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中考作文试题与解析

时间:2022-08-30 08:42:47

福州中考作文试题与解析

【真题回放】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所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600字。

【试题解读】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考题很贴近考生实际。初中生成长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无论身处校园、社会还是家庭,学生们都是在不断地尝试中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成长离不开尝试,尝试也促进成长。

审题时要把握两个关键词:尝试和成长。首先,要认清什么叫尝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历史,会碰到无数的第一次,但“尝试”不仅仅是第一次,还要求是有意义的、主动的,要揭示出对自己成长的意义。所以,“尝试”应理解为第一次主动地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其次,要明确成长的内涵。成长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是心灵、思想、精神等方面的成熟,指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一面。题目中的“在”字强调的是一个过程,要把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展现出来。

审题之后,下一步就要结合自身的生活和体验来选材。我们从咿呀学语成长到十五六岁,一定经历了许多人生的第一次。既然有无数可以选择的事件,那么就要选取对成长有深刻影响、能震撼心灵的经历。“在尝试中成长”可以是在挑战面前勇于尝试,成功则收获自信,失败则反省不足;一成不变的日子里可以换一种活法,发现生活里的惊喜;与父母的冷战,与同学的误会,试一试换位思考,发现爱是需要尊重和理解……可以是反面的教训,也可以是正面的收获。

写作时要注意体现鲜明的文体特征。如果选择写记叙文,要抓住成长这根主线,注意写出“尝试”的具体过程及心理变化,以及从中得到的成长感悟。如果选择写议论文,要论述“尝试”与“成长”之间的紧密联系,观点明确并有一定深度,要能够引经据典、谈古论今。生活中充满尝试,只有从平凡尝试中挖掘不平凡的体会,关注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才是作文之道,也是人生之道!

【考场佳作一】

在尝试中成长

福州一考生

不知从何时起,喜欢一个人独坐在窗下,守着一片晕黄的灯光,泡一杯淡淡的清茶,耳边回响着琵琶曲《平沙落雁》那广阔、平静的乐声,脑海中构造一幅色彩淡雅的水墨画。我一心想着永远抛开人世间的烦恼,生活在这安静、祥和的意境中。

但是,我忽然意识到,我竟是何等天真,人作为世间一匆匆过客,应留下些证明自己曾经无悔地活着的东西,不应该让自己的人生如同一张白纸,一无所有。拿起画笔,我要尝试着给生命的白纸涂抹美丽的色彩,让自己快乐地成长。

红色?红色是世间最耀眼的颜色,它代表了激情与奋进。粉红的朝霞,飘扬的旗帜,燃烧的火焰,沸腾的热血,无不激荡我青春的潮汐,高扬信念的风帆。

我握紧画笔,但又放了回去。我看到窗外那茸茸小草,那明亮的绿色直扑入我的眼睛。对,绿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颜色。四季常青的松柏、刚出土的嫩芽、挂在枝头未成熟的果实都是绿色的,我要让我的人生充满绿色。

但是,我的基因在提醒我,我是中国人,黄皮肤的中国人。我的手、脚、脸都是黄色的。黄色,黄河的颜色,是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养育了十三亿的中华儿女,给了我们顽强不屈的性格和奋进不息的毅力。

我抬头一瞥,看到墙上挂着图画,上有一望无际蓝色的大海。天空、大海都是蓝色。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为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我难道不想拥有这宽容、豁达的蓝色吗?

我拿起画笔,挥洒自如,将奋进的红色、充满生机的绿色、自强不息的黄色、豁达的蓝色、纯洁的白色,编织在那“像雾像雨又像风”的透明色中,于是我的心中升起一道绚丽彩虹。是啊,人生本就多姿多彩,只要我们敢于尝试着去描绘,我们的人生就会拥有各种色彩。

人生是那么的短促,也不尽完美。一个故事,留一点遗憾,那是让人反省的动力;一幅图画,有一两处不足,那是让人思考的空间;挫折、失败固然残酷,但都是生命的本色,只要手握画笔,尝试着在人生的白纸上描绘出多彩的图画,我们就能够快乐地成长!

