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布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时间:2022-08-29 11:59:29

诺布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摘要:诺布效应(Knobe effect)是指副作用的道德效价影响行为意图判断的现象――当副作用是好的时候,人们认为行为实施者是无意图地引发该副作用;当副作用是不好的时候,人们则认为行为实施者是有意图的。Knobe等人认为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人们的道德考虑影响了行为意图的判断;其他的研究者则从心理偏见、意图语言的实用意义、主要目的与副作用间的利益.损失权衡等角度来解释该效应。通过对各研究的总结可以发现,诺布效应以归因过程为基础,显示了道德判断对心理理论的影响,其潜在的机制很可能就是人们自动无意识加工的结果在之后有意识的理性加工过程中发挥了作用。意图直觉判断会影响道德判断,而道德判断的直觉也会影响理性的意图分析过程。

关键词:诺布效应;副作用;意图判断;道德判断

分类号:B844;B849:C91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对他人的行为意图做出判断,判断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反应。例如,对于他人的失礼行为,如果判断认为是故意行为,双方关系就可能恶化,但如果判断他人是无意的,行为的后果则要小得多。意图的判断也可能与自身利益无关,但涉及到社会规范与法律,如法官在法庭上判断罪犯犯罪的行为意图,意图的判断直接影响了对罪犯的处罚。行为各要素如何影响人们对意图的判断,意图判断如何影响道德判断等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近期对于副作用意图判断的研究揭示了一些新的现象。一般而言,有意图行为所对应的奖励或者惩罚在程度上都要高于无意中造成的行为。但是对于副作用的研究表明情况似乎并不仅限于此。副作用是指进行某一有意图行为时带来的可预见、但没有意向使其发生的后果。目前的研究揭示了道德判断对意图判断的反作用――诺布效应(Knobe effect),或者说副作用效应(side-effecteffect)。这是一种有趣的不对称现象:当副作用在道德上是好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判断行为实施者是无意图地导致它的发生:但当它在道德上是不好的时候,人们却倾向于判断行为实施者是有意图的。

哲学和心理学中对于行为意图的定义争议颇多,但主要的观点都认同行为意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1)信念或预先知识,即行为实施者对行为能否导致后果的认识;(2)期望,指行为实施者是否希望后果的发生;(3)能力或技能,指行为实施者是否有能力使后果发生。诺布效应的产生,很可能是因为道德效价等因素使个体利用这些要素信息的程度发生了变化。本文主要介绍了诺布效应及对该效应现有的多种解释,并联系当前道德领域的其他研究,说明了诺布效应的内在机制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1 诺布效应概述

诺布效应最早由Knobe(2003a)提出,在他进行的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两个相似的场景――分别为伤害条件和有利条件。

伤害条件:公司副主席向董事会主席提议说:“我们正试图开展一项新计划。该计划有助于我们提升利益,但它也会损害环境。”董事会主席回答说:“我一点也不在乎是否损害环境这件事,我只想尽可能地提升利益。开始这个项目吧。”公司开始了新计划,结果如原先所料,环境受到了损害。

有利条件:公司副主席向董事会主席提议说:“我们正试图开展一项新计划。该计划有助于我们提升利益,而且它也会改善环境。”董事会主席回答说:“我一点也不在乎是否改善环境这件事我只想尽可能地提升利益。开始这个项目吧。…公司开始了新计划,结果如原先所料,环境得到了改善。

两种条件下,实施计划提升利益是主要目的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则是一种副作用。实验要求被试判断董事会主席(行为实施者)是否是有意图地导致了副作用的产生,即是否是有意图地损害或改善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在伤害条件下大部分被试(82%)认为主席是有意图地损害环境,但在有利条件下大部分被试(77%)认为主席并不是有意图地改善环境。Knobe继而使用了相似的实验场景――军队中的长官(行为的实施者)要求士兵到达某一山地,士兵或进入敌人火力内,部分会牺牲(伤害条件),或走出敌人火力外而得救(有利条件)。在判断军队长官是否有意图地杀死士兵或拯救士兵时,被试选择军队长官为有意图的比例分别77%和30%,这一结果与董事会主席是否有意图损害或改善环境场景的结果基本相似。两个实验似乎都说明副作用的道德效价(道德上的好坏)会对人们的意图判断产生显著的影响。

