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场

时间:2022-08-29 08:35:11

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场

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发展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和机遇,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推动传统农技推广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在农业部和河北省农业厅的支持下,迁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与夏官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创办了股份制农业科技示范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方法和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场2年来共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18项次,引进名特优新品种、苗木130多个,接待专家、领导、技术人员和农民来访2万多人次,带动农民增收1300多万元,示范场自身实现产值180多万元,实现利润35万元。

按现代农业企业的标准,建设高标准的农业科技示范场

示范场建设伊始,按照“立足本地实际,围绕河北市的蔬菜、果品、粮油主导产业,引进现代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发展设施农业、标准农业、精品农业、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与国际农业接轨”的思路构建了示范场建设框架,确定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新农业科技成果为依托,以高新技术、新品种示范为核心,以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为保证,突出高科技,强化现代管理,使之成为一个集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良种繁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展示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为迁安市乃至周边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窗口和样板”的指导思想,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帮助规划设计,分期实施,已建成集现代温室生产、农业高新技术、名优种苗繁育、名优绿色果品展示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示范场。

目前,已建成24栋占地100亩的高标准节能日光温室小区。其中包括4栋大跨度、镀锌管框架结构、双层加芯聚苯板复合墙体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和20栋冀优I型改良温室。一是进行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工厂化育苗、生产及无土栽培。先后引进12个国家和地区的蔬菜、花卉及果树品种78个:包括:法国、美国生菜;南韩西葫芦;以色列红、绿、黄三色椒;荷兰大果青椒;尼加拉瓜大果椒及北京蔬菜研究所选育的四棱黄色青椒;以色列、荷兰、台湾西红柿;日本、美国、西班牙草莓;美国甜脆香豌豆、西芹;日本、台湾产青花莱;北京蔬菜研究所研制的黄瓜101、102品种;日本羽衣甘蓝、绿菜花、樱桃萝卜、京水菜、十月红菜苔、乌塌菜等14种特菜品种和16种草本花卉及多种优质木本花卉品种。今年又根据种植业调整需要,引进了欧洲李、西洋梨和无核葡萄品种26个。二是立足迁安,面向国内展示大田农业现代技术。引进示范了以色列滴灌技术、中科院上海植生所蔬菜无土栽培技术、中国农大微喷技术、北京蔬菜所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自动卷帘技术、大田节水灌溉技术、快繁技术、活性炭温室加温技术、苗木嫁接技术和机耕、机播、机管、机收技术,使农、水、机各专业及栽培、植保、种子、土肥多学科有机结合,以农作物高产、优质、低耗、高效为主攻目标,实现集约化经营、现代化生产。

展示、培训、推广相结合。推动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改革

为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场的技术推广职能,我们把新成果展示、技术培训和农技推广三个职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先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试验示范任务放在大田展示区,组织群众现场观摩,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得到感性认识后,再组织技术培训,教给农民做,然后再利用示范场工厂化育苗系统、组培快繁中心的设备,繁育优质粮、油、菜、果、花及美化绿化苗木,提供优质种苗,将物化技术传送给农民,带着农民干。建场以来,围绕河北市农业结构调整,市委、政府委托示范场繁育黄瓜、西红柿、西葫芦、错季菜、特菜等蔬菜和美国万寿菊、松叶牡丹、瓜叶菊、千日红等花卉及红叶小檗、小叶黄杨、苗木、花卉500万株,带动了全市6000亩设施莱的发展和夏官营镇洪庄村,上庄乡高各庄、七里坎、东孟庄、平林镇村,迁安镇菅庄村等百亩以上设施蔬菜生产专业村20个,共引进新品种130个,展示新技术18项,消化吸收11项。接待专家、领导、技术人员、农民来访2万人次,推广农业新技术15项次,实现农民增收1300万元,充分发挥了示范场的引导、示范、创新、辐射作用,为河北市的结构调整和美化、绿化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

