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管理类课程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时间:2022-08-30 02:38:27

影响管理类课程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摘 要:管理类双语教学效果受到教学材料适应度、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以上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了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

关键词:管理类课程 教学材料 教学模式 学生能力

管理类专业知识系统研究起源于西方,并且更新速度较快,目前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不可否认是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通过双语教学实践,能够使学生更快更准确的了解目前最新的管理学相关知识,因此,对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制约管理类双语教学效果的三个因素,即教学材料,教学模式和学生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显现出来的各种制约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各个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提出改进途径与方法,其目的在于完善管理类双语教学模式,推广和深化管理类双语教学改革。

1.研究方案设计

1.1调查对象

为保证调查的全面性,准确的了解管理类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的调查对象为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会计系的本科生,共发放问卷187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82人,问卷回收率为97.3%。调查对象按照英语水平分为两类:通过了CET四级的学生占79%,没有通过大学英语等级测试的学生占21%。

1.2方案设计

本次调查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学生访谈形式召开座谈会,对来自工商管理系和会计系的42位同学进行预调查,以了解目前双语教学实施的一般情况;第二部分,在预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学生问卷调查表,对已开设双语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笔者综合相关理论和教学实践,得到影响管理类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包括教学材料,教学模式和学生能力三个方面,因此调查问卷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组成。

2.影响双语教学效果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2.1教学材料

由于学生通常是通过教学材料来学习和了解一门课程的,好的教材可以引发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材料的选择在双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编著的英文教材相对有限,选取国外教材的部分章节又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一般采用外文原版教材。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英文原版教材是否适合双语教学”时,69.2%的同学选择了适合,15.9%的同学选择了不适合,14.9%的同学选择了很难说。进一步的访谈表明,原版教材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内容权威、资料新颖。国外的教材大部分都是一流学者所撰写,作者既是老师又是学者,既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又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上会不断添加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教材大多运用图形、数据、图表和结合实际案例,文字阐述深入浅出,使阅读简洁易懂。另外,原版教材的每章后面都安排有系列参考书目,这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以及进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索引。同时,大多数学生在肯定国外原版教材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局限性。国外原版教材内容相对较多,往往是同等中文教材数倍,会造成学生阅读量增大,另外在专业知识不足情况下,学生对一些特定的专业术语和理论很难理解,造成阅读障碍。因此,72%的学生建议使用带有中文翻译的原版教材,这样能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46%的学生建议还要有配套的参考资料以及相关的中文文献。

2.2教学模式

按照英语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维持母语式,该模式比较强调在学习专业课时,以母语来维持理解与交流过程,而个别术语用英语说明。34%的同学认同此种模式,他们普遍认为对英文教材的阅读已经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继续用英文讲课,只会加大他们学习的障碍。如果用中文解释,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从而掌握专业知识。二是双语过渡式,即适当地用母语教授课程,教材、板书、笔记、作业等使用英语,而讲授时母语与英语较为灵活地互为主体语言。43%的同学认同此种模式,他们认为如果在双语课程中,老师使用英文较少则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意义,而如果全部使用英文,他们又很难全部听懂,有时往往一个知识点的不理解,影响到之后知识点的掌握。因此他们倾向于英语教学的同时,用中文进行补充解释。三是完全浸入式,即所有课程全用英语进行教学,包括讲授、教材、板书、笔记、作业、讨论等等均用英语进行,母语几乎不在课内使用。23%的同学认同此种模式,他们认为在这种模式中,英文的熟练程度明显提高,可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和适应英语,因此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让他们更加轻松的阅读国外文献,了解相关知识,但是短期内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要差一些。

此外,由于外文原版教材的发散性,跳跃性和大篇幅,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会造成学生的不适应,因此双语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也显得格外重要。本次调查大致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对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了了解。调查表明,8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前应把教材进行提炼、浓缩,把章节的关键词以及本节的提纲列出,便于学生对章节有初步的了解。课堂教学中,92%的学生认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轻松互动的课堂教学,讲解外文原版教材中大量生动的案例和思维拓展型的习题,启发和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并分析实际问题。目前经济发展迅速的形式下,学生希望教师除了讲授书本的案例外,最好能就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要经济管理事件,通过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进行课堂师生间的有机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动脑子,深入理解。在课后讨论中,85%的学生认为除了做课后习题外,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教师可安排几本有代表性的参考书目要求学生阅读,并以小组的形式提交心得感想,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同时又能使其更深入的理解相关领域知识。

2.3学生能力

学生能力包括英语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关于英语能力,大量的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年级越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越高,对双语教学的接受程度越高,因此大部分学者建议在高年级时开设双语课程,笔者通过调查也验证了这一观点。

另一方面,通过调查,笔者也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应该让他们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一定了解后再开设双语课程比较合适,比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一时学习的课程大部分为数学,英语等综合基础课程和管理学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此时学生对工商管理的专业知识还处于入门期,因此,如果在这个时候开设双语课程,比如,开设管理学原理的双语教学,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还会影响到他后续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造成其厌学的心理。因此,专业基础课不宜进行双语教学,而应该在学生对本专业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些专业领域中相对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以后,再开设专业双语教学较为适合。比如,对于管理类专业,在大二,大三时所开设的《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战略管理学》等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笔者即进行了《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实践,获得了较良好的效果。

3.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的启示

综合以上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双语教学模式的兴趣度较高,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因此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教学效果:1、考虑选用外文原版教材的同时,尽量选用带有中文注释的,如果实在难以找到,教师应将重点的词句进行翻译,统一发放给学生;2、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和母语的比例应适当,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英语的比例应进行适当的调整;3、双语教学应在学生对专业领域有一定了解后再开设,因此尽量避免专业基础课;4、教师应努力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认真严谨的学术氛围,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英语都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真正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本文系湖南农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学研究与实践》(A2010132)教改论文。

参考文献:

[1]宋子斌,吴鸿.影响本科双语课程教学因素的实证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2

[2]袁平华.学生初始英语水平与双语教学实际效果相关性实证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6,7

[3]柏均,张敏瑞.高校双语教学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vol(27)2007

[4]曲晶,毕会英.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5]石玲玲.关于管理学基础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7,6.

作者简介:

岳柳青(1982-),女,湖南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上一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影响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