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戏曲在台湾

时间:2022-08-30 09:14:33

外省戏曲在台湾

【摘要】1949年前后,一批祖国大陆的京剧、豫剧、昆剧、越剧曲艺术家和票友因不同原因来到台湾。他们把不同的戏曲带进台湾,使当今台湾的戏曲舞台,除了闽南歌仔戏、闽西客家戏(采茶戏)等富有闽台地域特点的戏曲外,还有许多外省戏曲,并已为台湾戏曲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外省;戏曲;台湾1949年前后,一批祖国大陆的戏曲艺术家和票友因不同原因来到台湾。他们把不同的戏曲带进台湾,不仅使台湾的戏苑更加丰富多姿,还得到台湾观众的认可和喜爱。现择其主要剧种陈述如下。

一、京剧在台湾

1948年底,顾正秋的“顾剧团”应永乐戏院经理之邀,前来台湾做一个月的演出,后因观众反应热烈而留在台湾,被称为“京剧在台奠基者”。之后,陆续加入“顾剧团”的名角,不少是在大陆就有名声的一批京剧艺术表演家,他们以个人身份来台,如戴绮霞、李同春、赵君麟等人。顾正秋曾拜梅兰芳为师,并得到张君秋、黄桂秋等名家亲授,有“顾派独家唱法”的美称。顾女士以“流派传人”的身份定居台湾,对正宗的传统京剧在台湾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顾剧团”演员水平齐整,将生旦净丑各种流派、唱念做打各种表演,全面地展示给观众,使台湾观众知晓京剧。剧团解散之后,主要演员如胡少安、李金棠、刘玉麟、张正芬、周金福、于金骅、王克图、侯佑宗等都转为军中剧团,成为台湾京剧界的重要演员,有的成为琴师和鼓佬,有的还担任教学工作,认真做好传、帮、带,培养了一批台湾的京剧人才,为台湾人进一步认识京剧,做出了自己的努力。[1]217此外,1950年成立的“大鹏国剧队”,其主要演员大都出身于北京“富连成”、“荣春社”、“鸣春社”、“北平戏曲专科学校”等北方著名科班,如老生哈元章、武生孙元彬、花脸孙元坡、小花脸马元亮、小生朱世友、小花脸董盛村、武净赵荣来、老生马荣祥、小生马荣利、花脸张世村、小花脸王鸣兆、武生王永春、武丑李金和等,这些演员功底扎实,演艺精湛,见识广博,不仅让台湾人欣赏到高水平的京剧,还带出台湾本土的一批京剧演员,后来被称为“小大鹏”。

外省人将京剧带到台湾,使京剧成为台湾大戏的经过,还与台湾军中剧团关系密切,正如台湾有关书籍所记:“一九四九年之前,许多名角随政府军队来台,后来成为军中师团级剧团主干,如伞兵‘飞虎剧团’、‘百韬剧团’及‘劳山剧团’等。而‘大宛剧队’、‘干城剧队’(中部)及‘龙吟剧队’(南部)则非常活跃,著名的‘大宛剧队’是由名武生李桐春合并‘百韬剧团’与‘虎啸剧团’而成。一九五年成立空军‘大鹏国剧队’,由于其规模健全,对日后台湾京剧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海军的‘海光国剧队’于一九五四年成立;一九五八年又成立陆军‘陆光国剧队’;而联勤总部的‘明驼国剧队’则于一九六一年成立。”[2]96

