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之浅见

时间:2022-08-30 02:43:08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之浅见

[内容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需要输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依据该目标定位,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增加实践、实训环节。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实务性极强的课程,更应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高职教育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力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高职教学的核心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门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然而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形依然大量存在,传统观点认为在课堂内无法开展实践实训。笔者结合从教《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以来教学改革的尝试,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性质及功能定位,谈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经历和经验心得。

一、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实训比例

《人力资源管理》是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自2010年以来笔者把课程名称定为《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常用软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一般安排一半的时间在机房进行上机实训,编写实训指导书,制定实训标准及能力目标。笔者设计以下几项实训项目及任务:

通过上机实训,增强学生对常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和对数据统计及分析的敏感度,改变过去单纯讲授理论使得课堂枯燥、抽象的局面。

二、引入沙龙教学模式,一课多师授课

笔者设计了“HR管理沙龙”,通过教学主体多元化,使得学生在多角思维碰撞中开拓思路,汲取多元知识。邀请多位企业从业人员作为嘉宾参与课堂互动,请他们讲述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设置、岗位技能要求、岗位职责及职权,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需的技术和艺术,以及从业人员在管理实践中真实的经典案例。教学主体也可以是校内人力资源专员或管理人员,充分利用本校资源,邀请他们到课堂上讲授从业心得与经验。教学主体也可以是学生,教师预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课余搜集资料,或进行调研,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和展示,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

三、设计温馨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室场景布置上,用舒适、简约的圈椅围桌,4-6人一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拘泥于传统课堂行为规范约束,可坐可站,或饮茶,或倾听,或激辩。围绕案例或学习任务展开讨论与合作,小组代表陈述呈现并答辩,课堂交流, 共同提高,最后教师点评总结。为了增强学生展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精彩性,教师通常采取各种评比方式,比如小组内全员参与的加五分,有开场白、过渡语的根据精彩性加五至十分,能主动参与其他组分析、点评的加十至二十分。最后,根据各小组的得分进行排序,教师及时进行点评、表扬或鼓励。教师在答辩过程中利用案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应该先浅后深,层层推进,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并享受其中的乐趣。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锻炼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这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团队精神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四、加强过程考核,淡化笔试

鉴于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实务性,对学生基本理论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考核方式应多样化。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成绩的考核指标有:上机实训作业完成率和完成质量,出勤率,案例研讨团队合作状态、代表陈述,课堂专注力等。期末考核可采取笔试+口试答辩相结合。笔试重视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计算能力,口试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不断训练和考核,使学生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教育持续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之一。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采取先进、多元的教学手段,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悉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受益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卢方卫, 王惠娟 《案例教学在高职人力资源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经贸 2007-10.

[2] 唐松林,左彩虹《学术沙龙与知识创新――兼对大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反思》[J].高教探索,2007,(4).

[3] 曹兰芳《亲验式教学在现代企业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9-1.

上一篇:一案多变―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