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坏消息(外一章)

时间:2022-08-30 08:22:30

2007年元旦,我逗母亲开心,假装采访她。老谁家电视台采访这位女士,2006年的您有什么好消息又有什么坏消息呢?母亲盘腿坐在床上看电视,听到我的问话,搬搬腿说,2006年啊,盘点啥?

我乐,是,是盘点。

好消息很多啊。一,我儿子评上技师了,第一名,每月有800块津贴呢!二,我姑娘买房子了;三,我也涨工资了,200多块呢,我可高兴了,我上班的时候都没有涨过工资,工资都是退休后涨的;还有我小儿子也涨工资了,就是说我们全家都涨工资了。这些可都是天大的好事,真正的好消息呀!

是呀!

还有吗?

还有。我孙女开了自己的公司,那孩子,在北京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开起了自己的公司,一不认识人,二没有多少资金,她多能干哪!

有坏消息吗?

也有。我大儿子离婚了,就是涨800块工资的那个;我姑娘虽然买房子了,但每个月要还很多贷款,压力大;工资是涨了,但物价好像涨得更多;孙子的业务看站得不知道怎么样了?没有人告诉我,我估计不能太顺喽;还有,姑娘、儿子、孙女都没有对象呢,他们不肯结婚…

我认为你说的这些坏消息除了物价上涨以外,其他的都可以归到好消息里去。

话是这么说呀,可是我还是有点儿郁闷,现在不是流行郁闷吗?我可是知道啥是郁闷。

过了几天,一个早晨,母亲说,昨天夜里没有睡好,我又盘点了一下1月的好消息。我发现,她悄悄地把坏消息去掉了。我问,都有什么好消息啊?

我姑娘、儿子的单位发了大米、豆油,够咱们一家一年吃的了;还有大礼包,每个人两个呢,鸡鸭鱼肉、海鲜都有,我都没数明白,大礼包里还有感谢信,是总经理和书记写的,感谢广大职工和家属啥啥的,我就是家属,这不是感谢我吗?我给我的孩子们做饭、看家,他们知道感谢我呢!

还有呢?

还有孩子们发奖金了,儿子发了奖金也给我了。

还有呢……

母亲小时候生活苦难、工作了受压抑、中年丧夫,老年本来很好,儿女的婚姻总是有问题。我看母亲一生经历的磨难太多,可是她从不抱怨,像高尔基的外祖母,每当高尔基向她诉说遭遇的不公平,她总是能找到好人来回答高尔基的提问,比如那个船上被莱蒙托夫的诗歌感动得流泪的胖厨师。我想,母亲的本事是把坏消息滤掉,留下好消息。而我们家的所谓在外打拼的儿女们之所以能够踏踏实实,就因为家里有这样的母亲。

《三联生活周刊》有两个配套的栏目“好消息”和“坏消息”。话说他们的好消息和坏消息登的都是咱们地球上的大事,但这些大事与我们平时的生活多数搭不上边,有的好消息看了跟着高兴,但落不到自己身上,有的坏消息知道了也无能为力,要是认真你就白跟着着急。

好消息:跳跳登山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劳伦斯・罗姆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指出,人每向前走一步,臀部都会做向上提起然后落下的动作,背在背上的登山包也会随之上下运动,这会消耗许多能量。罗姆率领的研究小组研发出了一种新的登山包,在背部支架和背带中使用了蹦极用的橡皮筋,它可以抵消背包向上和向下的作用力,从而减少能量消耗。杂志上还说,尽管这个主意看似简单,但橡皮筋的长度与粗细却十分关键。可是我认为这条好消息的关键是告诉中国的我到哪里买跳跳登山包。

坏消息:斯坦利・米拉格兰姆在1960年前后进行的电击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但也最富争议的实验之一。实验中,在一名“权威人士”的命令下,志愿者要对关在另外一间屋子中没能正确回答问题的人实施电击。虽然后者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被电到,但他们会装着尖叫和露出痛苦的表情,令前者信以为真。结果表明,尽管目睹他人的痛苦,一部分志愿者仍会继续实施电击并不断增加强度。最近,西班牙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合作重现了这个关于人们对权威力量的盲目服从的实验。不过,与40年前的实验不同,志愿者们看到的是虚拟的动画形象,而非真人。但实验结果与此前的研究几乎如出一辙。这条坏消息还是能够给我启示的,那就是不论你有多么艰难,你永远不要露出痛苦相、当然更不能露出可怜相;如果有权威要你做残忍的事情哪怕是关系到失业也不要听从。如果你很重视贞洁,这件残忍的事情又关系到贞洁你就从了吧,反正都是要失贞的。