二、豫剧在台湾

台湾豫剧团的最早组建,与来台外省军人的喜爱有关。大陆豫剧的表演人才于1949年随军队来台,最早演出是1950年元旦。当时台中平等里眷村中举行晚会,杜玉柯集合一批爱好豫剧的外省籍空军官兵和眷属,安排演员演出《辕门斩子》。因颇获好评,空军7441部队以此为班底组织豫剧团。同年,高雄凤山的陆军206师617团演出了《南阳关》等一批河南梆子剧目,因造成轰动,遂成立了《中原豫剧团》。之后,一些在大陆早己成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来台后纷纷加盟军中豫剧团,使豫剧的表演水平大为提升。如1951年,被称为豫西调之首的演员毛兰花来台后加入空军业余剧团,大大提升了该团的实力。毛兰花在1940年已在大陆成名,以“哭得好”为人所称道,曾与“唱得好”马金凤、“舞得好”徐艳琴、“长得好”阎立品并称“四好名旦”。在大陆被称为“全才旦角”美称的张岫云于1953年从越南来台,在军中成立了“飞马豫剧队”。许多大陆来台的豫剧演员成为台湾豫剧薪火相传的重要骨干,正如有关文献记载:“河南梆子之传来台湾,系民国三十八年岁杪,黄杰将军率国军退据越南富国岛,军中有豫剧名伶张岫云,乃与同好组织克难式的‘中州豫剧团’推行军中康乐活动,四十二年随军来台。编入海军陆战队,乃以‘飞马豫剧队’命名,以张岫云的丈夫李久涛任队长。当时该队经费不足,‘行头’甚差。由豫省热心人士张金鉴、孟昭瓒等出面,为之捐募三、四万元,以供购置行头之用,基础始告稳固。该队为培养人才,先后招考学生班,其中王海伶、李海雯、刘海燕、刘海霞、王海云、刘海天、郭海珊、万海蛟、余海楼等,都是早期毕业的学生,皆成为今天‘豫剧’中的佼佼人材。”[3]119张岫云在台湾演出的剧目不下百余出,几乎是场场爆满。如1956年在台北环球戏剧公演时,一张黄牛票叫价70元,而当时张岫云月薪尚不足两百元,可见豫剧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张岫云等外省籍豫剧表演艺术家还培养了台湾本土第一代豫剧科班学员,其中最有名的如1952年出生的台湾姑娘王海玲,她继承了老一辈艺术家的传统,唱了四十多年豫剧,亲身见证了豫剧抽离河南原乡后在台湾发展的历程,并推陈出新,无论是传统老戏,还是新编大戏,都挥洒自如。1985年,台湾河南同乡会举办了一场“加冕典礼”,册封王海玲为新一代的“豫剧皇后”,原豫剧皇后张岫云晋升为“豫剧皇太后”,并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届民族艺术薪传奖。

在外省人和台湾本省人的共同努力下,豫剧在台湾从军中休闲活动转向社会普通百姓的娱乐生活,豫剧在台湾,从仅仅为了抚慰中原乡愁,逐渐蜕变为台湾表演艺术的重要资产。正如台湾学者所言:“1980年代以前,台湾豫剧最大宗的支持者,就是军队和同乡会。演、职员也多来自河南。但1990年代以后,豫剧的观赏大众,已经转为学生和文艺爱好者,演员更是老成凋零,新人辈出。后继之人,无一不在台湾土生土长。‘豫剧皇后’王海玲,名义上虽是湖北黄陂,然实为台湾人。队长韦国泰,是道地的高雄人。演员伍海春及武场领导高扬民,则是原住民;分别出自阿美族、邹族。仔细检视现今的国光豫剧队,竟无一个河南人。‘族群融合’在这里,显然不是口号。”[1]330目前在台湾流行的豫剧选集有《杨金花》、《精忠报国》、《智破双龙谷》、《四代请缨振国威》等。

三、昆剧在台湾

1949年,一些外省籍的昆曲曲友随的败退来到台湾。出于对昆曲的热爱,这些曲友到台湾不久,就开始举办曲会。1949年9月,由陈霆锐、徐炎之、周鸡晨三人发起昆曲第一次曲叙,以“同期”为名,其后每两周举行曲会一次,至2004年,己持续举办五十余年,超一千三百余次。特别是建会之初,曲会在各曲友的家中举行,后来才辗转到有关单位的堂所举行。除了“同期”曲社外,1951年,一些外省籍的曲友如夏焕新、焦承允、王鸿磬等又组织了“蓬瀛曲集”,每周活动二次,与“同期曲会”隔周交错举行。这两种曲会的活动内容,除了清唱和学习身段外,还举办公演活动。曲会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昆剧在台湾的传播和影响,如20世纪50年代初期,台湾不少大学、中学成立了昆剧社团,其指导老师多为这两个曲会的骨干成员。如常在多所学校的昆剧社团担任指导的徐炎之,当年曾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不仅经常参加北京曲社的各种活动,还得到吴梅、王季烈、刘凤叔、溥侗等昆曲名家指点,在南京任职期间,曾参加“公余联欢社”,并灌录了昆曲唱片。徐炎之与夫人张善芗来台湾后,致力于昆曲的普及,除主持曲会活动外,还到多所学校指导昆曲社团的活动,曾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届民族艺术薪传奖。其指导的各高校昆曲弟子,曾于1987年徐氏90岁时,成立“水磨曲集”,不定期举办公演活动,并在各高校中指导昆曲社团,以传承、推广昆曲。[1]527-528

