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毒药的秘密

时间:2022-08-30 01:03:42

[作者简介]

约翰·埃姆斯利(John Emsley)博士,曾在伦敦大学从事20年化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为英国剑桥大学化学系驻校科学作家。其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畅销世界各国。

[桥段]

人们常说毒药是相对剂量而言的。的确,人体在摄入过量的任何物质之后都会发生不良反应,最终导致其自身的毁灭。我们甚至会因为摄入过多的氧气或水而中毒。太多的氧气会损伤大脑。我们知道吸氧气过量曾导致早产儿和深海潜水员死亡;一个极度口渴的人如果突然喝下大量的水,就会导致体内盐类失衡,从而使心肌停止工作。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科学的发展,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

在过去的那些年代中,化学元素曾经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中毒,并被一些人用作谋杀的工具。如今我们能够揭开前辈们费尽心机想要破解的秘密,并且了解到人类为了使自己的生活免受那些有毒元素的危害而作出的巨大努力,这本《致命元素:毒药的历史》即将带你进入这个曾经神秘莫测的世界。

自人类有史以来,毒药就用途广泛。毒药知识的线索可追溯至古代炼金术。这些炼金术士,在实验过程中最常用到的就是水银,也就是液态的汞。在有关炼金术的理论中,许多人都相信水银可以转变为黄金,所以汞被认为是将贱金属转化为黄金的关键。而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加热汞产生蒸气的毒性。这种巨毒的汞蒸气对许多炼金术士,甚至业余炼金爱好者都产生了有害影响,其中就包括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

从炼金术谈起,约翰·埃姆斯利引出了第一个要谈论的有毒化学元素汞。汞无处不在,令我们防不胜防。人类平均每天汞摄入量为成人3微克,婴幼儿约1微克。它们主要来自我们所呼吸的空气以及饮用的水。汞中毒有两种类型:慢性和急性。慢性中毒者会出现疲惫、全身无力以及双手震颤等生理症状。这些症状是由汞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而引起的。更为严重的是心理症状,包括易怒、抑郁以及总是认为别人在迫害自己。根据牛顿在炼金笔记上的记载,他曾长期暴露在含汞的环境中,其一生都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病倾向,后人推测汞中毒可能是导致其精神不稳定的一个因素。

除了汞这一元素外,约翰·埃姆斯利对在炼金术中出现的其他主要危险元素也进行了思考。砷、锑、铅、铊,这些元素周期表上呆板的符号,在他细致的讲述中矛盾而奇特地牵系着古往今来的历史:科学的进步和环境的污染、奢华的享受和帝国的毁灭、壮体的良药和谋杀的工具,以及离奇死亡的伟人和狡猾邪恶的投毒者……有我们熟知的人和事,而更多的是第一次才听说,令人警醒和深思。

回到前面说过的毒药的用途之一,用作谋杀。在过去很难证明一个人是被毒药谋杀的。因为当时人们的科学知识匮乏,那些犯有谋杀罪的投毒者总有逍遥法外的。随着人们不断积累化学知识,已可以用最新的技术对投毒实施的谋杀进行分析。因为在中毒者死后,其体内即使只残存极少量的毒药,也几乎肯定可以从他的身体中找出致死毒物,约翰·埃姆斯利说“通过投毒实施谋杀在今天也许已经成为一门没落的艺术”。

虽然如今人类对许多化学元素已经有了很多深刻科学的认识,我们的世界比以前安全多了,但是这些元素离我们并不远,饮食、化妆、染发、装修、尾气,每天人们都面临着有毒化学元素超标的风险。以史为鉴,发人深省,这本书不妨拿来细细阅读。

上一篇:潜能爆发 第10期 下一篇:爱的延续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