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务实、清廉

时间:2022-08-30 08:06:22

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项规定,要求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八项规定,体现出针对性,突出可操作性,有助于领导干部将作风建设真正化为实际行动。中共新领导层履新不足一月,便通过具体细致的革新规定,从自身做起改进作风,不但呼应了日前要求党员“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决心,而且显示出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坐言起行从严治党的魄力胆识。

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吹响反腐“集结号”

党的十甫一闭幕,11月17日,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举办了第一次集体学习。提出,中央将对十提出的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香港《联合早报》11月24日文章分析称,由于中共高层人事变动要到明年三月“两会”才基本完结,预计这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将在“两会”后正式启动,为期至少一年。这将是接任中共总书记后在全党范围发起的首个政治活动,目的是拉近中共与民众的距离,重获民众对中共的信心和信任。“清廉”作为这项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之一,不排除中共将通过活动查处一批腐败官员,以达到让党内对腐败问题“警醒”的目的。

按照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为民、务实、清廉,正在内化于新一届中央领导的日常行动之中。国务院副总理近日在听取有关汇报的会议上罕见地一再过问汇报细节,媒体称此举令一些官员“想混下去比较难了”。中纪委书记把反腐称为“一场斗争”,且提出反对“庸懒散奢、文风会风”等政治腐败。对中央高层掀起的“反腐风”,香港《成报》11月26日评论分析称,中共中央新任最高层领导已明确向全国发出向、形式主义开战的信号。而香港《经济日报》11月22日则评论说,屡提反腐关系党国存亡,无疑向人民许下承诺,未来十年将以反腐为首务。同日,《大公报》题为“中国探索渐进政改之路”文章分析,新一代中共领导人担忧腐败问题“”,反腐败将是今后政治改革的重中之重。

为民、务实、清廉,重在以身作则,11月21日,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高丽在卸任天津市委书记时表示,如果有人打其亲友旗号办事,不要接待,不要给情面,决不允许给办事。此外,作为对十报告中反腐部署的呼应,十之后履新的地方省级党委“一把手”,韩正、孙春兰、孙政才、王东明等人连日来亦高调发出反腐倡廉之声。在领导层频繁严词反腐之际,中共中央纪委近日印发《关于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的通知》。

为民、务实、清廉,要速度更要力度

中共高层掀起的这股为民、务实、清廉之风,并不是只有声音。近日,在备受社会关注的几起官员涉嫌违法乱纪事件中,多地党委、政府亦显现出严厉整肃官风官德的姿态。比如,重庆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从其不雅视频曝光到被免职仅63小时,黑龙江双城市有关部门得知女记者实名举报人大代表后次日就成立调查组。

对此,有网友感叹:没有最快,只有更快。红网11月25日评论文章认为,“63小时微博反腐”在个案上的成功,证明影响高效深入反腐的问题不在技术层面上,而是在制度层面上,它客观上呼唤反腐在制度安排上的突破,这正是公众所热切期待的,也是反腐获得更大成效所必需的。

节奏加快的反应、充满忧患意识的治党言辞、不惧风险的制度创新,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反腐事业的新思考新探索。11月26日,《人民日报》题为“反腐要速度更要力度”文章提出,人们对“63小时”寄托着更多的期许,愿从这个历史的小细节起步,反腐倡廉建设更加发力、更有成效。

八项规定有助改进党风政风,从源头遏制腐败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亮相半个多月来,会风、文风已然改变,“不念稿子”的会议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给广大人民留下深刻印象。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更加集中地体现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为全党全国深化作风转变吹响了号角。这些规定针对的都是现实问题,不仅有助于改进党风政风,而且也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环球时报》12月5日题为“八项规定,这次开弓没有回头箭”文章认为,这八项规定的出台发生在中国很不寻常的时刻,当前国家综合力量强盛,但压力和挑战也前所未有。未来十年是对中国长远命运有关键性影响的时期。政治局的决定是一次精神抖擞的整理,是求真务实但意义深远的誓师。

然而,怎么确保这些新规定落到实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央政治局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特别强调了从上到下抓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从开会不准念稿子,到要求少讲客套话,再到与艾滋病患者等普通群众面对面交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作风方面已经起到了表率作用,显示了党中央整治沉疴顽疾的决心。对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所感悟、有所清醒、有所响应,有所行动。

新理论 新观点

孙立平:趁老百姓对政府还有信任

和感情 尽早切割历史问题

就现在来看,老百姓还残存着一点对我们政府的信任和感情,有的问题真正解决不了,有时候你道个歉,有的人还感动地泪水涟涟。但我觉得涟涟不了几年了,5-10年到头,十年可能到不了,五年可能差不多。如果到时候他都不泪水涟涟,那就说明切割的条件已经失去,切割都已经不可能了。

沈明高:明年中国政府存在投资冲动

虽然希望明年不要出现大规模的刺激,但是存在着一种可能性,明年投资的增长可能要比预期的快。一方面,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历史上来看,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三年,都是项目规划最多、投资最快的一年。另一方面,明年是政府换届全面完成的一年,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都存在投资冲动。

刘学良:没有市民化,城市化对

经济作用有限

城市化对于消费的拉动作用更加依赖于中产阶层的增加和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而不是城市化本身。没有户籍的移民往往缺乏稳定的收入,既不太可能在城市里买房,也不太可能成为中产消费者。并且,由于他们缺乏与户籍制度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保护,导致他们需要较多的预防性储蓄来应对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这也阻碍了他们消费的升级。

上一篇:中国中产阶层:6亿人的消费前景 下一篇:吴天君:构建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