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优秀图文书《长城》解析

时间:2022-08-29 11:01:17

20世纪80年代优秀图文书《长城》解析

摘 要:《长城》一书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当时是一本向国内外介绍长城的优秀图文书。其编者戴文葆先生(笔名郁进)是中国著名出版家,这本书对于戴先生本人及长城类书籍均是较重要的里程碑。本文从图书的内容及背景、创新及影响方面对此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戴文葆 《长城》 图文书

书籍作者:郁进 编

摄影:成大林

图书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1980年8月第一版

1983年4月第二次印刷

一、图书的内容

(一)图片的选择

本书中选取的130张照片以及8张示意图介绍了从战国到明朝中国长城的各时风貌,全面细致地展现了长城或雄伟或险峻的景象。图片的选取并不以画面美观好看为标准,而是以是否能够说明各代长城、是否能与主题相呼应为标准。而且有的照片殊为难得,即使在该书出版的20世纪80年代该景色可能已不复存在。这本书属于图主文辅式的图文书,图片细致形象的特性正好符合整书的用意。

130张照片中分为风景摄影与纪实摄影。书首四张图片――雄关春色、云山叠翠、岭上红叶、玉龙腾跃为风景摄影,其中包括一张彩色插页。壮丽、巍峨的长城画面以及其宏大的气势一跃眼前。接下来叙述各朝代长城面貌和三个重要关隘时也有少数运用了风景摄影图片。下面选取几张有代表性的风景摄影与纪实摄影图片进行详细分析。

风景摄影“堡台林立的义院口”是一张占页面上二分之一的跨页图片,从构图的艺术上来讲,从左到右为不规则的对角线构图,抛弃了传统四平八稳的水平构图,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左侧由于阳光的直射效果色调为黄绿色,向右光线类似于散射效果呈现翠绿色。如此一来,与画面左侧留白较少,而右侧留白与景物各占一半相呼应,产生渐变的过渡效果。“雄关夕照”拍摄的是夕阳下的嘉峪关。标准的水平构图是风景摄影的绝佳视角,画面平衡稳定,适合于拍摄大型的主题。照片属逆光拍摄,骆驼的轮廓清晰可见。由于没有使用偏正镜或遮光罩,画面中产生了眩光和镜头光晕。作者故意而为之,光晕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气势磅礴的八达岭长城”是印在插页上的,展开来有四页之长,极尽长城之气势。绵延的城墙将人们的视线延伸向远方,这同样是幅对角线构图的摄影作品,此张图片突出的是线条之美,线条是让照片富有张力的工具之一,画面中除了主要的长城线条之外,还有雪后山脉的线条,都得到摄影者很好的诠释。

纪实摄影“榆林秦长城遗迹”具有很高的价值,如果不是题目提及长城,漫山黄土、肆意的杂草和土块很难让我们联想到与长城有关。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下人们有意无意忽视的事实,无声地记录历史与时间。这幅图片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是具有生命力的,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意义。

其余8张示意图除第一张外均为黑白图,旨在说明较复杂的内容。尤其是最后四张,分别为战国长城示意图、秦长城示意图、汉长城示意图、明长城示意图,对各朝代长城范围的理解示意起到辅助作用。

(二)版式的设计

图文书要面对的版式设计可能要比纯文字或图画书籍复杂多变,而恰当的对图文排版是一本图文书成功的关键之一。图文书的版式设计要遵循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长城》一书中,很少出现一页相似的排版结构,但整体上却不给人杂乱无序的感觉。图片尺寸大小不一,变化的排版可以合理安排下各种图片,在图片中穿插对图片的文字说明,在众多图片的排列下不仅不给人视觉疲劳之感,而且这种统一中的变化使人焕然一新,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

首图为“八达岭高峰敌楼雪景”这一面,左右两页的栏位为双栏,前五张图片按栏位排好,体现出统一的气质。后两张由于图片是横幅或者出于版式变化,向左破栏排版,体现了统一中求变化,绝不死板。同样,文字说明位于图片上、下或左,跳跃中不失整齐。图片和文字的排版共同构成了图文书编辑过程中的形式美。

此外,此书排版的特点还有版心较大、图片大多出血位,这也可能是图文书中图片吸引读者眼球之举。

(三)色调的呈现

同一本书,在色彩上,如果不说一致也应力求协调,最终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色彩上的协调,可以体现在图片背景上、页眉页脚上,或者是正文的底色上等等。同一色调不至打断读者的思路,引导读者的想象空间,如果整体色调突然产生了大的变化,这是图书另起一章或一话题惯用的手法,在同一章节内则阻碍了读者对主题的理解。

《长城》是略带历史沧桑感的图文书,又因其是介绍建筑,色调以褐色、绿色为主。在介绍光化门、陕西甘肃秦长城时主要色调为褐色,发挥纪实摄影的长项,如实反映摄影师所看到的场景,具有很高的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而在介绍义院口长城、角山关长城时主要色调为绿色,多为风景摄影,充满生机的长城外貌,使不管是见过还是没见过长城的读者都可以感受到长城的伟大。