看了《三联生活周刊》几年的好消息坏消息,2007年初我忍不住在小范围内做了一个个人的好消息和坏消息的盘点。

多数人的消息都是好的。

很实诚的人照实说了。

A的好消息:1、女儿学习进步不小,期末考试考了一个历史上最好的成绩;2、收入增加了不少,发了奖金给媳妇的时候,媳妇显得特别年轻、可爱;3、家人都挺好的。坏消息?没啥坏消息。

B的好消息:1、买的期房开工了,入住新房指日可待;2、多年没有联系的小学、中学同学突然都冒了出来,大家都联系上了,听说同学相见是旧情重燃的温床,怎么还没有女生说我是她当年的梦中情人呢?估计她还在暗恋着呢;3、结婚十年了,一时没有想起来是啥婚,反正不是纸婚,也不是发昏。坏消息是:1、白头发如雨后春笋般在黑发里定居,大有取代黑发之势;2、检查出胆囊炎,心情有点儿糟。

说到结婚十年,以下这两个人的好消息应该连着上面一条说。C女的好消息是结婚十年了居然没有离婚,D女的头条好消息是离婚十年了仍然没有结婚。

有位大哥特别干脆,好消息是买了一辆灰色的福特蒙迪欧,当上了灰马王子;坏消息没有。

还有一位帅哥说好消息是整个冬天没有摔过跟头。看着身高一米八,体重一百八的帅哥我问,你哪年都得摔几个跟头吗?他说,是啊,冬天下雪,谁不得摔几个呀!我想想自己,冬无没有非得摔跟头才过得去呀,又想一想70多岁的老妈,没有听说她摔跟头呀!遂很同情帅哥。

E女经常写文章,稿子写的不错。她的好消息是公司运动会上跑800米,得了第一名。我都觉得人家才叫文武双全。

F男的好消息是在工会领导和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找到了对象,并且进入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G女的好消息:1、装修新居了;2、结婚。坏消息是:1、装修很闹心;2、腰围见长。

H男的好消息:2006年有4个工地发来感谢信表扬他工作努力、勤奋,领导也就表扬他了。

I的小儿子的好消息是运动会上跑赛第一,得了一把牙刷;坏消息三条,1、妈妈打屁股;2、妈妈打屁股;3、妈妈打屁股。

K男的好消息是,杀入没有收入还要搭钱的媒婆行列,介绍了20多对,只有一对正在相处当中,多数见一面就黄了。我笑,安慰他说,不是正向着成功发展吗?

调查了20多人后,J女把妈妈身体健康列在第一条,让我十分感动。

多数人把股票上涨挣了不少钱、乔迁新居、涨工资、孩子上学、媳妇怀孕、新婚等等列在好消息中,把孩子学习不进步、生病、工资低等放在坏消息里。抽象地看这些好消息和坏消息是有规律可寻的,但放在具体的人的身上全都是活生生的故事。

单位有个搞卫生的阿姨,收入很少,丈夫没有固定工作,拉车赚脚钱,儿子在一个普通中学考上了很好的大学,她半年来都高兴着,这不仅是她2006年的好消息也是她前半生的好消息,上了大学以后内向、忧郁的儿子性格变得非常开朗。

调查领导的时候,领导都很谨慎,要问,你要在报上登出来吗?是单位的成就吗?要劳模、干部还是普通职工。我考虑考虑给你答复。而普通人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很快就明白了意思,明白了以后都很痛快地回答。40几个采访对象中,只有一个人接到我们的电话什么都没有说就把电话放下了,那个电话所指的单位是苦脏累险的一线,还有技术部门的一个人非常礼貌地拒绝了我们。一线工人、知识分子的好消息和坏消息是我非常想听到的。

在回答好消息和坏消息的时候,很多人要经过提醒才会想出坏消息,多数人也是没有什么坏消息。这一点在妈妈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说明我们都具备对坏消息的过滤功能,所以才能在苦难的生活中勇往直前。

上一篇:从那条路上走回来 下一篇:并不是抬头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