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透视对死亡的理解

时间:2022-08-30 08:19:20

从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透视对死亡的理解

摘要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女诗人。她以独特的视角,大胆的想象,清新洗练的笔触,抒写了许多关于死亡与永生主题的诗歌。她笔下的死亡神秘而瑰丽,在其全部诗作中有六百多首诗以死亡为主题。狄金森的死亡观是豁达而又现实的, 指出死亡是通往永生的桥梁, 但灵魂最终能否获得永生还掌握在个人手中。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死亡 永生

艾米莉出生于一八三零年十二月十日,,家庭是马萨诸塞州安贺斯特(Amherst,Massachusetts)的一个富有家庭。她的祖父是山谬尔•富勒•狄金森(Samuel Fowler Dickinson),他是安贺斯特大学的主要发起人之一;父亲爱德华(Edward),与她的哥哥威廉•奥斯丁•狄金森(William Austin Dickinson)都是相当富有的律师,传承了家庭里开放的传统。艾米莉曾在安贺斯特学院及圣约克山女子学院(Mount Holyoke Female Seminary)接受教育,可是她在圣约克只待了两个学期,之后她就回家,终其一生未再离开。

狄金森的诗让我们得以分享她深刻的思维:那关于死亡、永恒、自然、爱与诗的哲学。她一生写下了五、六首关于死亡的诗歌,诸如《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及《我死亡时听到了苍蝇的嗡嗡声》等。她对“永生”的态度是矛盾的,对死亡的情景和进天国的过程都悉心描述过。狄金森认为自然既慈祥又残忍,她的观点近似丁尼生对自然的看法,《显然不是冷不防地》等便是适例。

狄金森反复思考、吟咏死亡,也审视自己作文遁世诗人的存在,在她全部1789首诗中( 根据最新出版Ralph Franklin 勘校的弗兰克林版5艾米莉#狄金森诗集6) ,她 以女诗人的敏感和清教徒对死亡的豁达态度从多个角度描写死亡, 她笔下的死亡主题意义复杂而深刻。综观她的这些诗篇, 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狄金森的死亡主题: 死亡的规律、死亡的过程和死亡的意义。

这首‘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让我们体会狄金森对死亡的特殊理解。因为我不能够停下等死/因为我不能够停下等死-- /他为我停下友善和气-- /四轮马车只载着我俩-- 和不死。/ 我们慢慢驱车--他知道不急 而我也挥去了 /我的工作和安逸, 缘他彬彬有礼-- /我们经过学校,值课间休息 /孩子们围成圆环--打逗游戏-- /我们经过农田凝望五谷 /我们经过落日-- 确切地说--是他经过了我们-- /那露水引来了冷颤寒气-- /因我的女礼服--仅为纤细的薄纱织物 /我的披肩--不过是绢网而已 /我们暂停于一幢建筑物前 /它看上去好似一片地面隆起-- /那屋顶几乎看不见--/ 宛如飞檐装饰着大地-- /自那以后--若干个世纪-- /可还是感觉比那天短, /我第一次猜测到那马头 /是朝向永恒之地-- 。

这是一首描写死亡和永生的诗,两者都被巧妙的人格化了。诗的开首描述诗人被死神和蔼和礼貌所感动,放弃工作和学习,和永生一起坐上了他的马车(象征柩车);他们穿过学生课间休息的学校(象征人的童年阶段),越过成熟的庄稼的田地(象征成年),看到夕阳西下(晚年),感到夜里衣薄体寒(尸骨未寒),在坟墓中呆了数世纪,第一次认识到,死神的马车是走向永恒的,说明灵魂是永生的。

狄金森对死亡的理解是我们有了对生命的新的认识。死亡是可怕的,但是狄金森的感受却不同于一般人的理解。在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中,她用浪漫主义手法能使这种主题变得新鲜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而死亡# 让人联想到的一般为黑夜、乌鸦这些

东西, 给人一种冰冷的、阴森恐怖的感觉。狄金森与他们却不同, 她认为死亡可以给人带来希望,通向永恒的希望。在 因为我不能等待死亡! 一诗中,死神# 扮演了一个马车夫, 车上坐着 死神# 、我# 、 永恒# , 由此开始了一次欢快的旅程, 匆匆经过了童年、成年、老年人生中三个阶段, 最终达到永恒, 这个旅程实际上是一个死亡的过程。狄金森就这样对 死亡# 主题进行了陌生化的阐释: 死神并不可怕, 他像一位导游、一位恋人, 引领人们从人世的羁绊脱离出来, 走向永恒。这样一来,死亡# 变得完全陌生, 死亡之旅也变得欢欣、愉快, 成了通向永恒的必经之路。

狄金森的美学观点和她的文学创作实践是契合一致的。她认为诗歌应有强烈感人的力量,诗人的灵感来自于诗人的内心或内心感情强度以及过去的文学传统和英雄的高尚榜样。狄金森对死亡主题的探索将生命的意义从有限延伸到无限, 从幻灭引向永生。尽管她的生活天地有限, 但她创立了一个心灵的天空, 在这个无限的宇宙里, 她/ 用反传统的格律形式和奇特新颖的意象,反映生活, 探索人生的真谛。她以一种平和冷静的态度看待死亡, 认为死亡只是肉体的毁灭, 死亡

带走我们所爱的人, 但不朽的灵魂只有经过死亡这一必经阶段才得以获得永生。尽管有迷惘, 有悲伤,只要领悟了这个秘密, 死亡将不再可怕, 而变得悠然而平静。当然,我们不能说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诗就那么完美无瑕。有时她滥用语法规则、错拼单词,有时诗句中语言过分简洁、诗意难懂,有的死亡诗甚至还表现出诗人的玄想。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诗风格独特,越来越多的学者在重视和研究她的死亡诗。人们不会忘记这位“新英格兰尼姑”,她在死神的笼罩下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诗歌创作。艾米莉•狄金森这位与众不同的诗人,在美国文学史上是永远值得骄傲的人物。

上一篇:浅论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下一篇:中国独特民族喜剧的积极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