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策略探讨

时间:2022-08-29 09:43:41

浙教版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策略探讨

摘 要 “课题学习”作为初中数学新增加的教学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开展好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活动,我们必须认真探讨和研究。文章从课题学习的含义、特点着手,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课题学习的步骤以及课题学习中教学设计的策略,最后提出了有关数学课题学习的一些建议,以期课题学习在今后能有进一步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的更进一步的理解。

关键词 课题学习 问题情境 教学设计

一、课题学习的概念界定

(一)数学课题学习的含义

数学课题学习就是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参与体验研究性学习过程,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相对于自己已有的知识领域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这种探究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只是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具体应用于教学而已。

(二)课题学习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数学课题学习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数学的兴趣,学生不仅掌握学过的知识,而且还主动去查找有关的书籍,学习以前课本中从未学到的知识或者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做调查、研究、实验,经历磨难获得成功,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数学课题学习从问题出发,不追求数学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讲究处理问题的过程并总结出规律,学生随着它进入数学的世界,感到新奇与兴奋,会以最高的热情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学习中,在数学实验中感叹数学的奇妙并加深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在数学建模中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体验到学习数学带来的自信和成就感。

第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题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自由创造”为宗旨,教师的权威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之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帮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之上。课题学习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个性特长的发展,它不拘泥于课本,鼓励标新立异,大胆思考,而这正是创新的前提。

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策略、方法的形成。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即学会学习,为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做准备。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使他们具有自主性学习的实践。数学课题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通过数学课题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自己找问题、搜集资料、利用信息,学会制订方案、实施计划,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等。

第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课题学习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题、采访、收集资料、探讨结论完成课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增强在现代社会的交往能力。数学课题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由以前做书本中的习题变为做自己设计的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题学习的步骤

从数学课题学习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过程来看,数学“课题学习”实质上正是着眼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数学问题解决,它应当有和数学问题解决相似的教学程序。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提出数学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执行方案、交流探究结果,得出结论。

(一)准备阶段

A知识准备:按照数学课程标准,每个学期进行课题的学习,在每一个课题进行前的两个月,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资料。指导教师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和提供可能的学习资源和调查场所。

B课题培训:什么是课题?什么是课题学习?为什么进行课题学习?课题学习的

一般步骤是什么?如何选题?怎么收集资料?怎么整理资料,形成观点?如何撰写科研论文?

C审题:按照课程的要求,每个学期有指定的课题,指导教师必须在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评估课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课题学习。

(二)实施阶段

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资料、获取信息,还要指导他们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学会证明和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个阶段也是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重要阶段和最好机会。

(三)总结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仅要总结调查结果,共享结论,报告课题学习的成果,完成课题学习的任务,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回顾课题学习的过程,并对照课程目标进行自我评估、团队评估以及全班的成果评估和总结。这个阶段是学生和教师对课题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重要阶段。

三、课题学习实施的建议

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中的“课题学习”是“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呈现形式,无论是从教师的教,还是从学生的学,都有别于传统的教和学,是全新的、极具特色和挑战性的内容。开展“课题学习”还存在诸多困难,首先是目前(7一9年级)的学生没有经历过“实践活动”、“综合应用”,没有“课题学习”的研究方式方法,没有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其次教师习惯了己有的教学模式,中考的指挥棒还在挥舞,而且教师的能力水平、教学资源各有不同,对“课题学习”重视程度也就不同。最后“课题学习”的每个课题在教材中一般安排课时很少,在这样短的课堂时间内完成课题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题学习的编写提出几点设想:

首先要调整课程的设置与内容安排。调整现有的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分段安排,可尽量早些同时将实践活动、综合应用、课题学习综合安排,难度上逐渐加大,从而减少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实施的难度;初中的数学“课题学习”内容在总量上应适当加大,多些课时安排,但每个主题的份量要适中。主题安排要有系统性,难度上要有梯度,如此才会使初中学生的数学实践、综合应用能力及探究能力逐步提高,更有效地提高数学“课题学习”实施的效果。“课题学习”的设置要具有选择性,一本教材中可以设置多个课题学习,有符合经济条件、教学资源丰富等较好的地区的,也有符合经济比较落后,教学资源缺乏等地区的,因地制宜,让各个层面的学校、教师都能开展,让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课题学习的重要性,发展自己的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增加生活体验,增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其次要加强教师对“课题学习”的认识,在教参中多提供一些实施“课题学习”所需要的背景资料和课程资源,补充优秀的的教学案例,设计一些具体的评价方案;考试时多涉及一些类似课题学习的题目,为“课题学习”的更好实施创造条件。

四、结语

开展课题学习,是今后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新走向。成功的课题学习应从学生是一个发展着的、有差异的“人”这样一个假设出发,激发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秀生.在“课题学习”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J].青海教育 2007,1.

[2]陈月兰.日本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特征分析[J].数学教学 2007,1.

[3]龚维渝.“课题学习”活动所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数学教学 2007,3.

上一篇:打造中国物联网“梦之队” 下一篇:基于语义网的本体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