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菜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30 02:25:11

高山菜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 总结高山菜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整地做畦、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高山菜豆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山菜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130-01

高山菜豆就是利用高山区夏季温凉的气候进行菜豆夏季反季节生产的一种栽培模式。岳西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产高山菜豆,到2010年底种植面积达0.27万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高山菜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菜豆的品种多,按其生长习性可分为蔓性种、矮生种与半蔓性种。高山菜豆栽培宜选择耐热性强、无限生长型的蔓性种,花自下而上陆续开放,生长期长,优质高产[1]。目前,生产上主要用浙芸1号、杭州黑子架豆、上海长箕菜豆等。

2 地块选择

菜豆对土壤的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条件良好的微酸性(pH值6~7)壤土或砂壤土为好。含沙重的山地,干旱时无水源浇灌或积水、排水不良的田地不宜种植菜豆。

3 整地做畦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园深翻晒田[2]。整地时撒施生石灰750 kg/hm2、充分腐熟的猪栏粪30.0~37.5 t/hm2或鸡粪15.0 t/hm2、磷肥450 kg/hm2。畦面宽100 cm,沟宽30~40 cm,沟深20~30 cm。

4 播种

4.1 海拔高度和播期的关系

高山菜豆一般可在海拔500~1 000 m的高山区进行栽培,但以海拔700 m以上为佳,坡向以东南坡至南坡的朝向为好,海拔低的山地,宜选择坐北朝南背西的坡地,即上午照半天太阳或太阳落山较早。播种时间因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先后,海拔高则播种期适当提前,海拔低则播种期相应推后,同时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分期分批播种。海拔800 m以上的山地于6月上旬播种,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上市;海拔700~800 m的山地于6月中旬播种,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上市;海拔500~700 m的山地于6月下旬播种,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上市。

4.2 播种方法

一般选用粒大、饱满、无病虫的新种子直播。播种前晒种2~3 d,然后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拌种消毒。一般每畦种2行,行距65~70 cm,株距25~30 cm,每穴播种子3~4粒。播种后覆盖厚2~3 cm的火粪土。如播种时雨水多,为保全苗,应在盖籽土上撒些杂草或谷糠,以利于出苗[3]。菜豆播种后不可浇水,否则容易烂种。如果土壤干燥,应在播种前2 d左右浇水,待水充分渗入土中后方可播种。

5 田间管理

5.1 间苗补苗

菜豆出苗后要进行查苗,如有缺苗应及时补苗,一般以每穴留2~3株健壮苗为宜。

5.2 中耕、除草、培土

高山菜豆苗期一般要进行中耕除草2次,第1次在播种后10 d左右,第2次在爬蔓之前。中耕要浅,不伤根系。第2次中耕,并清沟培土于植株茎基部,以促进发生不定根。

5.3 搭架、铺草

菜豆在抽蔓10 cm左右时应及时搭架,架材选用小竹竿或小木杆,长230~250 cm,架杆插在苗外10 cm处,每穴一杆,搭人字架。生长过程中按逆时针方向人工引蔓上架2~3次,以后任其生长[4]。高温季节,畦面铺草,降低地温,保持土壤水分。

5.4 肥水管理

高山菜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掌握“花前少施,花后适施,荚期重施”的施肥原则。一般在苗期和抽蔓期各追肥1次,可用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或45%硫酸钾复合肥150~225 kg/hm2对水浇施。结荚期重施2~3次,每次施45%硫酸钾复合肥225 kg/hm2左右,在根外10 cm处或两穴之间穴施。根外追肥可在病虫防治药液中加0.2%磷酸二氢钾及钼肥进行喷雾,提高结荚率,防止早衰,促进高产[5]。菜豆水分管理应掌握“干花湿荚”的原则,结荚前一般土壤不干不浇水,开花结荚后,要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5.5 打顶

当菜豆蔓长到离架顶端10 cm左右时及时打顶,同时清除老、病叶,以利于植株通风透光。

6 病虫害防治

高山菜豆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锈病、根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豆荚螟、蚜虫等。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化学防治选用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在早期使用[6]。炭疽病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混剂800倍液喷防;锈病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世高水分散剂2 000~2 5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 000倍稀释液喷防;根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 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浇根,每7~10 d浇1次,连续3~4次,每次每穴浇药液0.3 kg;豆荚螟用5%锐劲特3 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5 000倍液喷防;蚜虫用10%吡虫啉3 000~4 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 000倍液喷防。

7 采收

菜豆以食用嫩荚为主。一般花后10 d左右种子尚未显露或略微显露时采收,坚持每1~2 d采1次。外运前应做好分级包装,高温季节长途运输应采取措施冷藏储运,以提高菜豆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

8 参考文献

[1] 刘恩科,韩彦龙,张冬梅,等.旱地菜豆“三早三优”综合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8):115-116.

[2] 薛秉仁,赵美丽.矮生菜豆繁种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3):45.

[3] 徐丽鸣,辛焱,徐飞.吉林省菜豆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10(6):15-17.

[4] 胡永军,方来护,赵允忠.日光温室菜豆越夏茬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2010(2):20-21.

[5] 杨辽生,刘乐园,张锐.武陵山区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菜豆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0(6):114-115.

[6] 曲微.塑料大棚菜豆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科学,2010(2):54-55.

上一篇:金寨县铁冲乡有机稻示范项目总结 下一篇:菜用香椿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