自诺布效应提出,有更多的研究利用与Knobe该研究类似的材料证实了该现象的稳定性和显著性。其中,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研究(Leslie,Knobe,&Cohen,2006;Pellizzoni,Siegal&Surian,2009)表明4岁儿童中就开始出现这种不对称的判断。当儿童心理理论逐渐发展,能够分辨行为实施者对副作用的态度(即是否在乎副作用的产生)时,这种不对称现象就产生了。Knobe和Burra(2006)跨文化的研究则表明印度被试中也存在相应的不对称判断。

还有研究表明了个体差异对诺布效应的显著影响。Nichols和Ulatowski(2007)深入分析后发现被试对实验场景(伤害条件和有利条件)的反应存在系统性的差异。实际上大部分被试的判断具有一致性,在两种条件下都认为行为实施者是有意图或者是无意图的,只有近三分之一被试的意图判断在两种条件下发生了转换。该结果说明了个体差异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诺布效应的显著程度,但还不足以个体差异(或者如Nichols所说的对意图概念解释的多样性)来解释全部的现象。Cokely和Adam(2007)则发现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对诺布效应有较大影响。人格特质上的差异是否就是Nichols等人所发现的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Young,Cushman,Adolphs.Tranel和Hauser(2006)的研究发现情绪对诺布效应的作用不显著。他们以7名VMPC脑区损伤者为被试,发现他们的意图判断中也存在诺布效应,反应与正常人并无显著差异。VMPC脑区是产生情绪的重要部位,所以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情绪在诺布效应中的作用。

诺布效应一方面说明了道德判断对心理理论的影响,使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并对司法领域的理性意图判断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该现象产生于介于完全有意图行为与完全无意图行为之间的副作用。对其的深入研究更有利于了解意图判断中信念、期望以及技能等要素的作用。目前对于诺布效应的解释,基本上可以分为两派。大部分的理论承认意图判断对道德判断等的特殊意义,认为是这些潜在的应用价值导致人们意图判断的不对称。这些理论的差异在于该特殊功能发挥作用的机制,它们包括Knobe的道德效价论、Nadelhoffer等人的心理偏见解释、Adams和Steadman的语言的

实用意义解释等;还有一部分理论认为诺布效应实际上与道德问题无关,这仅是普通的归因过程。如Machery的权衡假设。

2 理论解释

2.1 道德效价论

道德效价论(Knobe.2003b;Knobe&Mendlow,2004;Knobe,2006)强调道德考虑对行为意图的判断,并构建了新的意图判断机制。Knobe等人认为意图行为的民俗概念(folkconcept),除了一般的民俗心理学所具有的预测、解释和控制行为的功能外,还在判断他人行为是否应得到奖励或惩罚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与道德评价关系紧密。人们一般有这样的先前假设――意图较强的行为所应受到的奖励或惩罚在程度上都要高一些。因为意图行为的民俗概念具有这样的功能,所以容易受到行为及结果道德效价的影响。由此Knobe等人认为意图行为的归因有两个过程。首先,个体决定行为是好还是坏。然后,第一阶段判断的结果参与到意图判断的过程中。行为道德效价的不同导致人们在加工过程中对行为特征的选择不同。在已经判断行为是坏的情况下,单单预见结果,即意图中的信念成分,就可以判定行为是有意图的;但在判断行为是好的情况下,信念并不能充分表明行为是有意图的,而是还需要关于期望和技能成分的信息。而且,Knobe认为意图判断第一阶段发生的仅仅是对行为好坏的道德效价判断,对于行为是否应得到奖励或惩罚的判断是发生在行为意图判断之后。对行为道德效价的判断仅是一种直觉判断,而后的奖励惩罚判断则属于更为理性的道德和责任判断范围。