点评:

本文在立意、构思、表达等方面都值得称誉,确是一篇考场上乘之作。

内涵深刻。文中“在尝试中成长”不是具体而微的,而是由对人生的认识感悟而阐发的――人生短促又不尽完美,应“尝试着在人生的白纸上描绘出多彩的图画”,进而“快乐地成长”。意境深邃,耐人寻味,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构思精巧。开篇描写一种“安静、祥和”的生活氛围,继而笔锋一转,发出人生不应如同白纸的慨叹,自然而然地引出“要尝试着给生命的白纸涂抹美丽的色彩,让自己快乐地成长”的主题。主体部分巧用象征手法,赋予不同色彩以特殊的意义,思路开阔,联想自然。结尾以精练的笔法再次点明题意,强化中心。

表达灵活。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为一体,叙写得体,议论深刻,蕴涵哲理,感情朴实、真挚,使读者在欣赏其语言功底的同时,又感受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考场佳作二】

在尝试中成长

福州一考生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十分坐得住的女孩,然而却有一件事能使我文文静静地坐上半天,那就是女红。

记得小时候看到外婆织毛线,我就叫嚷着要尝试,于是两根针在我手中笨拙地穿来穿去,一天下来,毛线被我织成了一条长长的却是毫无用处的带子;连妈妈钉纽扣的动作都能引起我尝试的浓厚兴趣,我至今还珍藏着儿时尝试的杰作――整齐地钉着八颗各式各样扣子的一块小方布。

很多年过去了,我的这种尝试情结依然如故。有时走在大街上,看见路边那充满情调的小店里挂着琳琅满目的可爱的手工艺品,我总会停下脚步,踌躇很久,细细欣赏,羡慕不已,总希望自己也会亲手编织。这学期开学时,我有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能够重新选择艺校班,我毫不犹豫地在“中国结班”上打了一个钩儿。

艺校课上,老师对中国结的历史娓娓道来,为我们展示中国结的图样,我这才了解中国结的编法竟有那么多种,每一种都蕴涵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老师拿出了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的丝线,边发给我们边说道:“我们今天就从织纽扣结和编和平结开始学习。”老师为我们一遍遍演示了编织过程。她熟练地用打火机烧了一下线头并接好,又把线套在一只手指上,另一只手捏着线头灵巧地在手指间穿梭,不一会儿就织好了一个滚圆的纽扣结。此时,我不禁跃跃欲试,学着老师的样子用打火机烧了一下线头,线是接起来了,可留下了一个烧焦的黑疙瘩。“不试不知道,原来连接线都这么难啊!”我心里嘀咕着。开始打结了,我把线套在手指上,捏着线头绕圈打转。可线一到我手里就变得笨拙起来,我尝试着编了好多次都没有编成,线却已经乱成一团了,后来还是老师手把手地教我,终于,一个像样的中国结在我手中编成了。接着我又尝试着编织和平结,等到下课时,一只粉红粉紫相交的手链已环绕在我的手腕上了。此时此刻,我沉浸在尝试所获得的成功喜悦中,向每一个遇见的人展示我的杰作。

“五一”小长假,当同学们都趁着这个难得放松的时机外出游玩时,我却买了许多彩色鲜艳的丝线回家。我编呀织呀,把细细的心密密的情编进了一只又一只手链和指环,送给关爱我的朋友们,让那富有魅力的手链与指环传递我对朋友的友情与思念,让她们一起分享我的喜悦、我的快乐,一起感受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我尝试,我成长。我的中国结,我的拳拳女孩之心!

