从宏观上来理解,教师必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知识储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从微观上理解备课,就是必须吃透教材,把握知识体系、理论框架结构,要做到层次分明、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对每堂课要讲的基本理论(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对于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等,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交待清楚,使学生听后能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备课还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善于总结分析,让课堂的内容系统化、完整化、形象化,以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有些教师照本宣科,讲课和念课本差不多,完全没有起到“教”的作用。二是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要求,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真诚地互通信息,双向交流,才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

2.用心讲好每一堂课

这是搞好课堂教学,开展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要对所传授的知识负责,都要对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学生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以充沛的精力忘情地表达自己对所要讲授的知识的理解,才能够用渊博的知识和情感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教育学生,产生良好的课堂效应。这不仅仅是对老师的精神状态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师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二、建构温馨的育人氛围

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多方面的问题,而如何建构师生之间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育人环境,营造师生教学“温馨共同体”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期望通过教师富有创意的实践和探究,建构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情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1.平等对话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是指他们之间简单的狭隘的语言谈话,也是双方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使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当然,数学课堂教学要在师生之间完全实现平等对话是不现实的,但以这种理念来改革当前的师生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2.相互尊重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独立的交往主体师生之间应该做到相互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就会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就绝不会轻易棒杀与自己教学思路不一致的笨拙的奇想怪想。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之一,也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必考课,因此深受学生和教师的重视,但数学课却因其结构严谨、理论深奥、题型多变,使师生普遍感到难教难学,这就促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常年不懈地努力探索数学教学新方法,不断思考提高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而在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是前提,趣味性与知识性的自然融合才是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怎样才能寓趣味性于知识性之中呢?

在多种多样的数学教学方法中,趣味性与知识性的自然融合可以给学生以愉快的求知情境;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加深理解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首先,要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融入实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授抛物线时,就可以找一个非常具有美感的类似抛物线形状的山谷图片让学生观看,再引入抛物线的相关知识,这样就可以使数学与生活中的现象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一下就拉近了与数学的距离;其次,展现数学美,创设求知佳境,使学生在乐趣中掌握所学知识。同学们正处在“花季”的年龄,他们对美的追求尤为强烈,虽然他们还不能真正理解数学美的深刻内涵,却也能区分178954236和123456789两个数列中后者的美感,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如何鉴赏数学美,提高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这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数学美的欣赏,强烈地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角度、多层次充分挖掘,精心创设一个充满数学美的求知情境,使学生不断提高鉴赏数学美的能力,同时把解决数学难题的探索过程,视为极大的乐趣,在乐趣中掌握所学知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坚守平凡,以德育人 下一篇:对国土资源听证的思考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