道德效价论的理论意义在于说明了道德判断对于心理理论的反作用。人们不仅仅是根据对他人心理理论的推测来做出道德判断,行为的道德性质也会对人们的意图判断产生影响。但是该解释的一个缺陷就是Knobe所强调的行为的道德效价与对行为是否应得到奖励或惩罚的判断之间是否存在明确的界限。在Knobe与Mendlow(2004)的研究中,使用的是这样的场景:公司主席为增加A地区的销售业绩,实施了一定的措施――主席预见到措施的实施会降低B地区的销售业绩,但是他并不在乎。大部分被试(80%)认为公司主席的行为既不值得奖励也不值得惩罚,但是大部分被试仍然认为公司主席有意图地降低了B地区的销售业绩。这样的结果虽然说明即使行为无奖励或惩罚特征,诺布效应也存在,但是该公司主席的行为趋于中性,仅用道德效价也不能完全解释诺布效应。另外,在Knobe等人使用的所有实验材料里,场景中的行为实施者基本采用了对副作用“不在乎”的态度――该实验设置的原意在于说明行为实施者对副作用的产生没有期望,但这样的“不在乎”对于伤害和有利两种相对的条件是否具有同等的作用还是一个问题。因为如果一个人不在乎不良后果的发生,那么人们对其本人就可能产生消极评价。所以在以后的实验设计中,必须注意控制这一方面的因素。而这个缺陷,也是本文继而要介绍的心理偏见解释关注的问题。

2.2 心理偏见解释

Nadelhoffer(2005)的研究发现,相对于中性条件,消极和积极的道德考虑都影响了意图的判断,只是消极的作用更为明显。实验使用了三种条件:有利条件(行为实施者靠运气输A.JE确的数字使核电站关闭免于爆炸)、伤害条件(行为实施者靠运气输A.JE确的数字使核电站熔化)和中性条件(行为实施者靠运气在中输入正确的数字赢得巨额奖金)。各条件下被试判断行为实施者有意图引发结果的比例为73%(有利条件)、83%(伤害条件)、33%(中性条件)。由结果可知,消极和积极的道德考虑都使被试对意图的判断发生了显著变化。Nadelhoffer认为之所以Knobe等人的实验中未发现积极的道德效价对意图判断的作用,是因为伤害条件与有利条件的设置存在不对等:场景中行为实施者对副作用的不在乎态度本身就引发了被试对其的消极评价。在另一研究中,Naderhoffer(2004)还设置了新的场景:Steve和Jason是朋友,相互竞争参加作文竞赛,Jason帮Steve修改作文。这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就是Jason因为帮助Steve而降低自己赢得比赛的概率,而Jason并不在乎该副作用的发生。在该场景下,Jason对副作用的不在乎,引发的是被试对其的积极评价。实验的结果表明有55%的被试认为Jason是故意导致了自己赢得比赛概率的下降,所以仍有大部分被试认为行为实施者有意图地引发了道德效价积极的副作用。

简言之,Nadelhoffer认为诺布效应的产生源自于场景设置中行为实施者所引发的消极评价。消极的评价导致了一定的心理偏见,使人们想要责备行为实施者,所以倾向于判断行为实施者有意图地引发了消极的副作用。同样,如果场景设置诱发了人们对行为实施者的积极评价,这也会产生心理偏见,使人们想要奖励行为实施者,倾向于判断行为实施者是有意图的。心理偏见的解释没有像道德效价论那样把道德对行为意图的判断局限在好坏的效价判断上,认为重要的是行为是否应得到奖励或惩罚的特性。对于不好的行为,人们更有想要责备行为实施者或使其负责的倾向。而且根据社会功能的观点(Malle,2006),不好的行为本身就与意图的关系更紧密一些――对消极行为的错误意图判断会引发更多的意外伤害和不公正,但对于积极的行为,错误的意图归因引发的损失要小得多。一个具有建设性的假设就是意图判断可能具有启发式(Feltz,2007)对于不好的行为,人们根据少量的信息就可以判定其为有意图的。但对于好的行为,不存在启发式,人们的判断更理性,利用的信息也就更全面。

2.3 语言实用意义角度的解释

Adams和Steadman(2004)认为诺布效应很可能是由于意图性语言的实用性造成的。按照这种解释,引用本文开头介绍的董事会主席实施计划提升公司利益但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场景。人们很可能认为如果否认主席损害环境行为的意图就会形成不希望发生的实用性暗示――主席不用为损害行为负责。所以,人们的判断反映的是意图语言的实用意义――通过判断主席是“有意图的”来说明他负有相关责任,而不是反映了有意图行为概念的核心语义。

