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卡门》的创作特色

时间:2022-08-29 07:10:31

歌剧《卡门》的创作特色

摘 要:歌剧《卡门》系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巅峰之作,这部19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歌剧杰作,创造了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成为雅俗共赏、生命力持久的一部歌剧。歌剧转化和提升了原小说的艺术品质,将音乐与戏剧完美地结合,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浓厚的异国情调,并充分发挥了合唱的表现作用,体现了作曲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关键词:比才;歌剧;卡门;创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053-01

《卡门》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的代表作,它讲述了生性无拘无束的吉卜赛女郎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卡门引诱无辜的士兵唐・约瑟,使他陷入情网,舍弃了原在农村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并被军队开除加入自己所在的走私贩行列;同时,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吕卡。最后,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约瑟的爱情,终于死在约瑟的剑下。歌剧《卡门》系法国作曲家比才的作品,完成于1874年秋天,1875年首演于巴黎,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

一、对原小说艺术品质的转化和提升

卡门,是法国作家梅里美小说《卡门》中的女主人公,自小说1845年问世之后,她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一个超越时代历史和民族国界的艺术形象。在众多的对卡门艺术塑造中,只有在比才创作的歌剧《卡门》中,这一形象才获得了充实饱满和有血有肉的鲜活的本体存在,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比才成功地把这部小说搬上舞台,他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删去了原作中许多次要人物和复杂的事件,情节线索简洁又集中。比才创作的歌剧《卡门》对小说原著做了大胆的改造,挖掘出小说中蕴含的艺术价值,淋漓尽致地发挥了音乐长于抒情的特点,歌剧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激情来吸引和感染观众,使观众在欣赏中得到审美享受与精神升华,给观众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

戏剧矛盾、戏剧冲突是一切戏剧艺术的核心。比才在歌剧《卡门》中以丰富的、不同风格的旋律展现了多彩的社会生活,用鲜明的对比效果体现了戏剧的张力。这些艺术手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剧中热闹的群众场面伴随着斗牛士雄壮的进行曲,人们在欢呼斗牛士的到来,但当唐豪塞出现时,音乐再次重复了“注定失败的爱情”的主导动机。这两种不同的音乐色彩也正是热闹的群众场面和唐豪塞被抛弃后内心孤独的鲜明对比。

歌剧中面对占卜得到的金钱或爱情,女伴们表现得喋喋不休、兴奋昂然,而卡门的几次占卜却都显示死亡,欢乐兴奋与死亡悲哀的色彩在三重唱中鲜明对照,人物的心理在戏剧和音乐的共同作用下被揭示得淋漓尽致,歌剧的悲剧色彩渐进提升。

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浓厚的异国情调

在《卡门》的许多旋律和节奏上,比才成功地采用了西班牙音乐的素材。西班牙音乐具有宛转动听的旋律,并带有异国风情的调式,是这部歌剧成为历来诸多歌剧中佼佼者的法宝。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比才在这部歌剧中创造性运用了三首西班牙民间音乐的曲调。

第一幕中著名的唱段《爱情像一只自由鸟》又称《哈巴涅拉舞曲》,是首幕中最能体现卡门性格的歌曲;第二首是同一幕中卡门对祖尼卡唱的一首具有西班牙舞蹈节奏的歌曲;第三首是第四幕前引子中的一段西班牙舞曲。

歌剧《卡门》中虽然只采用了三个具有西班牙风格的民间音乐素材,全剧音乐有着绚丽多彩的西班牙风格特征,特别是旋律、节奏、和声和配器方面。比才在歌剧《卡门》中把西班牙民间歌曲和舞蹈所具有的这些特点都“摘取”进来,运用得恰到好处。

四、充分发挥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

比才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首,合唱在这里既体现了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乐观主义精神,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也有效地烘托出剧中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的背景,进一步推进了剧情的发展,加深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第一幕的儿童合唱,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合唱和使用响亮的号角,尖锐的短笛,以及灿烂闪光的三角铁这些明亮乐器色彩完美融合,从而把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和调皮的性格生动地刻画出来,也使歌剧在开场中就营造出一种明朗喜悦的气氛。

在第三幕的走私犯进行的曲合唱中,乐曲中由增三和弦组成的模进音型,表现了走私犯机智提防的神情。比才在创作中安排这段合唱曲在这里再一次出现,使舞台悲剧性的效果大大增强。

五、结论

一百多年来,歌剧《卡门》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至今仍被认为是舞台上“活着的传奇”。迄今为止,这部闻名世界的歌剧也被公认为歌剧史上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比才也因这部杰作而跻身于世界歌剧大师之林,被誉为“地中海艺术的太阳”,成为与威尔第、瓦格纳等竞相争芳的音乐大师。歌剧中那些经典的曲段。比才以同情的笔调赞扬了卡门“不自由毋宁死”的反叛精神和无视物质享受、憎恨虚伪及大胆追求自由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也倾诉了作曲家对社会的深刻嘲讽和对人文主义关怀的情结。

参考文献:

[1]李丽莉.短暂的人生,不朽的芳名―――比才及其名作《卡门》[J].龙岩师专学报,2004,(02).

[2]王东亮.歌剧《卡门》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探微[D].2004,(05).

[3]李玲.谈比才的歌剧中卡门形象的塑造及表现[D].2004,(04).

[4]司廷冬.歌剧《卡门》的美学审视[D].2008.6.

上一篇:“讲”得好不如“导”得好 下一篇:英语教学要接地气