建立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完善运行机制

在对示范场的管理上,从转变经营机制入手,建立全新的运行机制。一是加强组织管理。建立了示范场技术、销售、管理三支队伍,实行目标量化管理,把示范场各项工作目标进行量化,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签订责任状,实现农业项目工业化管理,保证示范场工作有序进行。二是信息管理。为了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搜集、筛选有效、可靠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信息,示范场充分应用现代化的微机管理设备,与全国大中城市联网,收集、筛选、信息,指导全市生产、加工与销售。三是经营管理。①实行效益承包制,示范场将20个生产展示棚按每棚纯收入3000元承包给示范场技术人员,所有生产用工及生产资料开支都由承包人自己负责,示范场只负责项目规划、品种供应,技术人员包生产、包管理、包销售,承包人在完成农场规定的业务目标前提下收益全归自己,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②实行独立法人制。注册事业法人单位,建立起了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机制,拓展了农业科技示范场的活动空间,增强了企业活力。③实行经济股份制,按照现代公司法要求,广泛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到示范场入股投资,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示范场建设投资机制。如在绿化苗木小区建设上我们尝试股份制经营方式,农场以土地和现金形式入股31万元,吸收农场及农业局职工个人入股30万元,股份公司按公司法进行运作管理和利益分配,真正把示范场建设变成一项社会工程,促进示范场进一步上档次、上水平、出效益、出经验。四是科技管理。示范场将科技项目以招标形式分解到技术人员,实行包项目、包经费、包成果的“三包”责任制,保证示范场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

不断创新,提高效益,滚动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为使示范场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始终坚持不断创新,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充分利用示范场的现有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向国家、河北省及唐山市有关部门争取立项,进行超前性研究开发。先后有“甘薯专用型品种筛选与定向”、“甘薯脱毒与快繁”、“麦谷两平高效模式开发”、“甘薯精深加工及产业化技术”、“绿色杂粮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技术”等五个项目分别得到了唐山市科委和河北省科委的立项支持,共争取项目资金18万元。同时,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示范场的技术实力,提高了示范的知名度,也为示范场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如通过“甘薯专用型品种筛选与定向”项目筛选出的“济薯15”甘薯新品种已被确定为迁安的主推品种,所有一级种苗全部由

示范场提供,2002年共统一繁育供应“济薯15”秧苗4000万株,获利20万元。

二是瞄准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大胆引进市场前景看好的名特优新种苗。投资20万元建立的100亩名优果品展示区,其品种如“欧洲李”、“西洋梨”、“无核葡萄”等,在10年内免更新,都是未来果品栽培的主栽品种;投资6万元引进的“转双抗基因741”杨树,是刚刚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环保型优质速生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目前我们仅有的8万株树苗已全部预定售出,预计可获收益16万元。

三是积极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目前,已投资13万元的用于建设绿色杂粮加工车间,已完成了设备选型,年底即可投产,年生产加工能力可达到2000吨以上,年可获利40多万元。

虽然农业科技示范场在河北市的结构调整及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市场与国际接轨,我们的示范场工作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要以建设“钢铁迁安、中等城市”为目标,围绕河北市的“菜篮子工程”、“花卉工程”、“苗木工程”、“绿色食品工程”实施,制定新标准,上新项目,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向果、莱、花卉、苗木等领域拓展。改善基础设施,增添加温设施,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出效益,推进河北市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在工作内容上,重点抓好三方面:一是加大种苗繁育力度。利用组培、脱毒、快繁设备与技术,重点加快转基因毛白杨、金叶金枝国槐、四倍体刺槐、德国香花槐、金叶美国梓、法国锦带花等美化苗木品种的繁育速度,明春繁育规模达到100万株以上;二是按照无公害标准,在全市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为全市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摸索经验;三是依托市无公害农产品监测中心和已取得的农产品品牌,开发农产品分级、包装、销售项目,实现产、包、销产业化经营。

在工作方法上,重点抓好三方面:一是加大外联力度,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各种联系,搞好项目引进,重点搞好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合作项目;二是进一步增加投入,采取各种方式,多途径吸引向示范场投资;三是进一步完善示范场内部运行机制,制定切实有效的人才政策,为广大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现代农业建设任重道远,抓住“入世”和首钢部分项目落户迁安的机遇,以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为龙头,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创新。

上一篇:石家庄华牧集团走绿色产业之路 下一篇: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快绿色食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