此外,1949年迁居台湾的京剧演员,无论是在民间剧团,或是军中剧团,都演出了多出昆曲剧目,京剧团在演出时常以《天官赐福》、《封相》等昆腔戏为开场戏,以图吉利。据魏子云先生整理,台湾的京剧团演出过的昆曲剧目,武戏有《安天会》(花果山、蟠桃会、偷桃、盗丹、闹天宫)、《水洞》、《火焰山》、《金钱豹》、《哪吒》、《扈家庄》、《岳家庄》、《通天犀》、《界牌关》、《状元印》、《单刀会》、《芦花荡》、《祥梅寺》、《宁武关》、《盗仙草》、《盗库银》、《水漫金山》、《挡马》、《夜奔》、《探庄》、《挑滑车》、《艳阳楼》;文戏有《春香闹学》、《游园惊梦》、《拾画叫画》、《佳期》、《拷红》、《思凡》、《下山》、《乔醋》、《跪池》、《秋江》;吹腔有《贩马记》(哭监、写状、三拉、团圆)、《百花赠剑》、《汉明妃》。

总之,外省籍的大陆曲友对台湾昆曲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台湾研究昆曲的学者洪惟助、孙致文所言:“1949年以后,随着大陆曲友来台,昆曲不但在曲社传唱,也开始扩及到各大专院校。1991年‘昆曲传习计划’开办后,不但使台湾传统戏曲爱好人数逐年增多,更培育出昆曲唱曲、吹笛人才与专业演员。在此基础上成立的‘台湾昆剧团’,则象征昆剧不但己在台湾扎根,且已日渐成长。”[1]534

四、越剧在台湾

越剧在台湾的传播,与浙江籍的外省人关系密切,“越剧的传来台湾,当然要归功于随军来台的康乐单位,它能够在台不断的演出,更是爱好越剧的浙江籍人士大力提倡的结果。”[4]294

1950年,随着军队从浙江的舟山群岛败撤台湾,军队中的“风虎越剧队”也随军来台。开始在军中演出,后于1953年离开军中,在台北市红楼剧场公演,剧团也改称“越风剧团”。《中华日报》1953年8月19日刊出的广告词称:“21日起,敝团特色,美丽女子演技精髓,苏杭服装时式崭新,新腔唱词,道白新颖。”名震一时的演员中,有被称为“越剧皇后”的吴燕丽、被称为“越剧皇帝”的朱凤卿,当时的名伶还如:小生李琴飞、葛少华、邵赛君、陈淑华,老生宋天飞、鲍成芳、徐艳琴,丑角喇叭花,旦角魏水红等。演出的剧目如:《原来你是假女婿》、《新白蛇传》、《悔之晚矣》、《风雨之夜》、《凋落奇花》、《洛神》、《烈女救父》、《错爱》、《新木兰从军》、《父子登科》、《孤女魂》、《四香缘》、《杀错》、《苦海花》、《八仙庆寿》、《一盆花》、《新十三妹》、《孟姜女哭倒长城》、《百花台》、《梁山伯祝英台》、《贩马记》、《三凤缘》、《风流天子》、《梅妃》、《钗头凤》、《西厢记》、《红娘》、《清宫秘史》、《林黛玉》、《小白菜》等。至60年代,外省来台的最有代表性的演员为1944年出生于上海的周弥弥小姐。她来台后,于1952年进入大鹏剧校,18岁起正式登台演唱,致力于越剧在的传播,曾于1989年获美国颁发的“亚洲杰出艺人奖”,“她不仅是台湾越剧的代表者,也是越剧的推广者,更是越剧的传薪者。……她最终的目的是:‘以越剧感化人心,以越剧陶冶性情,以越剧教育民众,让越剧无远弗届。’”[5]183当前在台湾流行的越剧选集有《陈圆圆》、《兄与弟》、《李亚仙与郑元和》、《杨娥》等。

正是因为外省戏曲的传入,使当今台湾的戏曲舞台,除了闽南歌仔戏、闽西客家戏(采茶戏)等富有闽台地域特点的戏曲外,还有许多外省戏曲,并已为台湾戏曲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解、把握外省戏曲的传入过程,对于进一步全面认识台湾戏苑,应该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陈芳主.台湾传统戏曲[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2004.

[2]林茂贤.福尔摩沙之美:台湾传统戏剧风华[M].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中部办公室,2001.

[3]刘振鲁.当前台湾所见各省戏曲选集(下册)[G].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2.

[4]刘振鲁.当前台湾所见各省戏曲选集(上册)[G].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2.

[5]莫光华.台湾各类型地方戏曲[M].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9.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下一篇:魏晋南北朝士人绘画对漆器描金工艺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