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有效备课”的思考

时间:2022-08-30 01:12:38

关于小学数学“有效备课”的思考

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备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每位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备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值得一提的是,备课除了要了解学生、确定教学目标和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一 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如今,学生的思维方式个性鲜明,极具时代感,因此教师必须顺应时代,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相得益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时刻把学生的需要和感知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探究,问题设计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教会学生适宜的学习方法。只有教师树立新理念,才能使课堂教学与时俱进,真正做到“有效备课”。

二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1)数学知识,即呈现在教材上的教学内容。(2)数学方法,即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因此,教师要从中挖掘教学资源,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学习空间,并针对他们可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作出预设,以达到“有效备课”的目的。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有大量活泼、生动的情境图,教师备课时应充分利用这些图画的风格和色彩,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心愉悦地融入到学习中。

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应掌握的数学知识与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紧密结合,从而令教学内容生活化,以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三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要备学生。首先,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要,做到用心备课。其次,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切入点和目标,再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归纳分类,做到区别对待、有的放矢。最后,教师应开展面向个性化对象的备课工作,照顾和尊重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赶上课程进度,达到整体进步的最佳效果。

四 备课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采取富有创新性、前瞻性和独特性的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应强化的基本功。具体方法是:备课时,结合教学实际,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指导学生采用“搜集资料”“大胆质疑”“实践验证”“交流讨论”和“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做到“一法为主,多法配合”。归根结底,找出适合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宜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自由、快乐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五 备课时要合理设置“预留空间”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一言堂”教学法和“填鸭式”授课法,应给学生留有互动和交流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表达个人见解,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教师只有在备课时提前预想到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不确定性问题,并尽早想出应对办法,才能掌握课堂互动教学的主动权,同时增强课堂教学的挑战性。只有合理设置课堂的“预留空间”,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互补,提高“教”的针对性,促进“学”的自主性,达到从“预留空间”要课堂效益的目的。

六 备课要注重“教学反思”

有人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措施。一句话:在反思中总结,在反思中变化,在变化中创新。其实,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学习过程。因此,需要进行系统、完整地归纳、总结,明确得失,对症下药,形成简洁、明了的课后小结——教后记。

“教后记”的主要内容包括:“总结经验”“问题剖析”“整改措施”和“理论提高”等。教师特别要在教后记中写出“教的空白点”,也就是学生“学的空白点”,即对学生学习失利原因的总结。反思教师“教的空白点”,旨在进一步改进教学,弥补不足。有了“教学反思”,才算彻底完成备课工作。当然,对教师而言,最可怕的是不知道不足之处,最可贵的是知道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

其实,“教学反思”的意义就在于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明确认识。因此,“教学反思”不容忽视,常反思才能常出新。教师只有勤于思考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才能更好地理清思路,另辟蹊径,有针对性地指导下一步的教学实践,达到“有效备课”的目的。

小学数学课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做到少而精呢?就是要在备课上下工夫。只有课备得细,才能讲得好,才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备课”。

上一篇:培养幼儿“感恩父母情感”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武术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