但该解释并未能得到实验数据的支持。Adams和Steadman(2007)的实验采用的是董事会主席实施计划对环境产生损害的场景,问题为:主席是预知性、但不是有意图地损害环境还是预知性且有意图地损害环境?结果显示80%的被试认为主席是预知性且有意图地损害环境。而在董事会主席实施计划,有利于环境的场景中,71%的被试认为主席试是预知性但无意图地改善环境。对行为结果的预知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个体应担负相应责任,所以已无需再利用意图语言的实用意义,但是实验结果表明被试的判断仍存在不对称――人们并没用意图判断来说明行为实

施者的责任。Nichols和Ulatowski(2007)为了验证该解释的正确性,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使用的是伤害条件的实验场景,问题分为两种条件,一是让被试在“有意图地损害环境”与“无意图地损害环境”之间选择,另一种是让被试在“有意图地损害环境且对此有责任”和“无意图地损害环境但对此有责任”之间选择,结果两种条件下,选择前者的比例分别为68%以及67%,差异不显著。Adams和Steadman所说的意图语言的潜在含义,即要对不好的行为担负责任,并没有产生影响。所以,目前为止无法证明是意图语言的实用意义造成了诺布效应的出现。

2.4 权衡假设

与以上各解释不同,Machery(2008)认为诺布效应与道德问题并无关系。人们之所以在伤害条件下判断行为实施者是有意图的,是因为行为实施者做出选择前进行了利益与损失的权衡;而有利条件下,副作用与主要目的并不冲突,所以行为实施者也就没有权衡的必要。在“董事会主席实施计划,损害或改善环境”场景的伤害条僻中。损害环境为获得利益的条件,可视为一种损失。因为人们相信损失是有意图地发生的,所以他们判断行为实施者损害环境这一行为是故意的。但在有利条件下,改善环境是一种好的副作用。无法将之归为损失。在此基础上,人们就判断行为实施者改善环境这一行为是无意图的。在验证权衡假说时,Machery使用了新的实验材料,其中一个场景是一个口渴的人前去购买大容量的饮料。结果指定的饮料需要多付一美元(伤害条件)或者可以得到一个纪念杯(有利条件)。在要求判断两种情况下行为实施者(口渴的人)是否是有意图地付一美元或得到一个纪念杯时,95%的被试认为其有意图地多付一美元,而只有45%的被试认为个体是有意图地得到纪念杯,两种条件下的反应差异显著。而在在评定多付一美元或得到纪念杯这一行为的好坏时,大部分被试认为这是中,既不值得表扬也不值得批评。实验的结果说明,不对称的判断仍旧十分显著的存在于中中,这就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Knobe道德效价解释的不充分性。

为更好地说明自己的假说,Machery又进行了新的实验,使用了按照著名的电车两难困境改编的材料:行为实施者站在电车轨道的换轨口,一辆电车正驶向前方毫不知情的5个工人。继而就存在不同的两种情况,(1)在侧轨上有一个工人。转换轨道必然会撞死同样毫不知情的这个工人:(2)在正轨上行走的5个人前面有一条狗。为了拯救正轨上的5个工人,行为实施者最终还是转换了轨道,留下的问题是行为实施者是否是有意图地杀死侧轨上的工人?或者是否是有意图地救了正轨上的狗?虽然两种情况下大部分被试认为转换轨道这一行为是恰当的,但是有56%的被试认为行为实施者是有意图地杀死了侧轨上的工人。而只有23%的被试认为行为实施者是有意图地救了那只狗,两种条件下的反应差异显著。按照道德效价论,两种情况下对意图的判断不应存在差异,因为副作用在道德上都是恰当的。所以该结果更符合权衡假设的预测,即在条件(1)下,杀死侧轨上的工人这一副作用是为了救正轨上的5个工人必须付出的损失,所以人们认为行为实施者存在明显的权衡过程,倾向于判断行为实施者的行为是有意图的;但在条件(2)中,救狗这一副作用,与救人的主要目的无冲突,所以人们倾向于判断行为实施者是无意图的。

