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心停在后面

时间:2022-08-29 09:30:37

王博士你好:

我是《妇女之友》杂志的新读者,上个月才从一位朋友那里看到这本杂志。我一看到这本杂志就对这本杂志产生好感,觉得这本杂志办得非常好,文章内容很吸引人、很实用,尤其是《王博士E-mail》这个栏目里的文章很有启示性。今天提笔写信给你,正是出于对这本杂志和王博士本人的信任。

我今年37岁。但至今仍是一个单身女子。我为什么没有选择结婚呢?不了解我的人可能会认为我太孤单、不近人情,或者认为我过度追求完美,在等待一个不可能在现实存在的男士。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们对我的种种猜测都是不对的。没有人理解我内心的痛苦,我也不愿意讲给别人,今天要鼓起勇气将压抑在内心十年的痛苦讲出来,希望王博士你能帮我摆脱巨大的痛苦,使我能快乐的活着。

我并不是不想结婚,更不是在男女恋爱关系中追求完美,我和正常女子一样,强烈的渴望爱情,渴望被爱,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小家。可是,我有一种非常惧怕男人的心理,看到所有的男人都会感到紧张,紧张得全身发抖。另外,也怕我脾气不好不能维持正常的婚姻关系。周围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脾气很大的人,经常会为一些小事而情绪失控,乱发脾气,甚至会乱砸东西。有时候,怀疑自己是患上忧虑症,我非常非常容易担心,有一点点小事就会让我忧虑重重,开心不起来。我还喜欢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几天不出门。

我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没有人知道,只有天知地知我知!原来是我遭受过性暴力侵害。10年前我在深圳打工时一天,我到一个老乡家去玩,回来后天色已晚。当走到一个比较僻静的小巷时,突然从一个旧房子窜出4个十七八岁的青少年,他们强行拦住我的去路,用暴力手段将我。之后可能怕我立刻报案,一个家伙竟然用砖块在我腰上猛击了三下,击得我倒在地上不能动弹。这件事发生之后,我的心态及性格便发生了很大变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王博士,求你帮帮我吧,帮我抹去痛苦的记忆,让我像正常人一样轻松愉快地活着。

湖南衡阳彭女士

彭女士:

你的遭遇让人同情。我首先要对你表示我最真诚谢意,谢谢你如此信赖《妇女之友》杂志和我本人。

你实际上患的是一种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精神障碍,也就是说你10年来的种种不良的情绪、行为、体验和观念是你对那件不幸遭遇的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时也被称为“创伤后抑郁症”,它是原来极成熟的适应反应被夸大,受泛化和复杂的结果。产生了这样的结果之后,原先的事件图景不再对记忆有用,而由时间图景引起的种种应激反应却大行其道严重影响人的生活。

一般来说,任何人亲历了威胁生命或人格尊严的重大创伤事件之后都会有过度性反应,这种过渡反应是心理失衡之后自行恢复的过程,根据大量的研究,这个过渡反应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最长也不会超过三个月,但不幸的是,少数人却不能恢复心理平衡,变成了慢性病,并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继续发病。这种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持续一辈子。

那么该如何行动才能使自己真正摆脱创伤事件的伤害呢?我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应重新确立祸福观,不以祸为祸,不以福为福,在祸福之间能看到转换依存的关系。譬如说,一个受的妇女可以这样想:哎呀,世界上每天都有不少女性被奸杀,我是她们当中的幸运者,感谢上帝,我能活下来。能活下来,我就有寻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当然,这位女性也可以这样想:人犯罪是因为人无知和凶恶,我不必活在他们的伤害中。她还可以这样想:我应该比任何女性都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因为我被生了两次,我重新活了一次。

不以祸为祸就是要以全新的心态面对不幸,避免长久陷入伤害之中。

另一种做法是,一定要关注今天和未来,不要过度关注过去发生的不幸。事实证明,一个人越是关注过去发生的不幸,受伤害的程度就越深;相反,如果能很好地关注今天,积极地规划未来,就容易摆脱过去不幸事件对心灵的影响。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回忆的本质是让心停在过去,而希望则是让心跑在前面。让心停在后面,停在过去当中,就等于继续让心遭受10年前的那次伤害。关于这点,你要牢牢记住。

有些治疗专家认为,服用抗抑郁药物对缓解和消除创伤后应激障碍很有帮助,你不妨试一试。建议你服用半年左右的圣约翰草,日服用剂量掌握在900mg-1200mg之间。

上面这些建议会对你有用,希望你积极去履行。祝你早日摆脱噩梦,奔向幸福!

•王国荣•

上一篇:历尽艰辛,她终于当上了母亲 下一篇:健康碎语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