这两种色调可以说是全书的主色调,它们相互协调及完美搭配,让全书在色彩上相互呼应,由此形成历史感和整体性。

(四)其他特点

(1)全书无页码。根据全书文后的总目录,逐页查找才能够找到需要的图片或章节,笔者甚感不便。但不知不排页码是否是考虑到图片的整体效果还是作其他考量,就不得而知了。

(2)两张插页。两张折叠的插页呈现出三张最美的风景照片。对于介绍某一建筑风格或风景这种方式尽可能地展现风景全貌,而不用担心对图书整体开本的影响。但第三张图片背面却安排的都是小型图片,或许再排一张大型横幅图片,可以不浪费一面插页。

(3)全书中英对照。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而宣传长城文化,让世界了解长城、了解中国也是出版人的责任。全书中英文对照,对长城文化的世界传播打下了良好的文本基础。

(4)按朝代分章节。相较于按长城的地理位置、省份不同来分章节,按朝代分章节更能清晰地说明长城在岁月中的变化。现代人见到的都是现存的长城遗址,而在此书中各朝代长城的样貌都可以一览眼底。

(5)撰文者即为摄影者。书后《长城》一文的作者是罗哲文,书中“魏长城”、“陕西横山秦长城”等14幅摄影作品均出自罗先生之手。罗哲文是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他对长城文化有很深的理解,同时也参与了摄影工作,用文字与图片同时诠释了内容和思想,对图片的了解无疑使文字更贴切图片,更能表达全书所思。

图文书要做得好,不仅仅是图片和文字的简单罗列,它的成败往往在于图文配合是否得当。有学者认为,图片过多淹没书的内涵,图文书过热滋生浮夸气息,但是笔者认为,合理利用图片,与文字良性互动,分清题材是否有用图文表达的需要,图文书在促进出版进步、人们知识文化水平提高方面是大有作为的。

二、图书的背景、创新及影响

本书第一版的出版时间为1980年,时值改革开放第二年,“”期间的特殊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造成一大批出版界干部下放农村改造,出版物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对出版业的良性发展产生巨大阻碍。出版工作百废待兴,知识分子对知识的渴求更加强烈而持久。在长时期封闭的中国实行的改革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对于中外文化的交流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20世纪80年代之初,在国务院和国家文物局的倡导下,在有历代长城613公里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了保护长城会议,旨在弘扬长城文化,加强对长城的保护。

这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上世纪70年代,由于社会环境的闭塞和文化交流得不到政府的重视,中英对照的图文书并不多见,更谈不上吸收国外经典文化,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以及闪耀的光辉传播到国外去。要让外国人了解中国,首先我国的出版界应对中国的文化加以整理,集结成书,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文化提供文本资料。《长城》一书是中英对照的排版方式,在中英对照书籍较少的80年代初可谓一朵奇葩,真正起到了弘扬中国长城文化的作用。很多不懂汉语、不了解长城文化的外国人都从此书中受益匪浅。

而这种创新对于《长城》编者戴文葆先生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新型的尝试。作为政经、文化书籍的编辑大家,所编书籍多为政治经济类、名家文集论集等,编辑摄影图文书在其年谱中来看尚属少例,想必戴先生一定倾注了不少心血。翻看《长城》一书,变化不失整齐的图片排版,泛黄的书页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带到读者面前。

该书多次重印(笔者所知至1990年重印7次),体现了其读者需求量大而持久,质量较高,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和文化积累价值,重印又可以不断提高书籍质量,符合最佳效益原则。

此书一经出版,的确引起了不少反响,在国内外的读者中掀起了对中国长城和古代建筑热情的浪潮。据戴先生口述,《长城》一书出版后不久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展出,引起了美国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的注意。法兰克福书展是世界上最大规模、最享盛誉的书展,每届书展中国都有大量的版权输出和引进。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欧洲创作部主任特地来到北京,专访国家出版局,找到署名编者“郁进”的所属出版单位。远道而来的主任受到文物出版社的热情接待,经过多次友好协商,出版社同意向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提供主要图片和有关说明。对于“长城”这一世界性的题材,合作双方都十分重视,美方随后出版了几种文本的《长城》图集,在世界各地发行。此次版权输出对于《长城》一书以及以长城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无疑是一次意义深远的传播。

全球范围的发行给文物出版社带来了很好的学术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外国人来华旅游又刺激了中国经济。该书全面展现长城深厚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使长城又一次名扬寰球。

参考文献

[1] 戴文葆.多播良种多栽花[J].出版科学,2004(6).

[2] 徐丽丽.建国以来长城主题图书出版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上一篇:从杜十娘故事看戏曲和曲艺对经典故事的再演绎 下一篇:有关职高图书馆学生书库图书借阅情况的分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