针对权衡假说,Mallon(2008)提出了异议。他使用了行为主要目的与产生的副作用并不冲突的场景。其中具体的材料为试图去炸毁一个俱乐部,杀死其中的美国人,这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是杀死同在俱乐部里的澳大利亚人(伤害条件)或是因为炸毁俱乐部,使俱乐部所在的地皮变得便宜,有助于当地孤儿院的建成(有利条件)――两种情况下,都预先知道副作用的发生但并不在乎。实验的结果显示92%的被试认为是有意图地杀死澳大利亚人,12%的被试认为是有意图地帮助孤儿。按照Mallon的解释,实验结果证实了道德效价论,即行为的道德效价影响了人们的判断――根据对被试回答内容的分析,在副作用是杀死澳大利亚人的情况下,被试将预知该副作用作为他们的行为是有意图的证据。而在副作用是帮助孤儿院的建成时,他们则关注不在乎该结果发生的事实,认为并不是有意图地帮助孤儿。虽然根据对被试反应的内容分析,Mallon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道德效价论,但是他并不能就此完全否认权衡假说a因为即使主要目的是不好的,但就此并不能说明不好的副作用(例如杀死澳大利亚人)不是一种额外的损失。即便是,违规则或者法律的行为也不一定是一种无关的副作用。

权衡假设否认了道德考虑在诺布效应中的作用,更加偏重于把对副作用的意图归因当作普通的归因过程。显然,意图归因的确是以普通的归因过程为基础的,如果情景中呈现明显的信息来表明行为实施者的意图,其他的信息就很难对人们的判断做出影响。但Machery的权衡假设同样也只能说明如果存在明显的判断依据(利益与损失的权衡),人们会根据这些依据进行意图判断,而不能就此否认道德评价的作用。

3 研究意义及未来的方向

纵观以上各解释,可以发现目前对诺布效应并没有系统完善的理论。支持证据相对较多的是道德效价论和心理偏见解释,两者的主要差异就在于行为是否应得到奖励或惩罚的责任判断与意图判断间的先后顺序。意图与道德判断间的紧密联系是不可否认的,诺布效应的研究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说明了道德判断对心理理论的反作用a如Wellman和Miller(2008)所提到的,心理理论的考虑与道德上的考虑并非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在之后的心理理论研究中应该重新考虑道德因素的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意图判断本质还是归因的过程,道德判断只能在意图判断的其他信息不是那么充分的情况下发挥显著的作用(Guglielmo&Malle.2008)。权衡假设的缺陷也就在于完全忽略了意图判断的特殊性。所以对诺布效应的未来研究方向之一就是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以形成综合的理论模型。

面对新出现的实验证据,未来的研究还应考虑诺布效应的普遍化问题。Pettit和Knobe(forthcoming)新近的研究发现道德考虑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意图判断,它也会对态度判断等方面产生影响。联系到社会直觉模型以及道德判断的双系统观点,道德判断存在一个自动、无意识的快速加工过程,道德直觉能在瞬间形成的。如果这一直觉在之后的与道德相关的理性判断中被激活,并产生一定影响也是符合逻辑的。我们的大脑能够在瞬间加工各种信息,在得到意识层面、理性的结论之前,各种判断很可能已经形成了初步、笼统的结论,即直觉。这些直觉如果在之后被激活,就有可能会发挥作用,产生与诺布效应类似的现象。所以我们至少可以假设,道德判断不仅对意图判断造成影响,而且很可能在与之相关的更多方面发挥作用。至于具体是那些领域,则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除了理论意义,诺布效应的实际应用更多的在于司法领域。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人们能够客观地判断行为者的意图,进而根据意图判断的结果对行为进行道德和责任判断。但是诺布效应表明人们并没有那么“理性”,对意图的判断实际上已经受到了行为道德性质的影响。不少的研究者已经开始质疑陪审团评议中可能存在一定偏见(如Nadelhoffer,2006),认为必须重新关注法律中罪犯心理状态(行为意图)的作用。但目前为止这方面还缺少实证性的研究,需要研究者们深入司法领域做出进一步的努力。诺布效应的研究还可以应用到商业领域,公司企业等在宣传自身的形象或者应对突发危机时,应注意到人们对其行为意图判断的倾向性。

上一篇:创造力研究的新领域:合作创造力 下一篇:分数认知的“整数偏向”研究: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