点评:

赏读这篇考场满分佳作,我们会有这些体会:

叙事清晰,浓淡相宜。这篇文章生活现场感很强,题材不新颖但真实,故事不精彩但感人。文章以尝试女红为叙事线索,开篇点出自己对女红的爱好之后,接着简明扼要地交代儿时尝试织毛线、钉纽扣的经历,既突出自己的这种爱好由来已久,也为下文学编中国结作了铺垫。主体部分,作者详细叙述了尝试编织中国结的经过以及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全文详写的部分用墨如泼,略写的部分惜墨如金,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浓淡相宜。

巧妙提升,韵味绵长。如果文章只是单纯地叙述自己尝试女红的经历,那么文章就不具有普遍意义。女红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环,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技艺。巧妙的是,作者正是抓住了女红的这一实质,将自己尝试的女红放在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下来叙述,含蓄地点出尝试中所获得的“成长”, 不但使主题更深刻,也有力地丰厚了文章的韵味。

【考场佳作三】

在尝试中成长

福州一考生

早已厌倦了平平淡淡。无奈中,我渴望超越,渴望腾飞,渴望找个地方使劲吼……渴望成为我自己,于是我尝试着背上行囊不顾一切地上了路,去追寻遗失的自由。

走在田间小路上,呼吸着大自然的清香,放松绷紧的神经,用心倾听一切微妙的声响,用爱轻抚嫣然绽开的花蕾,淘气地给自己编一个五彩花环,也编织着一个少女的浪漫情怀,朝着空旷的田野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名字……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沉浸在从未有过的愉悦中,我完全被大自然的美丽所折服,也充分享受着逃离带给我的自由。

躺在青青的草地上,细细品味这世外桃源般的神奇,我得意于自己义无反顾的尝试。是的,人虽然哭着来到世上,但应该笑着面对每一个日子,应该用心珍惜每一个日子。于是,我尝试着选择了自然,选择了自由。在瞬间灵光的指点下,我挣脱枷锁,走向清新的自然,尝试着去寻找遗失的路,尝试着去寻找灵魂的自由……

走了很长的路,我累了,倚着田边的一棵柳树就睡着了,甜甜地睡了,虫鸟的鸣叫像母亲的催眠曲一般温柔……在自由的睡梦里,我很甜……

一阵凉风吹来,我醒了,发现天竟黑了,周围的美景没了,连虫儿的叫声也没了,一切仿佛被一块巨大的黑幕罩住了。突然间,我觉得很怕,我想哭,又不敢,我怕引来魔鬼把我吃了。会不会有蛇?万一被蛇勒死了怎么办?会不会有野狗?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再也没有了白日的洒脱与矜持,我大声哭了出来……这时我多么想念教室里温馨的灯光,多么想念闹过矛盾的同学,多么想念唠唠叨叨的妈妈……我后悔自己幼稚的不顾后果的尝试,我跌跌撞撞地在黑夜中摸索着,也不知过了多久,我到家了。未待敲门,门开了,母亲一脸憔悴地出现了,满脸泪痕的她一下抱住泣不成声的我……

尝试了一天的“自由”,却不知道有人在为我担心,只想着在平淡的世界中受到的约束,却不知约束的是生命,不受约束的是心情。我那所谓的“自由”近乎流浪,流浪过了,尝试过了,才知道在成长的历程中,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真味,应该珍惜习以为常的每一个日子!

点评:

厌倦平淡生活,不满足生活现状,“渴望超越,渴望腾飞”,充分张扬个性,获得绝对“自由”,这是当前中学生的思想状态。本文借一次走出家门,寻找心灵自由的旅行,向读者揭示了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

文章张弛有度,前半部分的张扬切合学生的特性,符合生活实际,也为后半部分内容作了铺垫,最后的说理在经过上文的铺垫之后,也就水到渠成了。不露痕迹,自然贴切,可见小作者文笔的老到,于日常生活中揭示道理,更显出小作者的悟性之高。

上一篇:你能为我续梦吗? 下一篇:逆境与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